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杀虫剂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许昌、洛阳、开封、焦作及濮阳等5个市,在城区不同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采用浸渍法和成蚊接触桶法测定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 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20.00~199.22,其中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成都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幼虫浸渍法测定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倍数。结果成都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双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30.00,26.00,17.83,14.25,13.43。结论成都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在媒介伊蚊的防治中应以综合治理为主,加强环境治理,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科学选择杀虫剂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集不同生境(城区、城郊、农村)白纹伊蚊成蚊在实验室进行饲养繁殖,对繁殖的Ⅳ龄初幼虫采用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淮安市三种环境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双硫磷、乙酰甲胺磷、仲丁威、胺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城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农村白纹伊蚊对吡虫啉产生低度抗性;其余均为敏感。结论淮安市白纹伊蚊对多种杀虫剂均产生低度抗性,应注重其抗药性发展,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大规模使用卫生杀虫剂的种类和剂量,掌握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探索导致抗性谱产生地域差异的原因.[方法]收集普陀区除害站和部分害虫防治(PCO)公司年药物用量.使用幼虫浸渍法,测定5种杀虫剂半数致死浓度(LC50),选择WHO推荐的接触筒法,使用诊断剂量测定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高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初步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对坪山新区白纹伊蚊进行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 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残杀威的抗药性指数为1.45,属敏感;对DDVP(敌敌畏)、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14、2.27和4.17,属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2.84和21.91,属高抗性。结论 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控制登革热媒介时需要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控制登革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种常用杀虫剂,采用幼虫浸渍法对广州城区(越秀、天河、海珠)白纹伊蚊幼虫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越秀、天河区白纹伊蚊仅对敌敌畏抗药性指数〉2,属于低抗性;对其他〈2,均敏感;海珠区白纹伊蚊对倍硫磷、氯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指数〉2,有低抗性;广州城区白纹伊蚊均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敏感。结论在登革热媒介防治中,杀虫剂的选择应考虑各区抗药性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使用,方能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阳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蚊虫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8-9月采集贵阳市8个区(县)的野外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后,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致倦库蚊幼虫对DDVP、双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5.07~10.79、8.16~10.20、13.92~27.22和100.00~226.32倍;白纹伊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依次分别为7.61~25.69、4.76~28.57、6.42~76.19和14.75~59.02倍。结论贵阳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较高。建议今后灭蚊应减少或避免长期、单一、大量使用此类杀虫剂,同时需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并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状况,为卫生杀虫剂使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成蚊接触筒法分别对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 白纹伊蚊幼虫对吡丙醚、双硫磷、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i)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20、0.625、0.170,属于敏感;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门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等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指导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白纹伊蚊控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门市6个街道办事处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3代,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进行检测。结果各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抗性倍数均3,属敏感;残杀威除堤东街道抗性倍数为3.88倍,属低度抗性外,其他属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除白沙街道对氯菊酯属敏感外,其余各监测点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5种杀虫剂的抗性有统计学差异(χ~2=73.43,P0.05),6个街道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有统计学差异(χ~2=40.44,P0.05)。结论大部分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抗药性监测,及时了解抗性发展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策略,减少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生,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上海地区白纹伊蚊对常见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检测白纹伊蚊幼虫抗药性。结果上海地区白纹伊蚊对菊酯类药剂抗性较高,尤其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其抗性范围分别为7~85倍和10~121倍,其中宝山地区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抗性倍数达到85倍,徐汇地区溴氰菊酯抗性最高,抗性倍数达到121倍;除部分区白纹伊蚊对双硫磷和残杀威仍呈现敏感外,其他区均呈现低抗到中抗水平。结论应加强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监测,禁止使用高抗水平的杀虫剂,慎用中低抗水平的杀虫剂,合理轮用或混用杀虫剂,以此减缓抗药性递增进程,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6—2017年江门市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抗性变化趋势,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控制登革热等伊蚊传染疾病在江门地区的暴发流行。方法在江门市6个街道的居民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3代,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进行检测。