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与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38例NSCLC患者为研究组,以5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ctDNA及Survivin mRNA的界限值,分析外周血ctDNA、Survivin表达对NSCLC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研究组ctDNA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NA和Survivin mRNA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7.23 ng/mL、5.34×105 copies/mL。术后是否化疗、p-TNM分期、ctDNA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ctDNA≥17.23 ng/mL、Survivin mRNA≥5.34×105 copies/mL患者与ctDNA<17.23 ng/mL、Survivin mRNA<5.34×105 copies/mL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有显著性(P<0.05)。p-TNM分期、ctDNA与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均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指标(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tDNA及Survivin表达水平较高,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调节性T细胞(Treg)、T淋巴亚群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NSCLC患者为对象,检测外周血NK细胞、Treg细胞、T淋巴亚群含量,分析其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类、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NSCLC不同临床分期T淋巴亚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Ⅰ~Ⅱ期外周血NK细胞含量高于Ⅲ~Ⅳ期(P<0.05),Treg细胞含量低于Ⅲ~Ⅳ期(P<0.05)。NSCLC不同病理学分类外周血NK细胞、T淋巴亚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中腺癌Treg细胞含量低高于鳞癌(P<0.05)。NSCLC不病理分级外周血NK细胞、T淋巴亚群中CD4+CD3+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低分化外周血中Treg细胞、CD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EGFR-TKI单药,以及EGFR-TKI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采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受单药EGFR-TKI和EGFR-TKI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 结果在患者EGFR-TKI耐药前,患者接受EGFR-TKI单药治疗后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3 T淋巴细胞数量较接受EGFR-TKI单药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接受EGFR-TKI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后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3 T淋巴细胞数量与EGFR-TKI单药治疗前相比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胸腺肽α1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EGFR-TKI对EGFR突变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TIM-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 056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义为重症肺结核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 000名轻症肺结核患者作为轻症肺结核组。比较两组患者TIM-1、TIM-3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检测并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TIM-3的mRNA水平;分析重症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IM-1、TIM-3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症肺结核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CD4+水平低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重症肺结核组TIM-1 mRNA和TIM-3 mRNA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均P<0.001)。死亡组CD8+、TIM-1和TIM-3水平均高于存活组,CD4+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存活组患者TIM-1、TIM-3与CD4+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4和-0.211,P<0.05),而与CD8+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1和0.680,P<0.05)。结论 重症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体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异常以及TIM-1、TIM-3 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PD-1配体(PD-L1)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76例AI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口服治疗或异甘草酸镁联合雷公藤多甙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使用CyFlow Counte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PD-1/PD-L1表达,包括PD-L1+/CD4+、PD-L1+/CD8+、PD-1+/CD4+和PD-1+/CD8+表达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为(48.9±9.7)U/L,显著低于对照组【(77.5±11.2)U/L,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为(45.5±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3±9.5)U/L,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为(65.5±2.3)U/L,显著低于对照组【(91.3±5.8)U/L,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PD-L1+/CD4+百分比为(15.4±4.5)%,显著低于对照组【(19.3±5.8)%,P<0.05】,外周血PD-L1+/CD8+为(6.5±2.7)%,显著低于对照组【(9.2±3.0)%,P<0.05】,外周血PD-1+/CD4+为(7.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1)%,P<0.05】,外周血PD-1+/CD8+为(7.5±1.7)%,显著低于对照组【(10.1±1.2)%,P<0.05】;血清GLO水平为(13.4±1.5)g/L,显著低于对照组【(18.3±1.8)g/L,P<0.05】,血清IgG水平为(10.9±2.4)m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6±2.9)mg/mL,P<0.05】,血清IFN-γ水平为(13.0±2.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1±2.8)ng/mL,P<0.05】。