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通过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检测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疾病的关系。方法:用MB染色检测1354例胃粘膜HP。结果:1354例胃粘膜HP检出率为51.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腺体异型增生、胃癌活检组织中的HP检出率分别为49.5%、53.5%、60.2%、51.8%、68.3%、39.8%。胃癌的HP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P〈0.01)。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胃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发病的关系,对河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194例15岁-26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胃粘膜活检和营养素生化测定。发现胃炎的组织学检出率高达93.8%。银染色法检查HP的感染率为85.6%,血清学法检测HP的感染率为50.6%,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100%,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65.1%,HP感染者慢性萎缩笥胃炎发病优势比为5.5。胃癌家庭史,吸烟,高盐饮食也与萎缩性胃炎发  相似文献   

3.
对20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炎、胃癌进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发现:其中54例以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涂片结果为标准测定抗HP抗体的符合率,结果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涂片同时阳性72例中,血清抗HP抗体阳性60例,阳性符合率为83%,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涂片同时阴性45例中,血清抗HP抗体阴性37例,阴性率为82%,差别无显著性(P>0.05),另83例抗HP抗体阳性68例,阳性率为82%,血清抗HP抗体测定适合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我们回顾了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3月行胃镜检查患者741例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胃粘膜炎症活动的关系 ,并发现了萎缩性胃炎的特点。1 方法741例患者均经胃镜活检及病理检查。胃粘膜疾病的诊断根据 1981年全国胃癌协作组所制订的标准。HP阳性判定 :将被检胃粘膜组织放于检测器内 ,检测液 5min内由黄色变为红色 ,即判定为阳性 ,不变色者为阴性。数据处理 :计算各病变的HP阳性率 ,相互之间的比较用 χ2 检验。2 结果慢性非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 2 9.9% ,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6 5 .5 % ,慢性萎缩性胃炎 70 .2 % ,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窦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90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窦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比较HP感染与非感染胃炎患者之间的差异。其中,胃粘膜正常者5例,单纯性慢性胃炎(C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5例,胃溃疡(GU)20例。结果90例受检者中,HP感染57例(63.33%)的胃粘膜TNF-α含量明显高于33例非HP感染者(P<0.01)。中度胃炎TNF-α含量明显高于轻度胃炎,活动性胃炎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均<0.05)。结论HP感染可诱导胃粘膜炎症细胞合成或释放TNF-α,TNF-α参与HP相关性活动性胃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探讨幽螺杆菌与疣状胃炎的关系。方法选取疣状胃炎病入46例,正常胃粘膜10例,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疣状胃炎中HP检出率76.1%,与正常胃粘膜中HPB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结论疣状胃炎的发生与H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胃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发病的关系,对河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194例15岁~26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胃粘膜活检和营养素生化测定。发现胃炎的组织学检出率高达93.8%。银染色法检查HP的感染率为85.6%,血清学法检测HP的感染率为50.6%。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100%,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65.1%。HP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优势比(Oddsratio)为5.5。胃癌家族史、吸烟、高盐饮食也与萎缩性胃炎发病呈正相关。结果表明:HP感染、高盐饮食和维生素缺乏可能是青少年中胃炎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205例十二指肠球溃疡,胃炎,胃癌进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发现,其中54例以尿毒酶试验和胃粘膜涂片结果为标准测定抗中HP抗体的符合率,结果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涂片同时阳性72例中,血清抗HP抗体阳性60例,阳性符合率为83%,尿毒酶试验和胃粘涂片同时阴性45例中,血清抗HP抗体阴性37例,阴性率为82%,差别无显著性(P〈0.05),另83例抗HP抗体阳性68例,阳性率为82%,血清抗HP抗体测定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丽珠得乐,甲硝唑,庆大霉素联合治疗66例该病患者,疗程10d。结果 临床缓解率为92.4%,胃粘膜组织学检查有效率为83.3%,HP消除率为89.4%,结论 此种治疗方法疗程短,疗效确切,价格便宜,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胃部细菌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至 1 984年 ,Warren及Marshall在Lancet上报导了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 ,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HP的发现对胃部疾病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已清楚 ,HP是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发生与发展的病原菌 ,也是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 ,MALT)淋巴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类感染HP后的后果如何 ,与HP的菌株变异、被…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胃癌相关抗原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我们于1989年7月至1990年4月,使用兰州军区总医院制备的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GMG_1:1D_(1-2)对192例内镜活检组织印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检查,结果如下。 1 材料方法和结果胃粘膜活检标本来自我院内镜检查,男147例,女45例,年龄28~78岁,平均49岁。诊断根据内镜及活检病理结果,胃癌26例,胃溃疡30例,肠化型萎缩性胃炎8例,单纯型萎缩型胃炎17例,胃息肉2例,浅表性胃炎95例,大致  相似文献   

