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选择济南玉符河为示范案例,引进经济学原理与原则,建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多目标用水统一量度的综合效益最优目标函数;研究了玉符河考虑农业作物不同的生长期、生态关键期与非关键期的用水特点,提出合理考虑不同用户时空需求差异的河流生态修复水库调度准则;经过多方案的比选,直观地给出了综合考虑可行性、公平性和高效型的玉符河生态修复的卧虎山水库综合调度方案及模拟成果.为基于生态调度后评估技术的多目标调度模型发展、水库生态调度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示范.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河湖水系连通规划的要求,总结提炼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流域尺度范围内的水文地貌调查方法。通过资料搜集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河湖水系连通规划的目的,确定调查内容与调查路线,归纳了一套水文地貌调查方法。以玉符河流域为例,分析了玉符河流域的河道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在济南市水源补给中的重要作用,搜集整理了玉符河流域的水文地貌基本数据,研究成果为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调配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利奇马"台风强降雨和卧虎山水库泄洪期间的玉符河行洪情况,总结玉符河产汇流规律,分析玉符河的现状防洪能力,并对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魏宏庆  潘竟虎 《人民长江》2006,37(11):61-62
两当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甘肃省两当县北部,秦岭山脉西段的南坡断层下陷盆地边缘,通过对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分析了在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修复的优势,提出了自然力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建设模式,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修复模式实施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以期为陇南山地及长江上游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回灌对济南泉水系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符河人工回灌试验确定了河道渗漏水能力、渗漏水区域、地下水影响程度与范围,验证了济南泉域水文地质模型。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近期回灌方案为利用卧虎山水库进行放水补源,年补水量为4000万m^3;远期方案结合引黄、南水北调客水补源,补水量可达7000万m^3。同时,试验也证明了玉符河人工回灌对济南泉水系统修复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水文分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综合分析生态分区、水文分区、综合自然分区与水资源分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生态水文分区的概念.根据我国不同流域或区域的生态水文特征,提出了生态水文分区的原则,建立了生态水文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水资源三级区为单元,采用定性与定量的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国划分为3个生态水文大区、36个生态水文区,并提出了各生态水文一级区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准则,旨在为合理确定不同流域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河道外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流生态目标决定河流管理与保护水平.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生态目标难以确定并量化成可以实际调控的变量。由于水流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导变量,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或指标体系,对与生态有关的水文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量化河流生态水文目标,可以作为实施河流管理的可调控变量,指导河流的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采用这一思想.对受三峡工程影响的长江中游进行了河流生态水文目标的探索,提出了四大家鱼的生态水文目标.并进行量化分析,为三峡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阿什河水质污染极其严重的现状,通过对阿什河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阿什河的总体定位、阿什河生态保护和修复对策,进而对哈尔滨市阿什河综合整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水利枢纽工程作用于环境与生态最集中的外部效应为干扰水文与生态过程。简要介绍了云南省香格里拉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和所在的金沙江一级支流硕多岗河流域概况,基于工程对硕多岗河的水文与生态过程的干扰机理,预测了工程对坝址上下游的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影响,为针对性地开发本工程合适的生态与环境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结论对高海拔典型生态敏感区域的水利水电环评的水文与生态影响预测理论与技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修复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措施,根据修复重点可分为近自然生态工法、水文模式修复法、河流分类法3类。河流修复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包括系统条件和河流水文、结构、物质以及物种3个层面,修复的重点是创建多样性河流形态和改善河流水文条件,本文给出了河流形态多样性修复的主要内容和修复的概念性框架。考虑自然河流径流过程和河道生态保护目标,给出了河道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最小生态补水量、适宜生态补水量以及平滩补水量的计算方法,以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关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缺乏对经济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在分析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和相关经济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产生的影响,并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着手构建了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以河南省贾鲁河郑州段和周口段为例开展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本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态修复的国际经验及对长江大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长江大保护,针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修复的需求,梳理了美国杜瓦米什河、欧洲莱茵河和德国德莱萨姆河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重视立法和标准化建设,严格制度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全民参与等;分析了长江大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完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不足,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修复工作难点较多且科研能力薄弱,社会力量参与长江生态修复的主体意识不强;提出了长江流域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创新技术、立体宣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以及生物物种等方面的修复。文中通过分析现有城市河流生态破坏现状及其成因,在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上,结合湖南张家界索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分析说明河流生态修复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东汶河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为例,结合城市河道治理对该地区的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设计,采用雨污分流、河底清淤,软质河底、地形泡、滚水堰以及河心岛的构建方法,达到了控制水位、控制流速、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目的,改善了湿地水质较差的问题,完善了湿地生物系统,丰富了食物链层级,解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问题。可为类似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流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迅速,近年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但从宏观战略方面,仍然缺乏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专项顶层设计来指导具体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顶层设计思路,包括生态现状评价与胁迫因子识别、生态修复基点和修复目标确定、生态修复规划制定、生态修复措施实施、修复后适宜性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关键技术流程,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其中的技术要点和实施建议。该成果可为今后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修复工程实践以及修复后管理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源性水库入库河道包括单一河道型、河道水塘串联型、河道-湿地串联型、混合型四种类型,针对入库河道的特点,提出了入库河道生态建设的原则与要求,分别从纵向与横向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模式,以保证水源性水库的供水安全和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以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背景对河道生态化整治进行研究。对新洲河防洪工程、水质、河道景观等基本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以生态治理为指导思想的河道综合治理思路,并具体介绍了防洪、护岸改造、污染治理、再生水回用、景观绿化综合治理措施。对新洲河河道进行生态化综合治理,使新洲河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既满足了防洪的要求又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河道硬质河道生态功能和景观娱乐功能差,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是研究和工程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壤生物工程河流近自然治理方法在欧洲采用较多,该文以维也纳丽森河欧盟生态恢复工程为案例对此思想和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该工程生态恢复的目的和工程设计原则,并对其具体采取的土壤生物工程生态治理措施作了总结,其生态恢复工程的经验将对我国正在探索及实施中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水生态问题是一个历史性、持续性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国家保护力度的提升和众多修复保护措施的实施,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修复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依据长江流域水生态问题的区域差异性特点,将长江划分为长江上游、中下游及河口3个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特有的水生态问题及其修复保护措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水生态问题总体概况为:生物栖息地退化、鱼类资源减少、江湖阻隔,以及流域内水污染和底泥污染。针对这些水生态问题的修复保护措施,在全流域视角下,大多以人工修复为主,并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形成人工修复促进自然修复的运行模式。最后,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与归纳,以期为更好地修复和保护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出谋划策,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的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南宁市邕江河段为例,采用湿周法、生态流速-临界水深法和综合法计算生态流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Tennant法核实得综合法计算结果最优,由此确定广西南宁市邕江河段生态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市邕江河段生态流量为20.54~77.56 m3/s,比扣除供水和内河补水后剩余的流量小,满足邕江的生态流量;研究河段的生态流量占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10%以上,表明该河段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同类河段生态流量的推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