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下水接触氧化除铁影响因素与速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深入探讨了溶解氧、滤速和pH对滤池接触氧化除铁效果的影响 ,分析、比较了在不同pH条件下沿滤层深度接触氧化除铁的速率 ,求出在 pH为 6 6 5 ,滤速为 8m/h ,DO为 6 5mg/L时 ,试验滤层接触氧化除铁活性系数 β。  相似文献   

2.
西德Delmenhorst市Annenheide水厂地下水源中有大量的铁细菌,用生物法除铁除锰。该水源地下水缓冲强度小,无氧,含铁量3.75~9毫克/升Fe(Ⅱ),锰≤0.2毫克/升,游离二氧化碳≤50毫克/升,碳酸盐硬度约为3度(德国度),用高锰酸钾法求得的有机物量为13~15毫克/升,氨氮≤0.3毫克/升,并有硫化氢。此水经曝气(有些原水要加氯)和二级压力(密闭)过滤后能很好地除铁除锰,一级双层滤料滤池除铁,二级滤池除锰。在上述含铁量的滤速约为10米/时。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除铁除锰机理的革新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作者认为:在去除机理上,主要是活性滤膜内铁锰细菌所起的生物吸附氧化作用,而不是MnO_2的催化作用;单纯的曝气接触氧化工艺只能除铁,不能除锰.而生物接触滤池可同时去除铁锰.对铁、锰共存的水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锰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均质滤料滤池过滤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滤料层去除浊质的沉淀作用和接触聚捕作用,比较了单层均质滤料滤床与单层级配滤料滤床、双层均质滤料滤床与双层级配滤料滤床、双层均质滤料滤床与单层均质滤料滤床的杂质穿入深度和除浊效率,认为均质滤料滤床的除浊效率优于级配滤料滤床,双层均质滤料滤床的除浊效率优于单层均质滤料滤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多存在铁、锰元素超标问题,从技术方法、滤料组成、工艺流程、使用寿命、操作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农村饮用水除铁、除锰技术原理。结合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除铁、除锰应用情况,就生物板结除铁、除锰技术,氧化除铁、除锰技术,以及二次曝气除铁、除锰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接触过滤、生物过滤、离子交换、曝气氧化以及膜技术的技术特点以及净水后水质指标。选取典型农村饮水工程,分析我省目前应用较多的维康净水设备、DLK净水设备处理后水质指标,总结除铁、除锰技术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除铁、除锰设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倒锤型上向流直接过滤滤池简称KO-1型上向流直接过滤滤池,有如下优点。1.池体呈倒锤型,滤料的粒径是下大上小,因此,当原水一进入池底层时,滤速为最大,当水流上移时,滤速逐渐减少,达最大许可值。池底部速料的粒径比等截面上向流直接过滤滤池底部的滤料粒径大,这样可提高整个滤层的截污能力。而上部滤料的粒径,倒锤型上向流直接过滤滤池比等截面上向流直接过滤滤池小,原水中的细小污物,即使穿过底部粗滤料层,也可被上层细滤料除去,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目前常用的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工艺中铁离子存在时锰离子难去除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Fenton接触氧化法强化石英砂-锰砂滤料的除铁除锰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Fenton试剂+锰砂+石英砂工艺除铁锰的效果很好,影响因素的最佳值如下:加入H2O2形成Fenton试剂后可以强化石英砂-锰砂工艺除铁除锰的效果,当H2O2投加量为0.15 mg/L、滤速为8 m/h、pH为7时,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2%,当H2O2投加量为0.17mg/L、滤速为8 m/h、pH为7时,锰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8.
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洁  刘志雄  李碧清 《给水排水》2003,29(11):26-28
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指导下设计建造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厂 ,是我国第一座成规模的典型的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水厂。它的工艺特点体现在跌水弱曝气 ,在同一生物滤层中除铁除锰及培养期、稳定期的反冲洗机制。生物滤层培养成熟后 ,滤池铁锰去除效率达 99%以上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 ,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烟煤均质滤层过滤技术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无烟煤均质滤层过滤技术试验研究内容和结果,简略阐述了滤速与产水量的关系、滤料粒度对过滤效能的影响、L/d值的重要性以及为保证滤层均质状态的气水反冲洗过程,还介绍了北京市第九水厂二期无烟煤均质滤层滤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生产运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天然锰砂接触氧化除铁技术,提出了活性滤膜的催化作用,之后又出现了人工接触滤料——锈砂与黑砂。但国内对接触氧化除铁、除锰的反应方程式、触媒的化学构造、自触媒催化机理、除铁与除锰工艺技术异同点等重要理论缺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日本高井雄氏、中西弘氏关于上述几个问题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一些单位的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以供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市场     
新型双均滤池过滤技术通过鉴定由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柳州市自来水公司、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联合进行的“新型双层均匀滤料滤池过滤技术”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8月19日在广西柳州市通过由广西建委组织的鉴定。“新型双层均匀滤料滤池过滤技术”是在1982年“新型均匀-非均匀双层滤料滤池过滤技术”的基础上,将下层非均匀滤料改为均匀滤料,使滤床结构更接近反  相似文献   