结论 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AIH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能与改善了外周血T细胞PD-1和PD-L1表达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采集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FRP1、β-catenin表达,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癌组织SFRP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35例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58.82%,癌组织SFRP1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4.62%和45.450%,癌组织SFRP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22);癌组织β-catenin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72%和100.00%。癌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8,P=0.028)。 结论NSCLC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临床检测癌组织SFRP1、β-catenin表达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及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水平。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BMC中IL-17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浆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之间Th17细胞比例、IL-17 mRNA及IL-17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IL-17 mRNA及IL-17的表达水平较Ⅰ期患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 Th17细胞可能通过RORγt和IL-17参与NSCLC的发生,Th17相关指标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PSE治疗组36例和联合组36例,分别行PSE治疗或PSE联合TIPS术治疗,随访1年。结果 在治疗后1 w,联合组外周血PLT和WBC计数分别为(76.1±25.8)×109/L和(4.2±1.2)×109/L,显著高于PSE治疗组【分别为(45.8±13.7)×109/L和(2.4±0.5)×109/L,P<0.05】;在治疗后12 m,联合组外周血PLT和WBC计数分别为(59.3±18.7)×109/L和(2.8±0.9)×109/L,显著高于PSE治疗组【分别为(45.6±14.2)×109/L和(2.0±0.6)×109/L,P<0.05】;联合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70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Survivin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而癌旁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8);Survivin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回归显示Survivin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P=0.001)。结论Survivin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术前循环肿瘤DNA(ctDNA)含量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78例患者,采用磁珠分离法提取受试者血浆ctDNA,荧光定量仪检测ctDNA的含量;随访至2019年3月31日,记录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血浆ctDNA含量,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浆ctDNA含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78例患者血浆ctDNA含量为(85.37±9.31)ng/mL,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血浆ct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2019年3月31日,存活患者56例,死亡22例,存活组患者血浆ctDNA含量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当血浆ctDNA≥85.91 ng/mL时,AUC为0.788,灵敏度为76.80%,特异度为72.70%,95%CI为0.674~0.901;低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3.72%,显著高于高表达者(57.14%)(P<0.05)。[结论]术前血浆ctDNA含量的检测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tDNA含量越高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将61例HIV/AID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并以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探究基因PD-1 mRNA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通过双夹心抗体ELISA法测定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CD4+ T淋巴细胞数的HIV/AIDS患者血清sPD-1的差异。结果 未治疗组、治疗组、健康组研究对象PBMC中P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数分别为0.337 8±0.064、0.578 2±0.073和0.771 5±0.124,健康组与未治疗组差异极显著,健康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P=0.031、P=0.043);未治疗组、治疗组、健康组血清sPD-1浓度分别为42.22±2.21 ng/mL、38.24±2.79 ng/mL和29.88±1.41 ng/mL。健康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8、P=0.040和P=0.020)。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治疗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数<350 个/mm3患者血清sPD-1水平均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数>350 个/mm3患者。结论 抗病毒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水平sPD-1表达下调以促使PD-1/PD-L1通路的恢复,从而促进机体免疫重建。监测PD-1 mRNA及sPD-1的表达在HIV的辅助诊断和推断病情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基因1b型CH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或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 w,随访24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 L-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0.6%、91.2%、97.1%和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55.9%、64.7%和55.9%(P<0.05); 在治疗4 w、12 w、24 w和随访24 w时,观察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1.5±0.9)lgIU/mL、(1.6±0.7)lgIU/mL、(1.2±0.6)lgIU/mL和(1.2±0.4)lg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0.8)lgIU/mL、(4.7±0.9)lgIU/mL、(3.2±0.5)lgIU/mL和(3.2±0.5)lgIU/mL,P<0.05】;在治疗24 w结束时,观察组血清L-选择素、CRP、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816.3±161.4)ng/mL、(13.7±1.9)ng/L、(84.4±18.8)pg/mL和(1.2±0.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7.4±192.3)ng/mL、(16.3±2.0)ng/L、(115.9±20.5)pg/mL和(1.6±0.3)ng/mL,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4±1.1)×109/L、(101.3±17.3)×109/L和(120.8±19.5)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0.8)×109/L、(86.9±16.6)×109/L和(101.6±16.2)g/L,P<0.05】。