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军  王巍  沈林明 《山西建筑》2007,33(7):32-33
介绍了地坑院的旅游潜在特征,对地坑院建筑的区域文化成景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地坑院建筑景观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进行了探讨,从而使地坑院代表的区域文化与其传承的聚落文化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2.
唐丽  张晓娟 《华中建筑》2011,29(3):166-168
该文以三门峡陕县凡村地坑院为例,通过在当地对窑匠的大量访谈和调研,对地坑院的营造做了仔细的研究和推敲,剖析了地坑院营造的主要过程,揭示了地坑院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是一种古老的民居聚落,是我国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地坑院营造技艺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2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开始对地坑院进行旅游开发,地坑院民宿顺势而生.但是由于经验和专业上的不足,地坑院民宿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三门峡陕州区北营村地坑院的建筑外环境、建筑外立...  相似文献   

4.
豫西地坑院是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通过分析当前地坑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地坑院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地坑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本文对目前地坑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关于地坑院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中的关注点和深度,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为地坑院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9,(16)
位于黄土塬上的陕州地坑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体现了穴居文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本土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多的陕州人"出走"地坑院,使得地坑院这种"穴居"的居住模式被弃用,营造技艺及相应的构造做法面临着失传危机。本文通过对传统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及细部构造做法的研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古老的生土建筑。  相似文献   

7.
王磊  朱晓天 《四川建筑》2010,30(1):53-54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最早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窑洞地坑院,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地坑院因此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是建筑设计领域中一直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地坑院文化为核心,探索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关系,以三门峡市地坑院博物馆概念性项目为例,以传统地域民居——地坑院为地景博物馆肌理,提取地坑院民居的功能进行符号转译,回溯三门峡地区地坑院移民的村落记忆.并从市民生活的需求性出发,探索地下游客与地上市民的和谐共生以及博物馆与森林公园的有机融合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地坑院是豫西三门峡一带由于该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形成的位于视平线下的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形式中的独特类型。地坑院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抗压防震、节地节能、经久耐用、循环再生等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通过对豫西庙上村地坑院民居的调研与测绘,对其历史与现状、形成原因、形式空间及生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地坑院,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为地坑院这一特殊的民居建筑保护提供思路,进而引发对地坑院建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豫西地坑院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从选址、整体设计到构造施工一套完整的防水排水体系.通过对豫西地坑院的深入调研,总结豫西地坑院在建筑防水排水方面独特的理念、设计及构造,为当代建筑地下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地坑院的排水设计要点集中在控制汇水面积,防止雨水倒灌的“堵”、窑顶雨水的“排”和地下院落雨水的“渗”;防水要点集中在用便于取材的建筑材料、简单易行的修建技术对重点防水部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罗素 《山西建筑》2009,35(19):343-344
从建筑设备系统研究现状、建筑设备的设计优化重要性及其特点、建筑设备的设计原则、建筑设备的施工和建筑设备安装的监理5个方面讲述了现代建筑设备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以期进一步完善建筑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探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建筑形状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形状决定建筑的部位面积、建筑容积,从而决定建筑能耗、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和有害气体)以及建筑造价。选择适宜的建筑形状对实现建筑节能、环保、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试从几个影响建筑形状的代表性要素入手,探讨满足相同建筑面积和功能条件下,不同建筑形状对建筑能耗、建筑排污以及建筑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吴宁  王恩茂  李建明 《山西建筑》2011,37(36):168-170
从概念、内涵等方面对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低碳建筑与其他四种建筑的区别及这五种建筑的关系,最后说明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良  石邢 《华中建筑》2013,(12):36-40
目前对住宅节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体层面,倒如对围护结构热工物理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对住宅单体进行充分的节能设计,显然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但在另一方面,住宅单体几乎总是位于特定的住区建筑群之中,而住区的微环境会对其中的住宅单体能耗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除在单体层面研究住宅节能外,还需要在群体层面研究住区节能。该文运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住区能耗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建筑朝向和景观对住区能耗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增量成本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社会普遍反映建筑节能成本过高的问题,结合低层、多层、高层建筑的典型设计案例,探讨了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增量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体形系数控制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2012年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在分析福建省地域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利用、建筑智能化设计,把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应用于该项目,为福建省及南方地区绿色建筑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晓强 《山西建筑》2011,37(30):214-215
针对目前在建筑装修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建筑安全隐患,分析了建筑装修与结构安全、建筑装修与环境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提出了解决建筑装修对建筑安全影响的措施,以真正实现建筑装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代国明  王川 《山西建筑》2011,37(28):17-19
通过对国内建筑界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出发,研究当代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并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处理手法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式建筑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A new framework is presented to facilitate better incorporation of building fire safety performance options into th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th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and key design decisions undertaken at each phase, a knowledge set is developed to aid building designer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effects of design decisions on building fire performance. This also minimizes potential competing objectives in later design phases by sharing necessary concerns in advance. Drawing on the knowledge set, a conceptual building fire safety evaluation tool illustrates how primary building designers and fire safety engineers can quantitatively assess fire safety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solutions. It is shown how building fire safety performance attributes can be arranged by building design phase, how various scenarios can be explored, and how appropriately balanced building design and fire safety design solutions can be identified at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