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袖带法与止血带法对静脉穿刺效果影响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受试前臂施加不同外加压力下的手背浅静脉充盈、穿刺情况,以利改进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50例受试学生和100例受试患实施袖带法和止血带法,比较其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和静脉穿刺效果。结果:袖带法(前臂施加平均动脉压)手背浅静脉血管充盈好,明显充盈达76.7%;袖带法手背浅静脉血管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0%,明显高于止血带法。结论:护士作静脉穿刺应考虑止血带的松紧程度,必要时可采用袖带法。  相似文献   

2.
章红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1):759-760
目的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434例次住院手术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434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为98.5%。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套管针离心穿刺浅静脉留置在老年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套管针离心方向穿刺浅静脉留置在老年科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选择血管为左、右腕部头静脉,观察组采用离心穿刺留置法,对照组采用向心穿刺留置法,数据分析用SPSS软件包进行1:1配对资料分析。结果: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数、静脉炎发生数、平均最大输液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置管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长。结论套管针离心方向穿刺浅静脉留置可达到套管针向心方向穿剌浅静脉留置的同样效果。且可以充分利用向心穿刺不宜选用的血管进行浅静脉留置。  相似文献   

4.
(l)做好穿刺准备工作:检查一次性输液管是否漏气,使病儿避免不必要的疼痛。 (2)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是重要环节,如果选择部位和固定不妥当易刺破静脉,一般采用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穿刺,必要时取特殊解剖部位的血管. (3)选择静脉时,首先应与动脉鉴别,避免不必要的疼痛。静脉外观呈微蓝色,无搏动,管壁薄,易被压瘪,较易固定不易滑动;而动脉外观呈正常肤色或浅红色,有搏动,管壁厚,血管易滑动。 (4)选好静脉后,再剃去局部头发,由助手固定病儿肢体及头部,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待干,用右手持头皮针,…  相似文献   

5.
1静脉的选择与保护穿刺前要根据病情、输液量、液体性质、病人年龄及合作情况选择进针部位.婴儿多用头皮浅静脉,易于固定;成人一般选用手背静脉,前臂头静脉或肘部正中静脉;如需要较长时间输液时,应先自远心端末梢静脉开始,计划使用;若急需大量补液或输入液体刺激性较强时,应选较大的静脉如肘静脉,但要注意维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以免病人疲劳。2根据静脉性质进行穿刺滑动硬化的静脉的特点:皮下脂肪少,末梢血管纤维化,静脉质地硬且脆,弹性差.易滑动,不易固定,多见于消瘦、年老、体弱及动脉硬化者。穿刺法;穿刺时扎止血诺要距…  相似文献   