结论 应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少,可能与抑制了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评价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DBA/2小鼠90只按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2种状态分别制成小鼠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组给予IFNγ或IFNγ单克隆抗体治疗,检测肺组织菌落计数,观察治疗后生存率。结果 免疫正常组小鼠无死亡,第2周、第4周菌落数分别为(51.5±17.5)×103cfu/mL、(106.3±41.0)×103cfu/mL。免疫低下组8只死亡,菌落数分别为(163.7±61.7)×103cfu/mL、(768.3±206.5)×103cfu/mL,免疫低下+IFNγ组3只死亡,菌落数分别为(54.2±21.3)×103cfu/mL、(212.7±80.7)×103cfu/mL,免疫低下组与免疫低下+IFN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正常小鼠给予IFNγ抗体后肺组织菌落数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FNγ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产生保护效应,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宿主合并结核感染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及病因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入院后首次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艾瑞卡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并免疫细胞表面分子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巢式对照研究法,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起点,将接受放化疗+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病例作为阿帕替尼组35例,将与阿帕替尼组基线资料相匹配的接受放化疗+阿帕替尼+艾瑞卡的病例作为阿帕艾瑞组30例。观察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临床预后情况(总生存月数)及血清免疫指标(CD4+ T细胞、Treg细胞及表面分子CD39+、PD-1+)表达情况,并采用生存时间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39、PD-1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结果阿帕艾瑞组平均总生存时间(8.57±1.34)个月长于阿帕替尼组(6.70±0.54)个月,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的CD4+ CD39+、CD4+ PD-1+表达水平均下降,但阿帕艾瑞组的CD4+ CD39+、CD4+ PD-1+表达水平下降幅度高于阿帕替尼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的Treg+CD39+、Treg+PD-1+表达水平均下降,但阿帕艾瑞组的Treg+CD39+、Treg+PD-1+表达水平下降幅度高于阿帕替尼组(P<0.05)。CD39阳性表达病例的平均总生存时间(5.48±0.34)个月短于CD39阴性表达病例(9.61±1.28)个月(P<0.05)。PD-1阳性表达病例的平均总生存时间(5.44±0.28)个月短于PD-1阴性表达病例(9.89±1.19)个月(P<0.05)。 结论与阿帕替尼辅助放化疗方案比较,阿帕替尼联合艾瑞卡辅助放化疗可获取到更佳总生存时间收益,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相关细胞CD39、PD-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艾瑞卡的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HIV抗体阴性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2例T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37例、Ⅲ期43例。于研究对象抗结核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计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TBM临床分期和患者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抗结核治疗2周后,研究对象CD3+、CD4+ T细胞计数和CD4+/CD8+ T细胞比值[分别为(808.27±183.25)×106个/μl、(413.09±134.53)×106个/μl和1.23±0.29]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631.38±150.14)×106个/μl、(366.78±98.03)×106个/μl和0.99±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41,P=0.000;t=2.809,P=0.005;t=6.548,P=0.000)。抗结核治疗2周后,Ⅲ期TBM患者的CD3+、CD4+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613.23±140.29)×106个/μl、(342.53±98.36)×106个/μl、0.95±0.18]明显低于Ⅱ期患者[分别为(753.33±153.47)×106个/μl、(399.57±112.26)×106个/μl、1.22±0.21]和Ⅰ期患者[分别为(989.23±194.35)×106个/μl、(501.11±139.25)×106个/μl、1.42±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875、13.372、32.151,P值均为0.000)。抗结核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患者的CD3+、CD4+ 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941.25±204.17)×106个/μl、(487.35±134.25)×106个/μl、1.36±0.31]明显高于病情恶化者[分别为(683.43±155.76)×106个/μl、(389.64±120.38)×106个/μl、1.02±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06,P=0.000;t=2.394,P=0.018;t=3.698,P=0.000)。结论: TBM患者抗结核治疗2周后,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且病情好转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程度好于病情恶化者。TBM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免疫功能受损越严重,对调整治疗方案的需求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 Treg)增殖的影响。 方法纳入60例NSCLC患者及20名健康人群,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核内CD4+CD25+FOXP3+Treg细胞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C细胞上清液中HIF-1α、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eg细胞上清液中VEGFR2、Nrp-1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VEGF对Treg细胞的趋化作用。 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对照相比,NSCLC组患者HIF-1α、VEGF、IL-10、TGF-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NSCLC患者PBMC中Treg含量与PBMC细胞上清液中HIF-1α、IL-10、TGF-β、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r=0.74;r=0.73;r=0.68;r=0.58,P均<0.01),与IL-2表达呈负相关(r=-0.59,P<0.01)。NSCLC患者Treg细胞表面VEGFR2、Nrp-1受体表达增加(P<0.01);VEGF对Treg细胞有趋化作用,缺氧状态下趋化作用更为强(P<0.01)。 结论NSCLC微环境缺氧,HIF-1α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VEGF增多,可通过招募和细胞转化促进Treg增多,其表面受体VEGFR2/Nrp-1表达上升,从而Treg细胞积聚活化,促进IL-2、IL-10、TGF-β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抑制效应细胞功能,肺癌细胞免疫逃逸,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