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住院的20名留置导尿患者的自身因素,留置尿管时间,尿管护理,应用抗生素种类、时间,膀胱冲洗,拔除尿管前尿常规中白细胞指标等。并查阅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相关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术本身、导尿操作、尿管留置时间、尿管护理、膀胱冲洗以及患者自身条件、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留置尿管后认真做好相关护理能有效预防或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选择尿管、严格无菌操作和置管后按要求护理、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选择性膀胱冲洗、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原因,以有效预防及控制糖尿病患者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方法对100例糖尿病合并其它疾病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的年龄、血糖、留置尿管时间、集尿袋更换时间、中段尿培养与尿路感染发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血糖、留置尿管时间、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密切.结论采取严格控制血糖、缩短留置时间、及时更换集尿袋等各种预防、治疗措施,是减少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观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现状并讨论最佳应对策略.方法:对358 例男性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最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8 例患者中发生尿感93 例,感染率25.98%,尿感发生与病人是否有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年龄大小,尿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结论:有相关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不佳、年龄大、尿管留置时间长者易发生尿感,而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促进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是改善尿感现状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留置尿管的328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32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4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4.94%。感染率与患者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危险因素监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改变常规的冲洗和更换引流袋时间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丽  胡秀兰 《北京中医药》2009,28(7):572-573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监护(NICU)病房患者院内尿路感染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3月-2008年2月439例NICU住院患者中尿路感染者的年龄、病种、发病次数、住院天数、是否留置尿管以及尿管的留置时间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NICU患者中,有22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01%,居院内感染部位发生率的第2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天、留置尿管时间>7天、卒中反复发作的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加强监护室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对预防和控制院内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于开封市中心医院ICU发生UTI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纳入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于ICU未发生UTI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研究人员收集并查阅患者相关资料,自拟一般资料问卷表,记录患者相关信息,经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发生UTI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发生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组,尿路有创操作史、留置尿管时间≥5 d、插管次数> 3次、合并糖尿病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尿路有创操作、留置尿管时间≥5 d、插管次数> 3次、合并糖尿病均为ICU患者发生UTI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发生UTI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大、尿路有创操作史、留置尿管时间长、插管次数多、合并糖尿病,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因素,实施对应干预措施,以降低UTI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骨科患者需手术的较多,下肢手术或腰部手术的患者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等,而且需留置尿管.而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泌尿系统感染率就会越高.近年有关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研究多着眼于提高无菌导尿技术、改进各种导尿器具、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及综合性预防等,而进行主动护理干预的报道较少[2].笔者通过护理的有效干预,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会,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留置尿管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措施。方法:通过对316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观察,对发生泌尿系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6例患者,86例发生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导尿无菌操作、膀胱冲洗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有关。结论:预防留置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措施关键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降低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多种因素及护理经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完整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对照组感染率26.92%,观察组感染率为5.77%。结论留置导尿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完整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导尿前均行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其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冲洗组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导尿后不膀胱冲洗,引流袋更换2次/周,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降低尿路率。尿路感染与有无严格无菌操作、尿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有无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男性神经外科患者最适宜的接尿方法。方法:将伴随尿失禁的99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留置导尿组、假性导尿组和改良接尿器组,每组33例。对其尿常规、尿液外漏、会阴部皮肤有无尿液性皮炎、日均床单污染更换次数及排尿护理相关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尿道刺激、尿比重、出入液量统计准确性、有无漏尿及尿液性皮炎、尿W13C、日均排尿护理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接尿器接尿法可降低排尿不能自控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尿液性皮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昏迷患者应用快捷护理路径急救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昏迷患者抢救的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门诊抢救的96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门诊抢救的102例为实验组,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两组患者经门诊抢救后存活患者转至或急诊手术后转至重症监护室.对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急诊抢救时间及急诊抢救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患者在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后,急诊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抢救费用降低;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该临床快捷护理路径符合急救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2组均于导尿管留置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期间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生命体征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置管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临床观察与对策。方法:用卡方检验对86例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浓度、住院时间、性别、年龄与其肺部感染发病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糖浓度、住院时间、年龄与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关系密切(P〈0.05)。结论: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减少或控制儿童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共572例,选择其中发生颅内感染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无明显感染症状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手术原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中置入人工硬脑膜、或手术需要将硬脑膜切开以及是否脑室外引流等各种因素差异,寻找共同点,确定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明确各项因素与发生颅内感染的关系。结果:通过两组之间对比发现,性别、手术位置、手术方式、术后伤口置管,是否脑室外引流等是引起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P<0.05。年龄、手术时间、是否发生全身并发症与颅内感染的关系不大,P>0.05。结论:在进行神经外科颅脑手术中,手术方式、术后伤口置管,是否脑室外引流等多种因素都将引起颅内感染,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是避免术后颅内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病人腹部手术前留置尿管的时机选择。方法:通过对2007年4-6月60名手术患者术前在病房留置尿管和2007年7-9月60名手术患者在手术室麻醉后留置尿管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对比对插尿管的紧张焦虑反应、疼痛不适的感受、一次插管成功率有差异性。结论:麻醉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紧张焦虑、疼痛不适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手术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观察并总结231例患者置管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25例置管成功,其中一次置管成功217例、复位成功6例、穿刺困难2例(请麻醉科行颈内静脉置管),导管送入困难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7~290 d,平均112.40 d;发生静脉炎14例,导管堵塞17例,穿刺点出血8例,单纯性肢体肿胀2例,导管滑出1例。结论熟练掌握PICC穿刺和维护技能,实施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PICC导管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方法:将265例深静脉置管的病人分成2组,用常规护理和病人在上下机时戴口罩及易感人群用头孢类抗生素封管对照组比较.结果:常规护理组感染率5.5%,对照组感染率0.6%.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置管的时间,减少导管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2年200例应用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得的种类、是否联合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的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过程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联合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可补充肠道有益菌等对症治疗,更好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