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35足的病案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1~26个月,平均19个月。疗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5足、良17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91.4%。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坚强可靠、复位良好,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较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微创撬拨宅心钛钉固定及切开复位钛板同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探讨其适应证、优缺点.方法 收治11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应用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术后随访及X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种方法在疗效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首选空心钉治疗;粉碎性或SandersⅣ型可选用钢板固定.结论 不同类型跟骨骨折应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拓宽儿童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思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经验。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8例,为微创组;同期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为切开复位组。3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2个月,记录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Bhler角、术后足部功能评分(按照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以及创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hler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Bhler角及足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创口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切开复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创口问题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46例(5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撬拨结合钢板内固定、局部植骨治疗.结果 46例获得1~3年的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无深部骨性感染,2例出现术部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清创术结合...  相似文献   

5.
背景:手术治疗是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难题。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部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7例(32足)部分塌陷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均石膏托外固定4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48个月(平均22.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螺钉断裂。结论:有移位的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避免切口缘浅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体会。方法对30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2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8足,良9足,可3足,差0足,优良率90.00%。未出现腓肠皮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病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恢复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重建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23足),采用跟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4-25个月随访。根据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13足,良8足,中2足。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70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重建钢板及钛板,疗效评定标准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标准。结果62例(70足)术后随访3~24个月,优44足,良19足,差6足,极差1足,优良率91.4%。结论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应充分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59例Ⅱ~Ⅳ型跟骨骨折(68足)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自体骨移植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9~28个月,平均17月.按照Marland评分标准,优35足,良24足,可7足,差2足,优良率86.8%.结论 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部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7例32足部分塌陷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均石膏托外固定4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2.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螺钉断裂。结论:有移位的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避免切口缘浅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8例(7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关节面骨折,恢复Bohler角和±issane角后用钢板固定。采用AOFAS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68例均获得平均22(12—4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Bohler角由术前(6.5±11.6)°恢复至术后(27.2±6.8)°,Gissane角由术前(88.7±10.4)°恢复至术后(123.5±10.2)°。19足出现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适当的手术时机和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53例63足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33足,良20足,可7足,差3足,优良率84.1%。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前周密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解剖复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严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26例30足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对患足进行功能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足出现浅部切口感染,3足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方法,优16足,良10足,可4足,优良率86.7%.[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严重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应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跟骨外侧入路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64例(66足)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62例(64足)获得随访,时间4~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足伤口感染植入的人工骨漏出,5足出现表皮坏死,均经对症治疗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8足,良16足,可7足,差3足,优良率为84.4%.结论 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6例6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按Sander’s分型,分别对Ⅱ型20足,Ⅲ型34足,Ⅳ型12足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部分植骨治疗。结果 56例66足获平均23个月的随访,术后按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总体优良率为84.8%。结论 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解剖复位内固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3例(103足)跟骨骨折患者分别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微创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及CT影像,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03足术后总体疗效优良率为79.61%。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71足中,优9足,良47足,可13足,差2足,优良率为78.87%。外侧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32足中,优5足,良21足,可6足,优良率为81.25%。结论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较牢靠,适用于关节面较为粉碎的跟骨骨折。  相似文献   

17.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及跟骨骨折手术的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对46例52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波及跟距关节,出现跟-结节角变小、关节面移位、跟骨变宽,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加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植骨或不植骨。按Sanders分类,型32足,型20足。结果骨折复位满意,切口皮肤坏死裂开1例,窦道形成5例;30例34足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32个月,平均20.1个月,按Kerr足部评分标准,优16足,良14足,中4足。结论切开复位加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Y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4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作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25例,良32例,优良率为89.06%。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及切口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关节压缩型骨折27足。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5~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均获得满意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31足,良20足,可6足,优良率89.5%。术后早期出现切口裂开、坏死及感染共10例,占总病例数17.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共28足.结果 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9足,良10足,可6足,差3足,优良率为67.9%.结论 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跟骨骨折机制有关.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和反折,复位后通过植骨来支撑关节面骨折块及提高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