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837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用二步牵引复位法进行快牵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37例,经一次牵治疗后1周观察疗效。结果:一次牵引治疗总有效率达83.72%,其中对L4/5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者(P<0.05);未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P<0.05);中央偏一侧型突出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央型和极外侧型突出(P<0.05);而中央型突出有效率又明显高于极外侧型突出(P<0.05),极外侧型突出疗效最差;椎间盘突出<6mm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椎间盘≥6mm者(P<0.05)。结论: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但疗效与突出部位、突出性质、突出方向、突出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98年-2006年共收治的10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其诊断与治疗中的注意点。结果:运用手术打开神经根管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随访1~3年,术后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改善,均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相应节段的上位神经根,临床体检与影像学不符时应高度怀疑本症,运用CT薄层扫描结合椎间盘造影和MRI检查可以确诊,保守治疗均不佳,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根产生不可逆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1-07-2007-02期间手术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临床资料.结果 均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 a,其中优10例,良4例,3例仅留有感觉障碍.结论 对极外侧椎间盘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75mL。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远期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问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尚未见报道。本组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3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骶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2007年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腰骶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均为Ls~S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采用PLD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进行VAS疼痛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中7例术后疼痛症状立即消失,4例明显缓解,1例术后有残留感觉迟钝,随访6个月后好转,整体治疗满意度90.9%.结论:PLD治疗腰骶部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确切,症状缓解迅速,患者满意度高,优势明显.术中需注意操作要点,防止术后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7.
杜静德  郭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72-797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盘镜下关节突入路或横突间入路摘除突出的髓核。结果患者随访10个月~3a,优良率为91.3%,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椎间盘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4~2005年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结合临床将普通X线平片与CT图像对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两型突出于椎体后缘正中的中央型和偏于椎体后缘一侧的外侧型、外侧型包括超出椎间孔内口以外的远外侧型。结论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有独特优势,诊断准确率达100%,具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治疗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溶核疗法。方法:在X线监视下,3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患侧椎间孔处胶原酶注射。结果:随访6-18个月,完全无症状者28例,不能从事某些工作或娱乐受限1例,无效1例。结论:在X线监视下,进行患侧椎间孔处注射胶原酶,可有效解除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位置准确,疗效稳定可靠,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配合牵引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经临床和MRI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和颈椎牵引治疗,采用Odom分类系统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mo-49mo,治疗效果优良61例,满意13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94.8%。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配合牵引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优良率高、安全、微创、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2000—2001年共行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手术45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外侧型34例,中央型7例,脱出于椎管内者4例,均合并侧隐窝狭窄,单侧狭窄35例,双侧狭窄者10例。结果 全组患者优良率达97.8%,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结论 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12.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是采用局麻、C型臂透视下确认位置,半导体激光烧灼髓核组织,采用脉冲式发射,有效降低椎间盘压力,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费用低。我院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sharplan-6020半导体激光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0例,140个间盘,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特征为突出的髓核组织多为破裂游离型,往往位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区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剧烈,而腰痛症状往往较轻“。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行单纯经椎板侧方入路手术治疗12例,联合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8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MRI检查在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FLLDH)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确诊的54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多发位置、伴发病变及分型比例关系。结果:FLLDH多发于L4-5、L5-S1处,发生率为71.42%,且多见于孔内型,发生率为55.56%;FLLDH多伴随腰椎骨质退变与椎间盘变性,伴发比例均为98.15%;63处病变术前经MRI确诊47例,诊断准确率为74.60%。结论:MRI检查可清晰显示FLLDH的影像学特征,且属于无创操作,有助于FLLDH患者术前确诊,为其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病例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种椎管造影技术和CT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也为量化描述突出程度提供了可能。然而。误诊病例仍时有发生,本院自1973年至1987年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702例,入院诊断误诊36例,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临床资料一、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误诊:①其中4例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3例曾行椎管造影,1例作CT扫描,均未见椎间盘突出征象,手术证实3例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1例为腰4.5椎间盘极后外侧突出。②1例表现为腰痛伴两侧臀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八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脱出位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而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因其临床特点使诊断和治疗存在特殊性,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本病有明显的增多迹象[1,2].我院2000年2月~2006年2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4-12~2005-12我们经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全部得到随访,现对其7例早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2例,女20例,年龄31~65岁,腰4、5椎间盘突出75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26例,腰4、5极外侧椎间盘突出1例。  相似文献   

18.
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肩臂疼痛是临床常见疾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是近年来临床工作积极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在数字减影(DSA)下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症是临床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我们从2000年5月开始在数字减影下采用颈部硬膜外侧前间隙穿刺。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例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诊断时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两组,CT组(31例)和MRI组(31例),对两组具体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经检查,MRI组阳性检出率(96.77%)高于CT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椎间盘突出各节段(L_5-S_1、L_4-L_5、L_3-L_4及L_2-L_3段)检出率与疾病影像学征象(半圆形、不规则形、三角形及丘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者无论应用MRI或是CT诊断均能明确椎间盘突出具体节段和影像学征象,而MRI疾病阳性检出概率较CT高。  相似文献   

20.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Hijikata首次采用经皮后外侧穿刺切除部分椎间盘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疗效后,这一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逐渐被推广使用。我院从1993年3月至1994年3月应用电动式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32例中男27例,女5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