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大学精神的渐趋失落,引发了学术界对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的大讨论和再认识。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深刻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时代境遇,努力建设现代"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自身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当前,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失落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本文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大学所创造的、所保存的和所传授的知识在许多领域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本质上是非国家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大学作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具有了新的和极为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大学在社会与文化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以信息为驱动的知识社会中,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作为关键性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在最近几年里得到了特别的强化和加速,因此,承担着科研和高等教育责任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必须发展科学界中的国际交流和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国际基准的质量规范。  相似文献   

4.
大学外语系社会服务功能的再认识及其对外语教学改革的意义侯一麟,张良平现代高等教育理论认为,大学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创造和积累知识,这是纯学术的目标,只追求学科发展,欧洲古典大学是其典型代表;二是传授和传播知识,即培养学生,通过学生来传播知识,这是古...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来,关于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资源凝聚、价值导向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彰显与强化.本文旨在多维度思考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内涵,透视二者的内在联系,从高等教育实际出发,展望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的构建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学从中世纪发展到今天,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既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又是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中心。因此,大学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大气和大爱,四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一、国外大学发展科技产业的启示高等教育以世界最早建立的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算起,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2世纪到18世纪后期。这个阶段大学的任务是传授文化与知识,与社会、经济几乎是相隔绝的。第二阶段,从英国产业革命到本世纪上半叶,这个阶段大学的任务,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同时,提出了开展科学研究。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摆在大学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抓紧时机,发展自己”?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这就涉及到对现代大学社会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探讨。本文侧重论证强化大学科研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 现代大学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大学的社会功能,从世界教育发展史看,自公元1158年意大利创办泼隆亚大学、1168年英国办牛津大学、1231年法国办巴黎大学起,开始只有文化(教学)功能,设置文科、神科、医科和法科专业,旨在保存和传授文化知识,培养神职人员和官吏;  相似文献   

9.
曹畅 《考试周刊》2010,(27):176-177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精神在轰轰烈烈兴建的一所所高校中悄然失落。本文认为,只有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找寻失落的大学精神,才能重塑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行政化管理问题、学风不正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学教育出现了质量下滑、不能引领社会发展的现象,大学精神的回归与再塑已成为大学人最强烈的呼唤。本文试图从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把握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演变轨迹,以期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理解提供新的参照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范式是时代的紧迫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现代大学制度文化范式具有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功能、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前者包括发展先进文化、校园主体文化构建、大学理想保证等功能;后者包括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展科学和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大学人才培养类型随着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发生变化。从中世纪大学单学科领域人才的起源和对自由教育的追求,到近代大学学科类型人才的扩张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产生,再到现代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创生和精英人才的重生,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的演变表现出以知识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宏观分类向微观分类细化、横向分类向纵向分类深化的特点,呈现出一种放射型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上教而不育,学术上教而不研,只会引起教育精神、文化精神的失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认为,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大学教师必须认真从事科学研究,只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才能更深切地理解科学规律,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科学研究体验的老师,在教学中会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使学生们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并把学习方法引向正途;另一方面,大学中科学研究本身具有培养人的功能,科研训练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思维”教与研…  相似文献   

14.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并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知识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高地,肩负着知识创新、文化传授、技能培养和引领精神、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的使命。大学教育单靠课堂教学和学术报告的有声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精神和校园环境所产生的无声教育影响是大学教育最好的补充。文章先分析无声教育力量对育人的重要作用,并从大学精神、景观设计、宣传标语、办公文化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探寻大学无声教育力量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失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语言教学是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在传授目的语国家人文背景知识的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论点提示:现在讨论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澄明被遮蔽的本真的教育样态。大学教育应走出“工具化”的误区。应当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把大学的功能概括为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就应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的“文化校园”。不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方式,只增添些“文化调料”,并非真正的素质教育。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法自主办学原则的法律化、高等学校的合并和资源重组、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等进入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教育并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还必须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引领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塑造着学生的道德品格。但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却出现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高等教育行政化,导致大学独立地位丧失;高等教育产业化,导致大学人文精神弱化;学术目的功利化,导致大学科学精神失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重塑大学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大爱"、"爱心奉献"、"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与期待的高尚道德精神,也越来越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精神价值导向,均与高等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爱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大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大学文化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追求至善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志愿服务是一种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参与行为,它体现了传统美德(爱心、奉献)与现代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