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汉油区盐间非砂岩油藏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产量递减快,容易导致油井近井地带碳酸盐结垢。为了提高增产效果,必须认识分析盐间非砂岩酸化机理,对盐间非砂岩油层酸化工艺、施工工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江汉油区盐间非砂岩油藏有效开采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盐间非砂岩地层累积厚度大,油气分布范围广,地质储量大,是一种重要的后备资源,但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开采是一个很大难题,其构造形态、油藏特征、驱油机理、渗流机理、裂缝展布、开采模式均处于认识的初始阶段。根据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在不同时期的动态特点,提出以下5种开采模式:自喷采油模式、机械采油模式、掺水采油模式、注水采油模式和灌水采油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场潜二段稠油油藏增产措施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场油田潜二段是由盐间非砂岩一盐岩组成的含盐韵律地层,即盐间非砂岩储层,由于盐间非砂岩稠油的特殊性,使常规注水开发受到一定的局限,生产能力较低,为此通过对王场替二段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岩石特征、储层物性、储集空间和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以及油藏类型、流体性质、敏感性评价、渗流特征等油藏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改善王场潜二段稠油开发效果,挖掘生产潜力的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气资源丰富,油藏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层数多、累积厚度大、油层连片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试油试采表明,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盐间非砂岩油井普遍产量递减迅速.要适当控制开采速度,合理利用天然能量,采取有效增产措施提高最终采收率.对江汉油田王平1井区和王北11-5井区盐间非砂岩地层开展了水敏和气敏等储层伤害因素室内实验评价,并分别选用水和氮气作为注入介质进行岩芯驱替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敏感性实验和岩芯驱替实验结果,提出针对该盐间非砂岩油藏不同区块的合理开采方式,即王平1井区储层注水有助于改善渗流通道从而改造储层,而王北11-5井区存在强水敏性,适宜通过注氮气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5.
江汉油区盐间非砂岩油藏埋藏在下第三系潜江组盐韵律层中,属于自生自储的白云质裂缝性泥岩油藏,大多位于断层附近,基质渗透性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特高,钻井过程中往往造成井漏和井喷。因此,采取何种完井方式非常重要。通过对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分析和不同完井方式的油井生产动态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完井方式,为这种特殊复杂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汉盆地30余口已钻井的测井、录井资料的统计研究,归纳出盐间非砂岩储层的特点及在各项资料上的响应特征,利用录井、测井的资料,综合评价了盐间非砂岩储层的实用方法及工作程序,为盐间非砂岩储层的油、水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北区块盐间非砂岩油藏以泥质白云岩和钙芒硝白云岩为主,属于孔隙型或裂缝一孔隙型异常高压油藏,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井漏和溢流。采用近平衡及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配合随钻堵漏和复合堵漏,能使井漏与溢流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储层岩性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受化学沉积与机械沉积作用双重影响,岩性复杂,造成肉眼难以识别。通过对盐间非砂岩岩性的特殊性分析,提出盐间非砂岩储层特殊分析方法,明确认识到盐间非砂岩储层以泥质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质泥岩、混合岩次之;结合测井响应,可以从自然伽马、中子、密度测井曲线对储层岩性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9.
盐间非砂岩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油区盐间非砂岩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仅仅利用常规测井系列难以满足地质评价的需要。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我们充分利用MAXIS-500,CLS-5700,Excell-2000i成像测井新技术,积极开展实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更有效的盐间非砂岩裂缝储层评价的方法及技术。包含盐间非砂岩的裂缝识别方法和地应力分析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清水压裂液在盐间非砂岩油藏压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足,通过对基液粘度、成胶时间、抗剪切性能、残渣含量、破胶液表面张力、与地层水配伍性、流变性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确定了适用于该类油藏压裂的饱和盐水压裂液。  相似文献   

11.
江汉油区盐间非砂岩储层结构类型多,主要有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粘土矿物含量较高;这种储层主要是泥岩,含盐和白云石,裂缝发育,并且岩性变化大。决定盐间非砂岩储层敏感性相当复杂。本文结合多种室内分析资料和开发试验技术,对盐间非砂岩储层的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各种敏感性对储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为盐间非砂岩油层进行增产措施提供试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塞油田坪北区具有渗透率特低、裂缝发育和压力低等特性,开发难度大。为了摸索出适合坪北区油藏的开发方式和开采技术,经过五年注水开发生产实践,逐步认识了分层出力状况、裂缝发育方向和对油井生产的影响,通过调整采用多种开发措施,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25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稳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25井区属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砂体发育零碎、非均质性强、水驱效果差。要保证马25井区的持续稳产,必须完善注采井网,充分挖掘储层潜力;改善注水效果,挖掘注水潜力;合理实施油井措施,挖掘油井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荧光镜下的油水特征实验,分别得出油、油包水、水包油、含油水、水的荧光特征,然后对 吐哈盆地单井储层的油层、水层荧光特征反复实验,并与试油结果对比,归纳总结出了油层、水层及油水 界面的识别标志。油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较好且均匀、大面积油包水;水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不均 匀,可动水普遍,并出现水包油现象;油水界面特征主要为荧光从均匀发光过渡到不均匀发光,孔隙由可 动油充填过渡到由可动水充填。提出了吐哈盆地储层含油规律性,从而为探井试油、油层划分提供了准 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中高渗透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但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较少, 通过 文献调研对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增油机理和注入方式进行总结, 并结合室内实验以及现场试验对空气泡沫驱技 术在低渗透油藏中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 空气泡沫驱在高渗层的剩余油饱和度低于2 0%时, 泡沫液体系能够 很好地发挥作用, 封堵高渗层, 空气泡沫驱阶段驱替出大量低渗透层中的原油, 驱油效率由水驱阶段的8. 3 3% 升高 至5 0. 5 5%; 矿场井组含水率由9 8%下降至5 4%, 日产液量由3. 5m3 下降至1m3, 日产油量由0. 0 7m3 升高至0. 4 6 m3。空气泡沫驱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 对同类油藏的增油控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多种敏感性的特点,导致开采难度大。分析了延长组油层的敏感性特征和对储层的损害因素,提出了酸化处理的优选配方和防护措施,为提高长武地区低渗透油层的整体工业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场油田是江汉油区钻井施工中井溢、井漏的常发区块,造成该区块发生井溢、井漏的主要原因有盐间裂缝,盐间注水,局部高压油层、水层,地层亏空,低压地层,断层等。合理确定井位、科学设计井身结构、针对可能发生的井溢、井漏,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及针对井溢、井漏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块制订的专项应对措施,可保证在该区块进行钻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油藏中基础油的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注水开发油藏对外合作提高采收率项目中基础油的预测方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注水开发油藏基础油预测的建议方法,该方法以生产数据及其变化规律作为预测的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影响产量变化的因素达到预测基础油的目的,弥补了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方法将产油量作为总项进行预测的局限性和不足,使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都能应用本方法作基础油预测,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协商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促进合作谈判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