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约60%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如动力性功能障碍、胃排空异常等。该研究目的为评价胃容积和胃排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量及餐后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引起消化不良样症状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有慢性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伴或不伴反流性食管炎)病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其中较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病及胃食管反流病,少见的有胆道系统疾病与胰腺炎。罕见的有胃、胰腺或结肠的恶性肿瘤、胃的其他浸润性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血管异常等。一些药物及多种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见表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只有在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引起消化不良以后才能做出。  相似文献   

3.
大约60%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如动力性功能障碍、胃排空异常等。该研究目的为评价胃容积和胃排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量及餐后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诉的一组临床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早饱、餐后饱胀、腹胀、恶心、呕吐等。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包括器质性疾病如胃癌、消化性溃疡、肝胆及胰腺疾病和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如经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则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机制远未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经实验室、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10月,观察了本院科研制剂--胃安冲剂治疗FD的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的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主要是以胃为主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按病因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前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也包括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本病是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观念的改变而提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功能性症状。本文采用多潘立酮加低聚木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胃肠病学》2000,5(3):141-142
临床上,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的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主要是以胃为主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消化不良是很常见的病症,各国报道的患病率在20%~49%之间,据我国广州报道,消化不良患者数占普通门诊患者数的11%,占消化门诊患者数的53%。消化不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按病因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前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  相似文献   

9.
报警症状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根据报警症状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确切作用尚不明了。目的:评价报警症状在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0月~2003年12月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者中上海本地区患者的报警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101例因消化不良等症状行胃镜检查者中,发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02例(1.4%),除1例早期胃癌外,其余均为中、晚期病例。有报警症状者108例(53.5%),其中45岁以下者的报警症状发生率为27.8%,黑便、贫血、进行性吞咽困难和持续或反复呕吐是较特异的报警症状。发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良性器质性疾病4017例(28.5%),有报警症状者1281例(31.9%)。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者9882例(70.1%),有报警症状者381例(3.9%)。在1681例因下消化道症状行结肠镜检查者中,发现结直肠恶性肿瘤83例(4、9%),均为中、晚期病例。有报警症状者68例(81.9%),便血、黑便和贫血是较特异的报警症状,无报警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均大干40岁。发现结直肠良性器质性疾病264例(15.7%),有报警症状者128例(48.5%)。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者1334例(79.4%),有报警症状者197例(14.8%)。结论:黑便、贫血、进行性吞咽困难和持续或反复呕吐报警症状有助于鉴别胃癌等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与其他良性疾病,对无报警症状的成人消化不良患者作初始处理时,建议行胃镜检查。出现症状时年龄〉40岁、便血、黑便和贫血报警症状有助于鉴别结直肠癌等下消化道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当患者出现下消化道症状同时有报警症状时应行结肠镜检查,而40岁以上无报警症状的患者在作出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前也应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障碍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根据罗马Ⅱ体系标准,FD的诊断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持续性或反复性以上腹部为中心的疼痛或不适;②经内镜等常规检查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器质性疾病;③症状与排便和(或)粪便性状改变无关:④上述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FD按临床表现分为3种亚型。①溃疡样消化不良型,以上腹部疼痛为主;②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以上腹部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