结果所有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均小于3,为敏感水平;有2个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达到了3.39~4.00倍,为低抗水平,其余属敏感水平;有4个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达到4.57~6.48倍,为低抗水平,其余属敏感水平;有1个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的抗性达到3.98倍,为低抗水平,其余属敏感水平;所有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的抗性达到3.14~5.27倍,均属低抗水平。比较2016年和2017年监测的数据,江门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无统计学差异;2017年对双硫磷的抗药性相较于2016年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江门市白纹伊蚊幼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大多数处于低抗或敏感水平,应进一步加强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监测,及时了解抗性发生的程度,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慈溪市逍林地区自然村孳生环境白纹伊蚊幼虫的抗药性测定,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倍数。结果发生登革热疫情的村庄,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以及残杀威等5类常用药剂对白纹伊蚊幼虫的LC_(50)分别为0.059 3~0.102 8、0.436 1~0.618 0、0.035 2~0.141 3、0.031 9~0.062 0和0.025 1~0.047 9,白纹伊蚊幼虫对杀虫剂相应抗性倍数分别为4.36~7.02、2.03~41.03、3.08~6.08、1.47~3.32和1.54~2.94。未发生登革热疫情的村庄,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以及残杀威等5类常用药剂对白纹伊蚊幼虫的LC_(50)为0.075 6~0.084 3、0.029 8~0.112 6、0.091 2~0.135 8、0.073 5~0.131 5和0.076 3~0.143 1,白纹伊蚊幼虫对杀虫剂相应抗性倍数分别为2.07~2.68、2.03~3.59、2.07~2.49、1.82~2.16和1.96~2.54。结论根据测定抗药性情况合理选择相应杀虫剂,以提高防治效果,并能减缓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舟山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于2017年6—7月在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临城新区、岱山县和嵊泗县采集白纹伊蚊幼虫繁殖培育至子一代,幼虫采用浸渍法,成蚊采用接触筒法测定对常见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均未产生抗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0×10~(-6)、4.39×10~(-6)、5.50×10~(-7)、4.36×10~(-5)和4.12×10~(-6)g/L;对比敏感品系,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最高,为3.27。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4种杀虫剂均敏感,对马拉硫磷有可疑抗性。结论舟山市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倍数最高,成蚊对马拉硫磷产生抗性,应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7年济宁市某县登革热疫情后,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幼虫测定采用浸液法,成蚊测定采用接触筒法。采集的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繁殖1代后,取三龄末四龄初幼虫以及羽化3~5 d未吸血雌蚊作为测试蚊虫,分别测定幼虫及成蚊的抗药性水平并判断抗药性程度。【结果】2018年济宁市某县主要使用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cis-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和辛硫磷等有机磷类杀虫剂。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4种常见杀虫剂的LC_(50)值分别为0.006、0.021、0.209、0.016 mg/L,抗药性倍数分别为3.75、52.50、104.50和17.78倍;另外,对双硫磷低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中抗,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高抗。成蚊对氯菊酯敏感,击倒率为97.62%,死亡率为100%;对残杀威和马拉硫磷可能抗药性,击倒率分别为97.06%和91.89%,死亡率分别是97.06%和93.24%;对溴氰菊酯、cis-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为抗药性,击倒率分别是88.00%、95.31%、91.04%、97.10%,死亡率均小于80.00%。【结论】济宁市某县白纹伊蚊幼虫、成蚊对常用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定期监测白纹伊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广州口岸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结果新沙口岸、芳村口岸、滘新口岸的白纹伊蚊对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ES-生物烯丙菊酯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芳村口岸的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表现出中度抗性,新沙口岸白纹伊蚊对残杀威表现为敏感,其余均表现为低度抗性。结论国境口岸应加强对重要媒介生物及其抗药性的监测,以便有效地使用药剂防控口岸医学媒介生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结果白纹伊蚊对氯菊酯产生高度抗药性,抗性倍数为131.33;对溴氰菊酯、残杀威产生中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是35.00、13.06;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度抗药性,抗性倍数为10.46。结论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对4种常见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在日常白纹伊蚊密度控制中要科学合理用药,同时辅以环境治理,控制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与抗性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调查广东省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以提出预防蚊虫产生抗药性的相应对策。方法 在广东省5座城市(分别位于东、南、西、北、中位置)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进行测定。结果 广东省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系数分别为3.10~4.20和2.23~2.91,均呈低抗药性;对马拉硫磷抗药性系数为1.05~1.91,属敏感;部分城市白纹伊蚊对其他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药性。结论 应加强对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用药指导。方法从福州市城区和农村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用WHO推荐的生物药浸测试法测定抗药性指数。结果白纹伊蚊在城区对溴氰菊酯抗药性指数为2.13,农村对残杀威抗药性指数为2.27,已产生抗药性。而城区对残杀威和DDT、农村对溴氰菊酯和DDT均为敏感。结论福州地区白纹伊蚊对部分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城区与农村抗药性存在差异,应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019—2020年湖州市城区的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比较白纹伊蚊抗性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和2020年在湖州市城区不同方位居民区采集幼蚊,饲养至成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法进行5种杀虫剂抗药性测定.将诊断药纸杀虫剂剂量分为低含量和高含量,比较自然种群对常用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内江市白纹伊蚊种群幼虫及成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内江市白纹伊蚊抗性治理提供相应对策。方法在内江市建城区范围内(东西南北中)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刘维德推荐的生物测试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抗性水平,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成虫的抗性水平。幼虫抗药性监测结果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敏感品系(S-lab)为参照。结果内江市白纹伊蚊种群幼虫对溴氰菊酯为高度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为中等抗性,对双硫磷为低抗性,对敌敌畏敏感。成虫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为中抗,对敌敌畏和双硫磷为敏感。结论加强对内江市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