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山区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牛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区各地推广开始,许多偏远山区乡镇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不少乡镇牛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不高,徘徊在40%~50%.究其原因,山区乡镇通常是输精员携带解冻好的细管精液,上门为发情母牛输精.这样因为路程遥远,交通不便等问题,精液自解冻至输入母牛体内,时间常超过半小时,有的更因为母牛保定困难而长达2小时,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另外母牛也未必都处于适宜输精时期,常出现输精过早或输精过迟的情况.为了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带液氮罐上门,保定检查发情母牛,适配则解冻精液输精"的工作思路,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母牛分娩后,经过8-12小时仍不能排除胎衣,即为胎衣不下,多发生于流产母牛和舍饲母牛,胎衣不下常发生子宫内膜炎而导致长期不育.  相似文献   

3.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常导致初产母牛首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而在经产母牛,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显著,还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不少胎衣不下奶牛因此不育而被淘汰.所以,长期以来奶牛胎衣不下一直是一个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发情配种不妊娠。屡配不孕的母牛通常发情周规正常,生殖道没有明显异常现象。卵巢囊肿、子宫感染或没有性周期活动的母牛不属屡配不孕。几个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平均为50%左右.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配种的受胎率都在50%以上,那么,屡配不孕的发生率就是低的了.然而,屡配不孕常发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配种受胎率均低的牛群。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产后12小时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发病率占饲养总数1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发病原因很多,怀孕期间长期舍饲,运动量不足,母牛过肥,体弱多病,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子宫乏力,驰缓以及子宫炎症等.胎衣不下在奶牛中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它容易继发产后疾病,造成奶牛的子宫内膜炎,影响繁殖率,甚至危及生命.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滞留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症型子宫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50.注意预防母牛产后子宫脱 子宫脱是指母牛子宫或全部产道(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阴道)翻转,脱出阴门之外。此病常发生于产后不久,为奶牛一种常见病,尤以老牛、经产母牛较多。发病原因主要是助产时拉出胎儿用力过猛或怀孕母牛饲养不好、运动不足所造成。对此病应注意预防:(1)母牛  相似文献   

7.
刘麟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1):34-34
1 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1.1 牛体因素1.1.1 母牛膘情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膘情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1).表1不同膘情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1可见,总受胎率上等膘比中下等膘分别提高15%、22.6%,平均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2.91%和25.91%.1.1.2 母牛的生理状态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 生理状态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2).表2 不同生理状态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2可见,总受胎率哺乳母牛比空怀母牛与初配母牛高3.24%与9.95%,平均情期受胎率高9.58%与22.38%.1.1.3 母牛年龄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年龄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3).表3不同年龄母牛受…  相似文献   

8.
奶牛难产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产是奶牛临床上的常发病,正常发病率为2%~3%,若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助产不当,发病率甚至可达15%~20%以上。难产往往危及胎儿和母牛的生命,即使助产成功,也有可能继发产道损伤和产道感染,从而影响母牛以后的繁殖能力,给奶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难产发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近年来对郑州地区的两个大型集体牛场和部分散养农户共计1350头产犊母牛的分娩情况做了调查和统计(见表)结果显示:①难产的发病率与干奶期奶牛的精料喂养和膘情成正比关系。即:精料喂量越高,母牛膘情越好,难产发病率也越高。②母牛干奶期的运动情况也与难产有直接关系。③分…  相似文献   

