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组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四个核心要素融入教学设计中,让它们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同时其本身也是先进技术学科特点的重要体现方法。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定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并深刻理解其内涵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言十分关键。要想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数字化的意识来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与信息计划相关的问题,必须要以学生视角来展开问题的考量并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渗透,面对信息技术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高中信息技术强调通过开发科学现象仿真模拟、科研过程建模、自动捕获和分析数据、利用和传递科技信息和专业知识来支持其学习方式发生变化”。[1]因此,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智慧化、素养化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本文作者尝试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数字化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重点内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会社会的发展。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单探讨,希望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中信息技术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今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思维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本篇就是在此背景下来探析高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信息素养凝练细化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计算思维"的提出,更是为广大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同时也吹响了信息技术课程从技能工具型辅助学科向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转变的号角。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内容。必修模块2针对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验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教学中应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依托从整体到阶段的教学设计思路,在项目实施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与技能。本单元内容与新课标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8.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运用知识与能力解决真实问题,更关注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在思维形成中创造性地解决未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智慧学习空间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是教师精心构思、科学规划、创新设计的微项目学习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结合学科核心知识的学习内容,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支撑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创设课堂微项目学习活动,并通过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情境创建、协作研讨、作品创造、文化育人价值逐渐建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如今我们已处于科技日新月月异、社会不断变革的信息时代中,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学科一直都是一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围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学科核心素养,本课对标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数字化学习、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引导学生分析纽扣设计的步骤,并在设计纽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观察和尝试操作中分析并解决问题,找到最优方法,使计算思维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物化载体,是影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CTACK关系框架充分反映了学科核心素养统领的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观,以此探析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编写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选择"数据与计算"模块为例进行多维对比分析,以期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及教学实践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目标。本文通过趣味程序设计、PS创作、VB算法优化、Flash动画、微课资源平台建设等例子,展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提升信息意识和能力、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给出了创设真实情境、注重过程思维、巧用平台构建资源等教学策略,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研究课堂,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探究、主动实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数字化环境日趋完善,基于技术操作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在数学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发展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激发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如何有效达成上述目标,让教与学达到双赢的效果,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教与学双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其中的计算思维是最能体现当前学科核心价值的素养。同时,当下以数据抽象、自动化处理为代表的计算正改变着人们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这种转变也正是计算思维所引发的。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与结构,并以“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为例,探究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角色的新定位——知识信息的“辨别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期望能够为学生的“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对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能力发展要素、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以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并从深化学生的数字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遵守数字社会道德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实施路径。通过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让信息技术教学从知识教育转变为数字素养教育,同时试图为数字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育数字素养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信息技术课程也踏上了新的征程。新课改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新课程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公民。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互联网对于人类工作、学习乃至于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意识和学科品质,使学生具备符合当代社会进步及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变得更为重要。本文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提出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