6.
小地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法,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体会。l小儿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解剖角度来说,小地头皮浅静脉、手足浅表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但因年龄、疾病和治疗目的不同,对穿刺部位的选择各不同。新生儿~3岁的小儿直选用头皮静脉;3岁以上至12岁小儿直选四肢静脉;慢性疾病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时宜选用时静脉或大隐静脉;一般性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端静脉;静脉推注钙剂、SO%葡萄糖、20%甘露醇以及滴注升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提高新生儿头皮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在进行新生儿头皮浅静脉穿刺前应做好各项准备,根据新生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头皮浅静脉,同时提出了新生儿头皮浅静脉穿刺的改进方法—排除穿刺法。结果与结论在为新生儿进行头皮浅静脉穿刺时采用排除穿刺法,穿刺成功率高,在穿刺成功后做好固定,并保护好穿刺部位及静脉,能够确保长期输液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苏云鹤 《吉林医学》2009,30(2):128-129
目的:通过对临床工作中小儿头皮穿刺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患儿123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0~28d,21例),婴儿组(0—1岁,37例),幼儿组(1~3岁,41例),儿童组(〉3岁,24例),对此4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不同年龄段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额静脉选择数量较多,成功率较高,但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的选择和成功率都相应的提高。结论:在熟练掌握穿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王娟 《吉林医学》2012,(35):7799-7800
目的: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提高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938例手术患者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938例,平均穿刺成功率97.8%。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护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维护、如何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等几方面因素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使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儿科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及家属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试验组给予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即穿刺前热敷浅静脉15~30min,手臂下垂扎止血带,穿刺时不握拳。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大大提高了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结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浅静脉充盈,更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静脉输液头皮针应用于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采集血标本的肥胖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股静脉采血,试验组应用改良头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以一次性穿刺并抽足血标本量为成功,并做记录。结果:试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良静脉输液头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既提高了化验准确性,又为患儿减少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黄玉玲 《华夏医学》2014,27(2):168-17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静脉输液排气、血管选择、穿刺、静脉穿破后的补救、进针后固定、拔针、拔针后按压等方法的改良,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离心方向进针提高儿童采血成功率。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7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采用离心采血法,对照组112例采用静脉常规穿刺采血法,采血部位为大隐静脉,观察两组采血方法采取2 mL、4 mL、6 mL血量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溶血、凝血、血小板破坏情况。结果①两组采血时间2 mL(13.3±0.5,8.2±0.2)、4 mL(14.4±0.5,8.7±0.2)、6 mL(18.5±0.2,8.9±0.3),对照组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109/115),88.4%(99/112)](P<0.01),观察组溶血[0(0/115),4.5%(5/112)]、凝血[0(0/115),3.6%(4/112)]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破坏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115),5.4%(6/112)](P>0.05)。结论儿童大隐静脉离心采血法,能够缩短采血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溶血凝血、血小板破坏等并发症,有效提高儿童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无痛内镜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中的指导效果,明确此应用对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80例无痛内镜检查患者(BMI27 kg/m~2)随机分为触摸组和超声组。触摸组采用传统的视觉加触摸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仪先查看浅静脉位置、走行及周围组织情况,然后采用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方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三次未成功)、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确定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超声技术在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指导作用及对患者检查治疗的影响。结果 (1)超声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2.5%,触摸组为43.5%,超声组高于触摸组(P0.01)。(2)超声组穿刺置管时间为(12.175±5.217)s,触摸组为(24.8±21.472)s,超声组短于触摸组(P0.01)。(3)超声组血肿和药物外渗发生率分别为2.5%和0%,触摸组均为1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触摸组(P0.01)。结论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对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我院门诊输液室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158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穿刺一次成功1076例,占总病例数的68.0%,2次穿刺成功的382例,占24.1%,穿刺2次以上的125例,占7.9%。共穿刺失败561例次,原因中408例次为患儿及家属因素,337例次为护士自身因素,75例次为环境因素。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除客观因素外,护士自身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良好的沟通与治疗环境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利用改良的股静脉血样采集法和传统血样采集方法分别对208例需血样标本的新生儿进行股静脉血样采集,并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54.9%)(P〈0.01)。结论:经过对传统血样采集法的改良,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行婴幼儿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拟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76例,随机分为单纯解剖标志定位组(A组)和超声实时引导定位组(B组),各38例。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失败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总穿刺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多于B组(P<0.01),A组误穿颈动脉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可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误穿颈动脉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两种静脉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禁忌证、一次置管成功率、完成穿刺所需时间、输液效果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5.0%、57.0%)、完成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6±10)、(36±1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穿刺禁忌证占1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无穿刺禁忌证,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穿刺禁忌证和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对照组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无穿刺禁忌证限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条适用范围广、安全的输液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能较迅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为快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林建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7-8,封3
目的为手背浅静脉穿刺时减少损伤皮神经,减轻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根据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及两者间位置关系的解剖学原理,明确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时尽量减少患者痛苦的最佳穿刺部位。结果手腕背侧和手背中部的三角形区域为手背浅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的相对“安全区”,掌背静脉外侧区域和拇指桡侧指背静脉桡侧作为穿刺时相对“危险区”。结论熟悉手背皮神经和浅静脉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