9.
母牛不孕症是严重影响繁殖率与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根据我们统计,这类疾病约占适繁母牛数的15%,有少数村庄高达23%以上.为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笔者等从1993年至今,用中药方剂四物汤加味治疗母牛不孕症84例,治疗后受孕78例,无效6例,受胎率92.8%.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阴道积液是荷斯坦母牛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病理现象,常由于诱发阴道、子宫感染而使母牛屡配不孕,并有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荷斯坦母牛阴道积液发生的原因、机理、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采用高抬颈口的输精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母牛一般春季配种,冬季或次年早春产犊。因此。母牛产道炎病多发生在冬季或早春季节。母牛产道炎病包括阴门炎、前庭炎、阴道炎,是母牛产后常发病。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养条件下四川乳肉兼用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乳肉兼用母牛的初配年龄在16~24月龄之间,4.5周岁达到成年体尺体重.发情和产犊以9~12自然月为最高,其次为1~4月.牛群结构为成年母牛占42.98%,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周岁及以下小母牛1.43%.在所调查1 076头繁殖母牛的2 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 162头,其中产公犊占50.97%,平均初生重为31.56kg;产母犊占49.03%,平均初生重为29.61 kg;公母比为1.04:1;不同犊牛性别间,公、母牛怀孕期没有明显的差异.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天;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5%.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3.
果洛家牦牛产乳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 10头经产、初产家牦母牛一个夏季的挤乳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 :经产母牛平均日挤乳量 1.0 6± 0 .16kg ,初产母牛为 0 .67± 0 .0 9kg ,经产母牛显著高于初产母牛 (P <0 .0 5 )。乳脂率含量经产母牛为6.5 7%± 0 .2 3 %,初产母牛为 6.69%± 0 .15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广西存栏杂种母水牛21426头,其中能繁母牛11546头,占存栏母牛54%,产奶牛3214头,奶产量4664吨.2006年底存栏杂种母水牛26443头,同比增长23.4%,其中能繁母牛14574头,占存栏母牛的55%,同比增长26.2%,产奶牛3632头,同比增长13%,奶产量4898吨,同比增长5%.  相似文献   

15.
1 正常发情征状奶牛属非季节性发情动物 ,只要营养充分 ,饲养管理良好 ,则可常年发情。奶牛发情持续期较短 ,从发情到排卵时间平均为 30 h。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症状消失以后。大多数奶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 ,即母牛与母牛相互爬跨——俗称“同性爱”。多数奶牛都排单卵( 97% ) ,也有 3%的母牛可能排双卵 ,排多卵的极少 ,如果注射外源性激素 (如 PMSG、FSH) ,排卵数可增加 2 1 .6 %。一般右侧卵巢排卵多( 6 0 .5% ) ,左侧卵巢排卵少 ( 39.5% ) ;夜间排卵多 ( 85.2 % ) ,特别是在 0~ 6时排卵多 ,所以配种常在夜间。奶牛发情时 ,体温…  相似文献   

16.
母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内自然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过程,常引起母牛不孕或败血症而死。西医认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炎症和与母牛特殊的胎盘结构有关;而中医则认为:母牛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母牛气虚血亏、瘀血内阻而引发的。该病在我县时有发生,常给养牛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2年至2008年通过兽医临床实践,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治疗特点,视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采取中、西医结合并手术剥离的治疗方法,治疗母牛胎衣不下15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6~12h之间,通过静脉进行2次钙剂注射也不能起立的牛.本病常发生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从分娩后72h以内卧地不能起立;通过详细的临床学检查或临床病理学检查,在各器官或各部位都查不到有特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母牛的发情可能出现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而且持续期较短;多数母牛产后最初的几个性周期发情表现微弱.因此在每天一次试情的情况下,常有40%以上的发情母牛未被发现.另外,冬季分娩的母牛卵巢机能低下,致使很多母牛发情周期不正常.为诱导产后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19.
牛子宫内膜炎常引起母牛消瘦,产奶量下降,最为严重的是直接引起屡配不孕。据了解,我省发病率为45%~50%,而大通县农村母牛发病率高达50%~60%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人结合人工受精工作采用子宫冲洗﹑灌注结合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的清宫疗法。三年来共治疗患牛240头,治愈226头,治愈率94.16%;配  相似文献   

20.
疫病尤其是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是影响母牛繁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其占到总数的70%左右.其中某些疾病会导致母牛性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中期流产,更甚者致使母牛长期不孕,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将会造成母牛终身不育,丧失生育能力,降低了母牛的繁殖率.笔者通过对30例患有不同类型影响母牛繁殖的疫病防治,探讨影响母牛繁殖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