12.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对1731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活检HP检查。方法:采用尿素酶,氧化酶和涂片显微镜检测胃粘膜标本中的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最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代,胃癌检出率达4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35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象分析,幽门螺旋菌的检出率为70.85%,胃内HP感染的菌量,尤其是HP侵入组织的深度及HP扔形态与慢性胃炎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观察结果提示侵入胃粘膜组织深部可能是HP引致活动性胃炎的重要条件,HP的形态与其侵入组织的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465例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分析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检出HP阳性242例,HP感染对胃粘膜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腺体异型扩张的发生率分别为34.30%,29.75和27.27%,其中HP阳性组织不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P感染组织,显示HP作为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的致病菌,与胃粘膜腺体的增生、肠化,癌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之间的关系,探讨 Hp的致病性。方法 我们对经胃镜检查证实的245 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63 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胃镜取材做 Hp 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检查及血清 Hp Ig G 抗体测定。结果 在56 例十二指肠溃疡中 Hp 感染率为83 .93 % ,7 例胃溃疡为28 .57 % ,224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为49 .11 % ,11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0 .01 % ,其中33 例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6 .97 % ,轻度胃炎为32 .70 % ,中度胃炎为83 .78 % ,而10 例正常胃粘膜者无1 例发现 Hp 。结论  Hp 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北海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 ,我们对门诊及住院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 5 5 0人 ,同时采用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联合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5 5 0例中男性 349例 ,女性 2 0 1例 ;年龄 17岁至 76岁 ,内镜检查前 4周未用抗HP药物。经内镜检查诊断为 :慢性浅表性胃炎 14 5例 ,糜烂性胃炎 15 6例 ,胆汁返流性胃炎 16例 ,胃溃疡 4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 1例 ,复合性溃疡 17例 ,胃癌 9例 ,萎缩性胃炎2 1例。1.2 方法 :受检查经内窥镜确诊后 ,在胃窦部…  相似文献   

17.
最近研究表明 ,端粒酶与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密切关系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 ] 。本研究通过使用PCR ELISA技术对胃镜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临床意义及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93例胃粘膜活检标本取自济南市中心医院胃镜室。胃癌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37~ 78岁 ,平均 5 9 4岁 ;相应癌旁 (距肿瘤 3cm以上 )正常组织 10例 ;癌前病变5 2例 ,其中不典型增生 2例 ,肠上皮化生 10例 ,萎缩性胃炎2 8例 ,胃溃疡 12例 ;浅表性胃…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经胃镜证实的452例一胃炎患者,取胃窦及胃体粘膜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452例慢性胃为HP同率为77.88%。不同类型胃炎HP感染次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清表萎缩性胃炎(79.64%)〈慢性萎缩性胃炎(86.15%);慢性非活动性胃炎(65.38%)〈N生活动性胃炎(80.45%)。HP阳性患者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几种胃粘膜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进而探讨HP在这几种胃粘膜疾病中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几种胃粘膜相关疾病的病例,分别胃镜活检取材,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显性差异,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显性差异,胆汁返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明显降低。结论:(1)HP感染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加重,胃癌时下降。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低。(2)胃内环境的改变影响HP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定植于胃粘膜上特异性致病菌幽门螺旋杆菌 (HelicaterPylori,HP)在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生学上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1,2 ] 。本文观察HP( )对胃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本组 6 8例 ,均为我院 1993年 6月~ 1999年 10月期间收住接受胃大部切除、Billroth -I式吻合病人。其中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35~ 6 8岁 ,中位年龄 4 6岁。1 2 HP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测定 术中离断远端胃 ,拟吻合胃十二指肠前在近端残胃钳取 3块胃粘膜 ,立即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测定有无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