12.
二、多层滤料的应用 (一)多层滤料的优越性根据上述过滤过程的基本机理和微凝絮法过滤概念,过滤技术改革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近20年左右,国内外也相继地提出和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滤池,如接触澄清滤池、上向流过滤池、双向滤池、双层滤池等等,其中特别是双层滤料滤池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本文所提出的多层滤料滤池,是在双层滤料滤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3.
无烟煤单层滤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不同条件下无烟煤单层滤料除铁、除锰、除浊的试验和生产实践 ,并与锰砂除铁、除锰 ,无烟煤 石英砂双层滤料处理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烟煤单层滤料的除铁、除锰、除浊效果均较好 ,且其含污能力强 ,密度较小 ,可节省反冲洗水量及电能  相似文献   

14.
正1 问题的提出天然水中锰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较高,在天然地下水的条件下(pH 6~8)二价锰难以被水中溶解氧氧化去除,成为水处理的一个难题。1958年在哈尔滨平房区新建成一水厂,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水厂开始只能除铁不能除锰,但一年后除锰效果却极好,滤池中石英砂变黑,砂表面覆盖了一层锰质滤膜,能对水中溶解氧氧化二价锰起催化作用。从而发现了锰质活性滤膜的自动催化氧化现象。据研究,锰质活性滤膜是以锰为主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特殊化合物。该水厂也是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除铁除锰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铁细菌的生物除锰作用 ,提出了“简单曝气 一级生物过滤”的地下水生物处理工艺 ,实现了高含量铁锰同时去除的效果 ,促进了滤层稳固除锰能力的形成 ;同时 ,对提出的生物工艺的运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地下水除铁除锰生物工艺具有经济、高效的曝气、过滤单元。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通过中试对均质粗砂滤料微絮凝过滤工艺作了探讨,结果如下: 1.滤前絮凝对滤池工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混凝剂投加量的不等而不同。可以用控制参数G值、GT值联合描述这种影响; 2.藻类对滤池工况的影响甚大。大部分藻类被集中去除在滤料表层10cm以内,导致滤层水头损失急剧增加,过滤周期显著降低。滤前加氯可有效地改善滤池工况; 3.均质粗砂滤料滤池配以气水反冲洗技术较适用于直接过滤工艺。滤池对原水中藻类负荷变化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藻类浓度100,000个/mL的情况下,12m/h的滤速仍可获得高于12h的过滤周期;4.本研究对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双层滤料一级生物过滤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的潜流地下水的同池深度净化。并用研究成果改造了哈尔滨市松北区前进水厂一期净水系统。出厂水总铁小于0.2 mg/L,锰小于0.05 mg/L,氨氮小于0.2 mg/L,满足国标要求,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由此,创建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双阀滤池滤速过快,反冲洗强度不均,过滤周期短,出水水质差,部分滤池存在滤料流失等现象,将陶瓷滤砖改为滤板滤头,提高配水系统的配水均匀程度,改善滤池的反冲洗效果;更换滤料,增加滤料层的厚度,提高了滤池的过滤效果,保证了出厂水的水质达到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净水厂移动罩滤池滤板老化破损、滤料漏失严重、滤料含泥量偏高、过滤周期缩短、过滤出水浊度明显升高等问题,进行了滤池改造。介绍了整体滤板的浇筑、可调式滤头的安装、承托层和滤料的重新铺装等实施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改造完成后对滤池日常运行状况的监测和专项测试结果表明,滤池在常规工艺负荷及强制滤速状态下连续运行,滤后水水质良好,滤速、运行周期均满足技术改造要求,滤料含泥量正常,改造效果理想,有效满足了制水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进行石英砂滤料生物膜一级除铁除锰工艺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工艺参数(滤层厚度、进水流量、反冲洗操作、保养时间等)和进水水质(铁锰浓度、溶解氧含量、pH、水样来源等)对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培养成熟时间约45 d,随着除锰能力逐渐增强,除铁能力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余氯抑制滤层生物膜内铁细菌生长所致.适宜的除铁除锰工艺参数为:滤层厚度100 cm,进水pH 6.5~7,总铁<1.41 ml/L,M_n~(2+)<2.48 mg/L流量0.80 L/min,DO>3 mg/L,脉冲式反冲洗周期4 d,反冲洗强度15 m~3/(m~2·h),反冲洗时间5 min,缓冲时间1.5 h,滤池停用保养时间可达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