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某市22个自建供水设施的出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同时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评分制法”设计了水质安全因子公式,对水质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供水设施的出水水质为“安全”级别,占调查总数的40.9%;5个供水设施的出水水质为“不安全”,占22.7%;8个供水设施的出水水质为“极不安全”,约占36.4%;自建供水设施的主要不安全水质指标有感官指标、细菌总数、铁、锰等,超标率均在50%以上,对于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供水设施,有69%的自建供水设施出水存在亚氯酸盐浓度超标的现象。因此,城市自建供水设施亟需加强监控和管理,以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营区低浓度生活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设计、建设了一套以潜流人工湿地为主工艺的组合污水处理系统,对试运行期间各构筑物的进、出水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组合污水处理系统对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66.8%和55.2%,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可回用作景观环境用水。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人们用水安全并提升用水质量,本文通过介绍常见的给水管材材料以及水管材的要求,分析了管道管材对供水水质的影响,提出了管道防腐措施,研究表明:(1)给水管道管材对水质的影响主要包含无机物、有机物、生长环境及管道涂层等;(2)提高出水水质和稳定性、老旧供水管道修复技术、使用防腐涂料以及电化学保护法,能够有效地进行水质防腐。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结合水质特点,采用UASB、SBR、连续微滤(CMF)和反渗透(RO)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并回用。采用的卷式反渗透膜组件能有效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出水水质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端面自锁连接卷式反渗透膜组件在严重污染的进水水质条件下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清洗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5.
《城镇供水》2015,(6):15-21
1.总则
  1.1目的和意义
  为配合《广东省城市供水管理规定(1995)》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2007)》的贯彻实施,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江门市市区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证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用户的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特制订本技术导则。  相似文献   

6.
孙明泉  孙志民  刘强 《供水技术》2012,6(1):13-15,23
采用净水供水一体化设备对珠海市唐家水厂水库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一体化净水供水设备对浊度、藻类、有机物和细菌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期间浊度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和46%,藻类去除率大于99%,细菌的截留率达到100%,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地埋式生化处理系统与复合湿地——塘系统的组合工艺,结合生态及景现园林建设进行了小城镇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设计,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小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进水负荷的变化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小,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程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了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从水厂泵站到用户水龙头的供水过程中,自来水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管道和大量的供水附属设施,水质很容易受到污染。为了保障用户水龙头出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应加强管网、阀门、二次供水设施等环节的管理。本文介绍了国内供水行业在控制供水水质污染方面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9.
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黄河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在冬季、经长距离调用的黄河原水水质具有低温、低浊、微污染的特点,采用常规工艺处理时出水CODMn很难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为此开展了强化常规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臭氧预氧化或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高效絮凝刺HPAC强化混凝气浮、改性滤料强化过滤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常规工艺的出水水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了10%以上,出水CODMn〈3mg/L。臭氧(或PPC)预氧化、HPAC混凝气浮、改性滤料过滤是改善常规工艺出水水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扬州第一水厂提标扩建改造工程已竣工投产,自运行以来,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原水水质呈周期性变化。夏天原水水质变差,应对高藻原水和淮河泄洪这些季节性微污染原水时,采用了强化常规水处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冬天低温低浊、沉淀池出水浊度偏高时,采用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和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应对不同的原水水质,采用了不同的组合工艺,保障了供水安全,使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老旧水厂因场地限制,通过改造现状工艺池组提升水质存在困难。因此,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增加应急投加系统,对提高老旧水厂出水水质以及应对突发性污染有重要作用。某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水源水为沧江河支流,原水水质为地表Ⅲ类水标准,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存在突发性水质污染的情况,短时会达到Ⅴ类水质指标,常规工艺难以处理。通过将虹吸滤池改造成炭砂滤池,并增加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应急投加系统来应对微污染及进行应急处理,能有效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改造后出厂水TOC下降48.28%,耗氧量下降18.49%,三氯乙醛下降81.41%,应急处理NH3-N能力提高56.79%。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某海淡水调引工程设计规模为6×104 m3/d。为保障输送管网及用户的水质安全,本工程将海水淡化水先进行矿化处理,再引入常规工艺水厂进行掺混后进入市政管网,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本工程在充分利用现状海水淡化水的水质条件和现有的工程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新建海水淡化水矿化站1座,矿化工艺采用“二氧化碳+矿化滤池”工艺,矿化滤池采用上向流池型。另外,本工程还对现状供水系统进行改造以引入海水淡化水,平衡了供水缺口,改善了供水品质,保障了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微污染源水中的污染物以有机物和氨氮为主,采用传统工艺处理时其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将沸石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与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后用于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在0.5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0%;对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在2 mg/L左右,去除率约为60%,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主要由沸石生物滤池完成,而沸石生物滤池、混凝沉淀及超滤均能去除CODMn,贡献率分别为49.6%、30.9%、19.5%。  相似文献   

14.
