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全自动驾驶车辆中智能设备的设计及应用,针对自复位设备和脱轨检测的选择及智能照明系统、自动刮雨器与其他车载智能设备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际应用层面完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智能设备的选择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多年的广播系统设计成果,提出了广播系统可供广播系统借鉴的智能分析设计,保证广播系统稳定的同时,借助“专家系统”,协助解决广播系统实际运营中的突发问题,及时进行故障分析跟踪,为列车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运营车辆的智能排班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公交公司各车队的排班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手工进行,排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繁琐性,很难保证排班的结果在运营效率等方面是最优或接近最优。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立调度模型的一些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简化建模的一些理想化条件,同时表述了遗传算法在调度系统中应用的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而将遗传算法应用到公交智能排班中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效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现公交车辆的定位与监控,并通过站台子系统采集站点各路公交车候车乘客数,无线传感网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和站点各路次候车乘客数传输到公交监控调度中心,公交监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公交车辆信息发布到站点显示系统供乘客浏览,并根据各路次各站点乘客的实时数据智能地在调度公交车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以适应客流变化,实现公交运营的高效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电子站牌及其它辅助设施,借助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电子站牌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与公并车上的到站显示及语音提示构成公共交通行车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智能运营和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6.
赵红丽 《电视技术》2012,36(Z1):64-67
介绍了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车辆及紧急事件的情况进行监控,加强小区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家庭人员、车辆等人身财产安全的智能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场、电梯、电梯厅、公共场所、周界安全等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和智能分析,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手段,组成全方位的安全保卫系统。  相似文献   

7.
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电子站牌及其它辅助设施,借助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电子站牌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与公交车上的到站显示及语音提示构成公共交通行车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智能运营和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电子站牌及其它辅助设施,借助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 电子站牌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与公交车上的到站显示及语音提示构成公共交通行车信息服务 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智能运营和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智能车辆识别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系统参数、系统功能以及产品选型等角度对对物联网智能车辆识别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物联网智能车辆识别系统的设计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和乘客安全的自动控制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配置的列车通常包含运营列车和工程车两种类型。针对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基本上只为运营列车配置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实现运营列车的运行高效、指挥管理有序;对于工程车考虑到其只在非运营时段上线运行,基本上不为其配置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工程车上线运行时只能按地面信号机的指示人工驾驶运行,存在运行安全隐患。本文通过介绍工程车运行安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分析工程车运行安全控制系统工程实施对既有信号系统的影响,探讨工程车运行安全控制系统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规划、技术实施、运营管理等众多环节。本文设计的自动导向车(AGV)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一种车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基于可见光成像的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虽然日趋成熟,但是其受限于可见光成像条件的制约,在黑暗、雨雾等条件下,使用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法使用。红外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因成像依靠红外成像设备,使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红外智能车辅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车辆突然提速、应用场景发生较大变化等,其检测及成像实时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显示画面卡顿。上述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影响驾驶员判断甚至行车安全。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隔帧检测算法可以在红外智能车辅系统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出现的检测速度波动,自主调整检测间隔帧数,以保证检测和成像的实时性。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视频检测速度提升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崔珺  李庆利 《电子技术》2009,36(11):6-8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新特点,提出了一套优化的城市智能公交业务管理系统模型,用来解决城市公交管理的一系列难题,该系统结合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度,并将采集的数据统计分析后作为决策依据。该系统能有效地对驾驶员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各级管理人员方便地按车、按人进行查询统计,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调控,提高公交公司管理效能和公司运行效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公交运营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索迹  祁春清 《电子工程师》2009,35(10):55-58
智能停车场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地规划,对车辆停放进行有效地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是立体停车场迫切解决的问题。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控设备以及智能IC卡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电脑管理可实现车辆出入管理、自动存储数据等功能,实现脱机运行并提供一种高效管理。文中介绍了智能停车场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给出了基于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智能停车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停车场车位管理动态智能化,所有车位状态都可实时监控,最大程度发挥集中调度和管理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建设中,对车辆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需求越来越高.高清卡口是承担车辆采集和分析工作的主要设备.本文主要介绍高清卡口成像技术及算法架构.通过车辆抓拍、车牌识别及违章行为分析为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应用奠定基础.当然再优秀的卡口智能算法,都无法保证对所有的环境和场景都适合,卡口智能算法须在后续不断地学习,因此智能算法加上云计算的产物云学习就是未来卡口智能算法发展的趋势,它可以整合各类计算算法、设备等资源,突破智能计算瓶颈,将前端、后端等各类运算资源虚拟化,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运算资源服务化、动态分配运算任务,提升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09,(8):I0014-I0014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基于ITD-SCDMA技术研发的“移动BBT智能化系统”,由通信系统、售检票务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乘客服务系统等多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除了可以智能监控车辆运营,还能有效解决车辆不准点、车辆难调度等传统公共交通疑难杂症,从而保证BRT公交的车辆调度、乘客管理、站点安全等日常工作有序进行;该系统同时还装备了第一时间报擎、紧急情况处置等一系列功能,对BTB车辆的安仝畅通行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二八新车是采用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的4动2拖六节编组A型地铁车辆,固定编组为:A1+B1+C1*C2+B2+A,主要应用于广州地铁二号线。该车采用了西门子的控制及诊断系统,广泛地采用电子控制设备和串行数据通信来代替继电器、接触器和直接硬连线,并且通过网络连接各个子系统的控制设备,能够减少继电器、接触器、车辆/列车布线、端子排和连接器触点的使用。自运营以来列车正线良好,但自2013年8月份正线多次出现安全环路列车线故障、牵引制动控制严重故障,导致列车提前退出服务,影响二号线的正线运营。基于二八新车控制及诊断原理来分析正线运营期间安全环路列车线故障、牵引制动控制严重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2019,(3):24-28
针对城乡公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低下、管理不便、乘客体验差等问题,文中通过对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和Android平台在城乡智能公交中的应用分析,设计了适用于城乡间的智能公交系统。该系统通过Zig Bee与移动设备获取公交车实时位置信息及相应的车辆信息。司机通过车载Android设备掌控车内的信息,公交辖区经理掌控所有车辆运行情况。实际应用测试与分析表明,该系统能提供公交系统的准确定位、自动报站等功能,实现了城市公交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9.
借助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文章对智能交通系统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数据处理系统、交通监控系统、车辆导航系统以及车辆辅助驾驶系统4个方面对计算机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旨在为技术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东升 《通讯世界》2013,(11):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我国电网建设也在迅速开展,电网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运行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使用寿命,对于保证电网安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资产运营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然后对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发展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