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接取送达业务发展水平,促进铁路现代物流建设,满足客户"门到门"物流需求,针对铁路接取送达业务存在运力资源管理分散、专业管理水平低、跨局问题的协调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施设备配置不到位、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出加快发展铁路接取送达业务的对策,即完善跨局协调制度、建立专业化接取送达队伍、加强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合作、完善接取送达配套设施及信息系统,以全面提升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客户稀缺、竞争激烈、全员承责3个方面分析大同站铁路物流营销的现状,结合大同站铁路物流市场营销,针对营销人员、接取送达服务、货物运到期限、激励机制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提出大同站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建议:打造精良的铁路物流营销队伍,提高铁路物流接取送达服务能力,全力以赴保障接取送达时限,健全和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科学谋划物流营销策略,创新发展物流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铁路货物"门到门"物流服务质量的现状和原因,剖析铁路货物接取送达能力不足的原因,从规范接取送达管理和扩大接取送达服务能力两方面提出了提升接取送达能力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我国铁路接取送达业务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铁路开展接取送达业务存在的运输服务对象发生变化、货源品类结构发生变化、运输服务标准有待提高、接取送达业务市场相对固定、信息技术需求较高等外部问题,以及运输网络建设不足、专业管理程度较低、统一的标准与流程缺乏、运价管理机制亟需完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等内部问题,提出自建全程运输服务能力、成立接取送达业务管理组织、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铁路开展接取送达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传统铁路货运面临新的挑战。为满足市场需求,广铁集团调度所在全路率先开展接取送达业务,从基础设施、人员设置、运量及运作管理体系等方面阐述广铁集团物流调度工作现状,分析制约广铁集团接取送达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铁路物流大网络、加强物流流程管控、严控接取送达成本、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扩大接取送达业务市场等完善广铁集团物流调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喀什货运中心到发量不均衡、短途运输市场不规范、物流体系有待完善的基本现状,在阐述喀什货运中心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拓展客户、开展分步营销、量身提供服务、抢占物流市场、优化服务用语等拓展接取送达业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喀什货运中心拓展接取送达业务的思考,进一步研究拓展接取送达业务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提升接取送达服务水平,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铁路物流转型发展的关键。针对快运公司承揽铁路局接取送达业务过程中出现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功能仍需完善、生产与配送结合部协调难度大、接取送达成本较高、部分岗位职名职责尚未明确、费用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扩展物流配送系统功能、强化生产与配送结合部管理、降低接取送达成本、明确岗位职名职责、优化费用系统功能等对策建议,以提升铁路运输货物两端服务能力及水平,加快推进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  相似文献   

8.
成都铁路局通过规范业务管理、建立管理体系、强化流程控制、完善信息系统等手段规范管理,提升货运接取送达服务质量,通过扩大办理站点、自建运输能力、规范业务合作、打造服务品牌等方式扩充接取送达服务能力,推进接取送达"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服务常态化"工作,促进整体业务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日前,北京铁路局成立物流调度台,对全局货物快运接取送达业务的生产组织进行调度指挥,并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盯控和阶段考核。4月1日起,该局物流调度台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物流调度台、全局各货运中心、各有关站段  相似文献   

10.
许子敏 《铁道货运》2012,30(12):5-9,3
在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途径,即树立现代营销和物流理念,构建铁路货运营销服务体系,依托运输核心业务延伸服务链,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设计铁路综合物流服务方案,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质量,建立覆盖接取、承运和配送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物流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客户需求、物流结构、服务品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才能提升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采用Servqual模型结合铁路货运服务质量主要项点,建立铁路货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最后应用IPA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为例,进行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找出货运服务质量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为精准制定服务质量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独立性等原则构建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评价法与SERVQUAL评价法相结合,针对铁路货运客户对铁路货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利用模糊评价法研究客户满意度感知、期望模糊评价,利用SERVQUAL评价法研究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差距,最终形成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包头地区零散货物快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网点设置、上门配送服务、运输时限、设备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开展零散货物快运的对策,即合理规划设计物流节点和运输组织方案,优化"最后一公里"接取送达服务体系,加大物流信息的共享,建立健全培训教育机制及激励考核体系,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国铁企业由运输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型发展,保障铁路物流业务经营的效益和效率,在分析我国铁路物流业务经营考核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考核管理观念有待加强、考核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考核反馈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我国铁路物流业务经营考核优化框架,以及铁路物流业务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设计内容,并从树立科学的考核管理观念、使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构建完善的考核反馈机制等方面,分析我国铁路物流业务经营考核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是铁路货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体现铁路货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科学、合理、准确地评价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从铁路货运从业人员、相关专业人员以及货运客户的角度,构建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采用重要度-绩效分析方法(IPA)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同时考量指标的重要度和服务质量得分2个维度,完成对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分类评价。通过对云南、贵州、四川3省铁路货运站进行实证研究,给出该地区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并对各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货运营业厅是铁路面向市场销售产品、办理业务、服务客户和开展营销宣传的主要场所,是铁路与客户接触最为频繁,能让客户直接感知服务质量的"前台",提高其服务水平对提升铁路企业形象、促进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昆明铁路局实际,从铁路货运营业厅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影响铁路货运营业厅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的原因,并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激励考核机制、提升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提高货运营业厅服务水平的对策,为提升铁路货运营业厅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95306网、接取送达等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已经实现了需求信息提报、在途查询等功能,但还无法提供物流供需信息交易撮合。为此,采用信息平台思路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引入竞价博弈理论设计铁路物流车货匹配信息平台的竞价模式,基于双方叫价拍卖方法构建"货主-平台-经纪人"的价格博弈模型,提出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竞价平台的报价策略和可行报价域。依托铁路物流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吸引零散货源向铁路集聚,能有效提升铁路物流综合服务质量,加快推动铁路由运输生产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完善的铁路物流总包业务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更为科学、系统的业务评价方法,以推动物流总包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铁路物流总包业务统计存在的统计指标体系不尽完善、评价方法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从业务规模、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建立铁路物流总包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物流总包业务综合评价方法,以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总包业务统计数据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绩效关系到企业整体运作绩效,客户绩效考评指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绩效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利用服务蓝图分析了物流服务过程,并且分析了服务质量的形成机理,从服务前台和服务后台两部分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绩效考评指标.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加以评价,试图达到有效监控、提高物流服务纯净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铁路货运服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把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对铁路货运服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向量来反映铁路货运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