陶瓷膜超滤/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冷轧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陶瓷膜超滤/生物接触氧化/核壳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冷轧含油废水,出水水质可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废水、废油、废渣全部实现资源化回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悬浮填料床/地下渗滤系统深度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悬浮填料浮动床/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抗冲击、管理操作简便的新型联合工艺。介绍了采用此工艺的沈阳师范大学新校教学区生活污水示范工程(800^3/d)的设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对运行及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优于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6.
目前福州市区各自来水厂采用的为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为了消除水源水质对供水水质造成的突变性、无法预测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在福州东南区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应用情况,并反映出其对提高水厂运行稳定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初期雨水及合流制溢流水质和水量波动大而引起的调蓄工程处理能力不足、运行能耗高及难以有效收集高负荷合流制溢流污水等问题,通过对不同时期进入调蓄工程的合流制溢流水质和水量特征的分析,结合调蓄工程处理工艺的沿程水质分析,考察了"微砂高效沉淀池+接触氧化池+D型滤池"工艺对合流制溢流的实际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初期雨水及合流制溢流均呈水质和水量波动大、高氨氮、低COD的特征,氨氮是调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标的关键指标;同时,生化处理单元进水COD浓度低的特征不利于接触氧化池的生物挂膜,降低了工艺的实际处理能力。因此建议:(1)在接触氧化池后设置混凝加药装置,以保证出水SS和TP达标排放;(2)接触氧化池采用多点进水方式,并预留碳源投加装置;(3)增加精确曝气控制系统,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8.
将冷轧过程产生的含油废水、脱脂平整废水、酸碱废水、生活污水、循环水排污水分流处理后收集,采用电催化氧化/MBR/反渗透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处理水量为50 m3/h。工程实践表明,在实施有效预处理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优于《钢铁工业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工业新水水质指标,废水处理成本为3.47元/m3,出水全部回用到循环水系统中,可节约工业新水消耗量为17×104 m3/a。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炭高密度沉淀池/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其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并对膜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高达99.9%,出水浊度在0.01 NTU左右;对DOC、UV(254)、TP、氨氮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02%、49.82%、60.44%、23.34%和10.90%;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的腐殖质和蛋白质类有机物;通过LC-MS/MS检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发现,组合工艺可以使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含量下降66%以上;同时含炭高密度沉淀池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膜污染,使跨膜压差增长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20.
稳定塘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ST/稳定塘组合工艺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的功能提升。分析了该组合工艺在冬、夏两季最大处理水量时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稳定塘系统可有效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氮、磷和悬浮物,冬季(HRT=6.4 d)对TN、氨氮、TP、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40%、70%、55%、50%、70%,夏季(HRT=5.4 d)对上述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56%、97%、76%、55%、68%,处理效果优于冬季。两种工况下稳定塘系统的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可有效降低受纳水体的营养负荷。第一和第二单元去除了原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其净化机理以微生物分解和物理化学作用为主,二者对去除污染物的总贡献率>70%;第三单元进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已经很低,主要作为系统出水水质的屏障。因此,CAST/稳定塘组合工艺用于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