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予以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植骨于3~12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未发生Cage融合器移位或沉陷及椎弓根钉棒松动、移位、断裂、滑脱复发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复查,I度及Ⅱ度滑脱均完全复位,1例Ⅲ度滑脱复位改善明显。末次随访依据邹德威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31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7.62%。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内固定稳定可靠,复位准确,椎体间融合良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和椎体融合器(PEEK)经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GSS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6个月,临床优良率92.0%。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RF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3年,临床优良率为90.3%,腰椎滑脱复位率为93.5%,6~12个月X线片均显示椎体问骨性融合。结论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2例随访6-40个月,参照海涌等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优23例,良14例,可5例。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伴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RF-Ⅱ椎弓根系统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根据Amundsenetal评定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无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治疗腰椎滑脱症行彻底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RF-Ⅱ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腰椎滑脱症(Ⅰ~Ⅱ度)行后路椎板减压,应用HOIST、GSS、USS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腰椎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24个月,临床优良率8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上述三种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采用椎体间或后外侧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经后路减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1.3%,固定节段滑脱无复发,植骨椎间隙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棒发生。结论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固定节段短,临床效果可靠满意。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4月-2001年8月应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井后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2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复位并固定滑脱椎体,结合前路经腹膜外途径椎体间髂骨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20例.结果术后18例Ⅱ度椎体滑脱获得解剖复位,2例Ⅲ度脱位复位至Ⅰ度滑脱.经4~18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体间骨融合牢固,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结论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可提供滑脱椎体满意的复位内固定作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复位丢失率低.  相似文献   

12.
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8年3月对31例腰椎滑脱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手术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及椎体间植骨融合率。结果后路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确切,复位率为96.8%,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6.8%,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0.3%。结论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114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7±23)min,出血量(915±175)ml,术中无神经、输尿管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7.9(9~48)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95.6%,融合时间平均9.3(3.5~6.5)个月,未融合5例。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疗效评价:优73例,良29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为89.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8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9—48个月,临床优良率89.7%,腰椎滑脱复位率96.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椎体间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Ⅱ度以上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了解复位程度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6~42个月。30例患者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或基本缓解,4~6个月后骨性融合;2例患者随访6个月时未完全骨性融合,仍遗有下肢疼痛及麻木,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2例患者复位程度达80%以上。结论应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可使滑脱腰椎获得有效复位和坚强固定,提高植骨融合率,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GSS系统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e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GSS椎弓根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48个月,临床优良率88.1%,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7.
Basis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Basi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腰椎管减压Basis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4~25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X线片示29例滑脱完全复位,3例部分复位。所有患者均达骨性融合,无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根据侯树勋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 Basis椎弓根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年退行性椎体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老年退行性椎体滑脱伴腰椎管狭窄定的患者行椎管减速压、松解神经根,实施Tenor-Ⅱ内固定系统复位和固定、后路椎体间Cage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重建腰椎稳定性.方法 手术过程包括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用自体骨进行融合,部分病例使用椎间融合器.结果 术后随访12~27个月.14例椎体间Cage完全融合,28例横突间植骨者4例未融合,融合时间为4~10个月.结论 后路减压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间融合器可使植骨早期融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腰椎滑脱ugh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32例,Ⅱ度滑脱3例.28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7例采用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融合器加植骨融合术.结果:35例中,30例术后2周内神经受压症状消失,X片显示内固定器械位置良好.5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神经根刺激症状加重者4例,其中3例经治疗症状于3个月内缓解,1例症状未缓解者于术后8个月将内固定钉棒取出后症状缓解;不全瘫者1例,经二次手术探查后症状减轻.29例获得连续随访,随访时间2~3.5年,1例于术后6个月发现滑脱椎体再次轻度滑脱.1例因跌倒致椎弓根螺钉位置改变,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将椎弓根螺钉取出后症状缓解,其余27例椎体滑脱完全复位,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良好.临床疗效按照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优20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后路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报告,探讨此项技术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对1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6~38个月,平均25个月。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工作能力的恢复和X线片上植骨融合程度综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3例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随访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椎间融合满意,椎间高度、复位均未丢失,没有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疗效优10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通过腰椎后路一个切口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对前柱和后柱同时起到稳定作用,有利于滑脱的复位和维持正常的腰椎前凸,符合腰椎的生物力学要求。充分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融合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