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在学生写作时,语文老师给学生就该作文命题写的范文。它可出现在学生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提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许多语文老师也确实写了不少下水作文。那么写“下水作文”的利弊得失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教育思...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前辈说过:"数学学科是一根线,语文学科则是一张网。"的确如此,语文是一门面广、量大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教法。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这就要求老师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必须向传统作文教学挑战,创新作文教学辅导的方式和方法。一、激发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老师     
我说过我是打算踏踏实实地学习了。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上,就不敢凝望蜂飞蝶舞的美景,也不敢思念校门前的那条小河,只能聆听语文老师有板有眼的训斥,说我是一个二流子,说我的作文是不伦不类的混合物。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发现了两个至今还引以为豪的比喻。其一,发怒的语文老师,有岳飞的豪情,有雄狮的猛烈;其二,我的作文确实是一个混合物,它就像一锅猪食,只要是猪能吃的,就熬在了一起。在后来的市作文竞赛中,我把两个比喻写到作文里,题为《语文老师揭批我的作文》,竟意外地获了奖;也因为如此,语文老师得以在全校中名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困扰着语文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痛苦。学生厌恶作文都是“三鬼”捣的乱。“三鬼”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处下笔。怎样改变学生“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我就烦”的现实.是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统语文教学,还是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语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开始唉声叹气,紧皱眉头,觉得无从下手,在一部分学生心理上,"作文"二字已成为一种压力,一种难处,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更是提笔头痛。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都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现状,作者做了切实可行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多数老师都会回答是批改作文。教两班的语文课,备课量大,作文批改量大,两个班的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加班批改作文,实属无奈,日子一久语文老师也就习以为常。我是一名有八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晚上、休息日加班批改作文纯属正常业务,有时赶到下午两节作文课,还有几本没批完,只好委屈一下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刘俨 《成才之路》2011,(13):25-25
作文批改是每一位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的一大工作量。如何让老师巧妙地从烦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同时又能整合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本学年,我担任了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想,从中年级习作起步开始,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13岁那年,我还在上初中,那时候语文老师总会在每节作文课上念同学们写的优秀作文,每次朗读的时候读的总是那一位女生的作文,我也想老师读自己的作文,就私底下拼命地练习,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让自己的作文得到多大的提升。我记得当时的自己非常爱看杂志,杂志上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于是我就把它们用到作文里模仿着写,但没想到这一次语文老师就真的读了我的作文。或许就是因为来源于老师的鼓励变成了我的动力,我开始这样训练自己,后来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班里的最高分。但我并不满足于这个,记得学校当时统一征订一  相似文献   

9.
小作文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去年秋天,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  相似文献   

10.
小作文     
<正>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师们最为头疼的重点和难点,虽然老师们投入了相当精力,利用各种方式手段,但取得的效果大多不尽人意。况且现在小学生也"与时俱进",老师布置一篇作文下来,他们就开始上互联网百度搜索,或者翻阅作文书籍,搜索出一大堆相关的内容,进行东拼西凑,结果要不是文不对题,就是雷同经历。老师在批改时,也啼笑皆非,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4.
莫作萧何     
一个学生告诉我这样一段经历:她的爸爸是一位经常发表文章的语文教师,堂兄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父亲的言传身教,家族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曾在初二的一次作文竞赛中得过年级第一,还经常在校报上发表.进入初三,正当她做着作家好梦的时候,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因一次作文的迟交而在全班点名批评了她.自此,她便认为语文老师对她的印象不好了,于是她对语文老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5.
黄秋玲 《考试周刊》2011,(13):80-8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然而,多数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苦于"无米之炊",而老师也往往苦于作文"难教"。这"两难"境地似乎已成为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分值设定来看,在50分-60分这个范围,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语文成绩的高低。由于中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量大,阅卷老师不可能有充足时间去细读每一篇作文,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考场作文,自然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较深的印象,那么创新就成了中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华山一条路”。  相似文献   

17.
包磊 《现代语文》2014,(12):154-155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有句话说“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写好了语文分数就不会低。正因为作文地位如此重要,所以历次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受关注的也是作文。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也是所有高中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最头疼的事。本文选取了《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部分优秀作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分数。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由于教师的个人因素,就有可能导致作文指导的低效和偏误,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该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预支的精彩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  相似文献   

20.
作文,始终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一是觉得无话可写,二是觉得无从下笔,学生见作文就发憷,老师批作文就头疼,作文教学效率很低,效果很差。而能不能写、会不会写,又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