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合并神经源性因素的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中的临床运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47例BPH伴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通过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尿动力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后分为两组。A组:合并神经源性因素组;B组:不合并神经源性因素组。比较两组患者TURP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IPSS储尿期及排尿期亚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月时的IPSS、储尿期及排尿期评分、QOL、Qmax、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改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Qmax手术前后的改善差值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PSS、储尿期及排尿期评分、QOL、残余尿量改善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选择的合并神经源性因素的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TURP能解除泌尿道梗阻,短期内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和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92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RP组和TURP组,各96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尿动力学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 PKRP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P<0.05);术后1周PKRP组最大尿流率(Qmax)大于TURP组,残余尿量(RUV)少于TURP组(P<0.05);术后6个月PKRP组IIEF-5评分高于TURP组,IPSS低于TURP组(P<0.05);PKR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P<0.05)。结论 PKRP可有效恢复BPH患者尿动力学水平,不影响患者勃起功能,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姜海  温儒民 《中国性科学》2012,(11):8-10,32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90例确诊为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KRP组45例和TURP组45例,两组病例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的各项指标及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PKRP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PKRP组术后3h血红蛋白明显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两组IPSS、QOL、RUV、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近期疗效相似,但PKRP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P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取石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术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I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I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IIEF-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的性欲减退及逆行射精率分别为3.33%、40.00%,与对照组的6.67%、4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BPH合并膀胱结石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且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URP和HoLEP方法,并对术中及术后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PVR)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oLEP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特点。结论 HoLEP与TURP治疗BPH效果相近,并具有术中、术后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临床纳入高龄高危BPH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PVP,对照组进行TURP。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Q_(max)、PVR、IPSS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Q_(max)、PVR、IPSS分别为(19.79±5.07)m L/s、(12.69±15.58)m L、(4.92±2.17)分,对照组Q_(max)、PVR、IPSS分别为(17.98±4.52)m L/s、(23.54±26.66)m L、(7.47±2.02)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与输血发生率分别为6.67%、2.22%,对照组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与输血发生率分别为22.22%、13.3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PVP治疗高龄高危BPH的中期疗效优于TURP,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手术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62例,根据患者意愿的分组方法分为药物对照组(非那雄胺片+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31例,手术治疗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组)31例,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对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进行评估,以及对治疗组术后半年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药物对照组服药1年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对照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长度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该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患者可能更快的缓解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86.3±9.6)min,其中TURP术时间40~95min,钬激光碎石术时间10~3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5.3±16.8)mL,未见TURP综合征、膀胱穿孔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仅出现1例暂时性尿失禁,经提肛训练后恢复正常,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0.6)d,术后复查B超膀胱结石清除率100%,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PVR降低至(19.3±1.6)mL,平均MRF上升至(15.8±3.2)mL/s,平均QOL降低至(2.0±0.3)分,平均IPSS降低至(8.0±1.2)分,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UPKRP)5种手术方法治疗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63例高危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五组,其中TURP组56例,TUEP组52例,PVP组54例,TUPKEP组51例,TUPKRP组50例。记录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手术时间(T1)、术中出血量(AB)、术后膀胱冲洗时间(T2)、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T3)、前列腺体体积(PV)和术后住院时间(T4)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状态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PVP组T1、AB、T3、T4较TURP组、TUPKRP组、TUEP组、TUPKEP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PKEP组T1、AB、T2、T3、T4较TURP组、TUPKRP组、TUEP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EP组AB、T2、T3、T4较TURP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TUPKRP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PKRP组AB、T2、T3、T4较TURP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五组IPSS、Q_(max)、PV、PVR、QOL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五组组间IPSS、Q_(max)、PV、PVR、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SS、Q_(max)、PV、PVR、QOL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组间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TURP、TUPKRP、TUEP、TUPKEP、PVP治疗高危BPH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TUPKRP、TUEP、TUPKEP、PVP安全性均高于TURP,以PVP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利水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诊断为BPH的病人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益肾活血利水法汤药.对照组给予特拉唑嗪片.治疗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及膀胱残余尿量(Ru)的变化率评分综合判断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患者相关安全性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在治疗后Qmax及IP-SS评分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共5例,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对照组体位性低血压8例,其中7例经用药指导并调整用量后好转,1例停用.两组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安全性实验室指标异常.结论:益肾活血利水法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前列腺电切术(TtI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具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5例的PVP组(观察组)和TuRP组(对照组),分别施以PVP术式和TURP术式。比较其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残余尿量、最大利尿率、手术并发症、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在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患者术前最大尿流率、IPSS、QOL评分等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种术式疗效相似;③两组电切综合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失禁、血尿、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PVP能有效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TURP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低并发症、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索利那新5mg、坦索罗辛O.2rag,口服,1次/d,连续1周。对照组仅于疼痛时给予吲哚美辛栓剂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前列腺症状评分,评价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在住院部完成治疗,观察组用药时间约为7—10d,平均8.5d,待患者尿失禁、尿频等症状消失后停药。治疗前两组的OABSS评分、QOL评分、IPSS评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OABSS评分、QOL评分、I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三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出现口干症状,未见头晕、便秘、头痛等不良反应,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用于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症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膀胱过度症状,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等离子双极电切(PKRP)与前列腺单极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程度及其它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3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226例分为PKRPl05例、TURP121例两组,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25)调查和阴茎硬度测试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变化,对术前与术后包括性欲、阴茎勃起硬度、逆行性射精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病例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均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性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小于TURP,术前术后心理干预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研究组),对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每2个月交替口服氟他胺、康士得的联合内分泌疗法,比较术后两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2年及以下和2年以上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PSA、IPSS分、残余尿量均下降,尿流率、膀胱压力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泌尿科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联合组患者予以PKRP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RU)、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QOL评分、Q_(max)、RU、IPSS评分和T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QOL及Q_(max)均较前明显上升,RU、IPSS评分和TPSA水平较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联合组QOL评分、Q_(max)、RU、IPSS评分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但治疗后两组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联合内分泌治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内分泌治疗,能明显改善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男士5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和NPT勃起周径增加量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精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逆行射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成功的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不会明显引起患者勃起障碍,但会导致精液量减少和逆行射精率增加,因而会对患者性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为个性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800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直肠指诊、泌尿系彩超,膀胱镜等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对所有患者进一步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本组800例患者中,无梗阻8例;可疑梗阻89例,其中逼尿肌收缩无力23例,逼尿肌收缩乏力66例;膀胱出口明显梗阻(BOO)703例,患者中伴不稳定膀胱132例,低顺应性膀胱486例,不稳定膀胱合并低顺应性膀胱18例。平均最大尿流率(8.2±1.5〕mL/s,平均残余尿量(82.6±75.6)mL,急迫尿意时膀胱容量(280.6±171.3)mL,与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正常值比较有差异(P〈0.05)。顺应性(24.4±16.5)mL/cmH2O,与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正常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测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2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6例使用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130例使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入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主观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率为10.00%,相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率的37.50%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均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两者临床作用效果相同,但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中综合征发生率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