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86-91
结合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实际,对植被恢复的理念与原则、植物品种的选择搭配,以及植物景观空间的构建、色彩搭配、时空序列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景观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景观恢复(FLR)是一个过程, 旨在恢复采伐迹地或退化森林景观的生态完整性, 提高人类福利.文中从森林景观恢复的背景起源、概念、技术和方法、实践与发展等方面,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永城市芒山开山采石留下的废弃石塘(坑)植被恢复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石塘,采用分类治理,提出了不同的石塘植被恢复技术,为山区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12月9日,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林业分会一行9人在张玉良会长率领下,到淮南市调研科技兴林,分别察看和调查了毛集实验区道路绿化管理及林网林带建设、焦岗乡林木良种培育、洞山林场采石迹地恢复、大通采煤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详细论述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定义和内涵,对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综述了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质改良技术,植被重建和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持续。以大兴安岭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探索了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是调查和评价立地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态恢复工作。接着根据采矿迹地土壤沙砾含量高,蓄水保墒能力差,土壤肥力低和轻度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分别使用了保水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粉煤灰降低重金属污染,食用菌废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改善土壤基质,同时还接种外生菌根菌提高植物的抗性。通过植物筛选和群落优化配置研究筛选出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这两种适合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乡土树种,3种适合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的最优植被恢复模式,分别是采矿迹地生态林植被恢复模式、采矿迹地经济林植被恢复模式和采矿迹地近自然植被恢复模式。最后对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未来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林火迹地森林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灾后如何恢复被破坏的森林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火烧迹地森林恢复的研究概况,从种群、群落、生态及景观四个尺度上概括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在森林恢复的研究方面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并探讨了林火迹地森林植被恢复的对策及发展趋势。参38。  相似文献   

7.
传统采石宕遗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技术水平、价值观念和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累.针对浙江地区石宕遗迹景观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的实践,整理和重塑历史遗迹的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探讨了石宕特有的景观资源,以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石废弃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学、生态学原理出发,利用采矿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经验,论述了破坏山体采石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的原则、技术流程、模式及植被绿化技术,可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喜德县中坝村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对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的优势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分异明显,帽斗栎、风箱树、乌鸦果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印度紫檀等5树种在矿山迹地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山迹地上用印度紫檀、海南蒲桃、桃花心木、铁冬青、云南石梓等5种当地常用园林树种营造植被恢复试验林,研究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情况及矿山迹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南蒲桃、桃花心木生长速度最快,而海南蒲桃、铁冬青景观效果最好,造林后林下植被种类丰富,生态状况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