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绥粳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单产8461.0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0.7%;预备试验平均单产8233.6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130.1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341.1kg/hm^2,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0.4%。  相似文献   

2.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4年审定的10个水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季温带水稻新品种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绥粳16的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小,稳产性好;龙粳42的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获得高产;参试品种在4个试验地点的表现有很大区别,不同品种在延寿县的表现较好,在方正县的产量差异较大,但是在适宜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参试的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其亲本来自2个骨干亲本绥粳3号、绥粳4号,形成2条主干系,由这2大干系参与育成或者衍生出的水稻品种占了供试品种的70%,这7个品种稳产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孙艳 《北方水稻》2019,49(3):58-5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系谱法育成,主茎12片叶的早熟品种。2016~2018年引种试验平均产量548.7 kg/667 m^2,对照品种龙庆稻3号平均产量517.3 kg/667 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6.03%。绥粳18耐寒抗逆性强,活秆成熟,适合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0℃有效活动积温2 300~2 450℃的稻作区种植,可在相应的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绥粳12号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905.1kg/hm2,比对照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654.1 kg/hm2,比对照龙稻2号增产11.5%。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本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2年示范和展示品种为材料,以各品种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及其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等6个产量性状的表型值为依据,通过三年平均产量比较试验,系统的阐述了不同熟期品种在二积温带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与主栽品种空育131比较,2010~2012年平均产量较高的11片叶品种为龙粳29、垦粳2号、垦稻21、垦稻20、龙粳27、龙粳20、龙粳26;产量较稳定的品种为空育131、龙粳25、龙粳20、垦粳2号、龙粳29。12片叶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显著,相对较稳定的品种为垦鉴稻6号、垦稻14、龙粳21,绥粳10、松粳10、北稻5号;与主栽品种垦稻12比较,三年平均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垦粳4号、垦稻14、垦鉴稻6号、绥粳10、龙粳21。本地区适宜选择11片叶品种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上海崇明水稻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花优14、申优17、金农香粳1267、光明粳3号、沪香粳106、沪粳137、嘉58、武运粳31等8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明粳3号与沪粳137产量高,综合性状优,适宜在上海崇明地区推广种植;沪香粳106产量表现一般,但熟期早,抗病性好,有一定增产潜力,可以进一步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4年审定的10个水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新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金禾2号的食味品质性状比较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绥稻3号的食味品质性状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供试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其亲本来自2个骨干亲本,形成2条主干系,分别是绥粳3号和绥粳4号干系。参试品种中由绥粳4号作为亲本育成或者衍生出的绥粳系品种比较多,主要都是香粳类型的品种。由绥粳3号干系和绥粳4号干系育成和衍生的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育成的4个超高产水稻品种东农423、龙稻5、松粳3和松粳9为试验材料,以松粳6为对照,系统研究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孕穗期以前干物质积累速率无明显差异,孕穗期到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差异明显加大;不同品种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差异显著;品种间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总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4;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7、0.928,说明高产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的优势在生育中、后期。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处理对绥粳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绥粳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产量,以施氮量162 kg/hm2、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但食味品质降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最好,比例为10∶0时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