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植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春华 《茶叶》2001,27(2):48-50
该文阐明了无公害茶叶的生产目的、质量要求、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潘建义 《茶叶》2003,29(4):228-229
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国茶区一个热点 ,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当前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一些技术问题 ,特别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无公害茶叶的发展 ,亟待解决。本文根据丽水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 ,就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关技术作一阐述。1 山区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思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应实行综合防治 ,即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来考虑 ,不要只局限于防治对象 ,既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病虫种类 ,还要考虑到未来和环境保护 ,既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效益 ,更要考虑长远的影…  相似文献   

3.
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现有茶园面积6200hm^2,其中投产茶园2470hm^2,年产茶72万kg,产值3200万元。茶树害虫的总体结构和优势种有别于其他茶区,既有全国发生较普遍的重要种类,也有一些区域性的重要种类;茶树病害的发生亦与其他茶区有差异。为此,明确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甘肃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也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 (PanaxquinpuefoliumL .)原产于北美洲 ,我国 1 975年开始引种 ,先后在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栽培。我县 8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 ,面积稳定在 1 70万平方米左右 ,被国家命名为西洋参之乡。随着加入世贸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 ,西洋参生产的无公害问题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到参场、农户座谈及深入西洋参地普查 ,对我县的西洋参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 ,以期为西洋参无公害生产病、虫、鼠害防治技术的制定提供依据。据报道原产地有 2 0余种病害 ,我县仅发现 7…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无公害果蔗产品生产的现状和意义,并从3个方面对无公害果蔗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我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做好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是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5-2006年我们在松溪县河东茶场建立了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现将示范区建设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艳  田志宏 《杂粮作物》2003,23(6):346-347
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从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规范、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蔗糖生产是昌宁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农产品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分析我县甘蔗无公害生产现状,探索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无公害蔗糖生产生产绿色食品食糖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无公害蔗糖生产的战略必要性。同时提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无公害蔗糖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强化“公司 基地 农户”生产管理模式,突出无公害基地管理;加强农药管理和安全使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检测标准及市场准入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前人们对环保及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在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应用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有了明显变化,其要求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上,要实现对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矿物源农业的适量应用,从而尽可能避免化学合成农药,从而确保茶叶品质。本文拟从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分析入手,结合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技术应用,从而探究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相关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义勇 《北方水稻》2011,41(2):49-5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发展无公害稻米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阐述了盘锦地区优质粳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控制、产地环境选择、培育壮秧、本田管理、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适期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为粳稻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卜  黄爱斌  史峰  傅俊范 《杂粮作物》2003,23(2):114-115
针对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大豆生产中只要把好土壤和种子关,就可以基本上控制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当大豆蚜虫和食心虫发生时,再采用保护天敌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优质稻米及安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对无公害优质稻米需求的与日俱增,就无公害优质稻米分类、生产上的限制因素等的分析入手,从栽培环境、品种、施肥、清洁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无公害优质稻米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西瓜在晋江种植面积为370 hm2,作为与胡萝卜轮作的主要作物之一。通过对晋江市5家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与12家常规西瓜种植基地的调查,总结无公害西瓜生产过程中的基地选取、整地做畦、精心育苗、适时移栽、科学施肥、水分管理、加强田管、病、虫防治、果实采收等主要环节所采用的技术要点,为晋江市西瓜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提供生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生产中线虫难以防治。目前使用有毒农药防治线虫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食用菌的安全食用性。如何安全地预防线虫是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技术难点。本文对我国的食用菌线虫发生现状以及国内外的防治方法,尤其是生物防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锦宇 《茶叶》2000,26(4):193-195
无公害茶是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农残茶的统称。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创新一个机制。健全行政支撑、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督质量认证三大体系,采取环保、规划建立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推广茶树良种,研究和推广茶树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制订和推广无公害茶生产规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越夏番茄利用北方夏季昼夜温差大和温度相对较低的气候优势.对蔬菜淡季供应起到补充和调剂作用。越夏番茄生长的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是病虫害多发期。几年来,我们本着“防治系统化、质量绿色无害化”的原则.在上板城漫子沟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园区内生产严格执行承德市地方技术标准《长货架番茄越夏栽培技术标准》,在栽培、病虫害防治中引进多项无公害技术。  相似文献   

18.
茉莉花茶是由茉莉花及茶叶,通过特定的窨制工艺加工而成,所以加工无公害茉莉花茶,首先是要进行无公害茉莉花的生产。而无公害茉莉花的生产,对环境条件、田间管理及采收技术具有特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集成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棉花病虫草种类繁多 ,发生时间不一 ,加之现在农药品种层出不穷 ,使棉农在防治上很难把握而常发生错误 ,致使防效低 ,成本高 ,严重的因防治失控而造成减产。因此生产上棉农们很需一套模式化的简易有效的棉花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对此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筛选和组装 ,并经过成片面积 (6 7hm2 )的多点示范 ,研究出一套棉花生育全程病虫草模式化简易综合防治技术。由于利用了棉花超补偿的生理特性和综合防治的平衡控制理论 ,使这套模式化简易综防技术可比常规防治减少打药次数 10~ 15次 ,减少农药及用工生产成本 2 2 5 0~30 0 0元 hm2 ,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