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夏甸金矿高深直溜井卸矿过程中形成的冲击风流和冲击产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宜于溜井卸矿的卸压措施,将冲击风速降低至10m/s以内,并在卸压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湿式除尘器抽尘净化措施对冲击产尘进行治理,实践表明,采用卸压除尘治理措施后,溜井出口巷道内总粉尘浓度由600.8mg/m3降至12mg/m3,降尘效率达98%,呼吸性粉尘浓度从166.7mg/m3降至8mg/m3,降尘效率达95.2%,有效的解决了冲击产尘污染问题,为金属矿山溜井返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岩巷掘进工作面压风风流携带迎头粉尘弥漫扩散造成粉尘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掘进面“控风—净化”综合粉尘治理方案,构建了由湿式旋流除尘器、易装拆控尘装置、便移式负压风筒等组成的岩巷掘进面高效除尘系统,对比分析了除尘系统的不同安装方案对除尘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现场除尘效果与劳动强度,明确了湿式旋流除尘器最佳安装方案以及负压风筒与控尘装置的最优安装位置。在某矿辅运大巷岩巷掘进面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负压风筒安装至通风风筒对侧,吸尘口距巷道迎头3 m,控尘装置位于通风风筒压风口后方5 m时,迎头高浓度粉尘在通风风筒压风、控尘装置控风及除尘器抽尘共同作用下被控制在迎头附近,并不断向负压风筒吸尘口运移最终被除尘器抽入净化,除尘器前方全尘和呼尘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5.9%和94.9%以上,除尘器后方全尘和呼尘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6.5%和95.4%以上,显著提升了巷道可见度,有效解决了岩巷掘进面通风造成的粉尘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夏甸金矿-780m水平高溜井卸料口返尘污染问题,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卸料口在半密闭状态下启动除尘器时风流流场情况,以除尘器影响到的流场区域面积为考察标准,比较了除尘器在不同风量、不同高度条件下的控制效果,得到了粉尘控制效果与风量、高度之间的关系,并在现场实施和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量、除尘器安置高度的增加,除尘器对卸料口风流的控制效果增强;返尘上升的空间大、井口的尺寸大,设置顶棚减小粉尘上升高度、适当往井口推进除尘器后,部分粉尘仍能从倒矿侧逸出;在倒矿侧施加气幕后,卸料口返尘受到明显控制,井口外粉尘浓度较原始值降低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马旭  王旭  张连锋  郑旋 《煤矿安全》2011,42(8):112-114
通过对螺旋喷雾新技术、多孔齿形过滤新技术以及螺旋风流封闭式控尘技术的阐述,详细介绍了高效湿式过滤除尘系统在半煤岩综掘巷道粉尘治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在有效控尘巷道粉尘流动的同时能够高效的降低巷道中的粉尘浓度,有效地保障了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露天矿钻机是呼吸性粉尘的尘源。据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的资科,钻机司机及其助手接收的尘量最大。因此,很多露天矿的钻孔作业规定了较严格的粉尘标准(0.1~0.5毫克/米~3)。露天矿钻机的粉尘控制方法有干式旋流集尘器、过滤式收尘器,或者是将少量的水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煤矿掘进工作面产尘量高、煤尘浓度大、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基于Fluent数值仿真软件,建立掘进巷道几何模型,并选用标准k-epsilon湍流模型以及离散相模型(DPM),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在不同风筒出风口风速及风筒位置下的空气流场和粉尘悬浮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大,风流速度主要集中于压风筒下侧及其对角处,并在x=3 m处逐渐形成涡流区域;粉尘悬浮时间减短,巷帮及巷道顶底板捕捉粉尘量增大,巷道出口排尘速率及排尘量增大;随着风筒与工作面距离增大,粉尘扩散严重,悬浮时间增长,轨迹紊乱程度增加,巷道出口排尘量减小,影响了通风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露天矿炮孔钻机是可吸入人体的石英粉尘的罪恶之源。根据美国矿山安全和健康管理局(MSHA)的资料,钻探工及其助手吸入石英粉尘量最大,在剥离打钻时更是如此。因此,许多露天钻进作业都有严格的粉尘控制标准,即0.1~0.5mg/m~3。露天矿钻机的粉尘控制有干式旋流集尘器(过滤式集尘器),和湿式除尘设备(将小量的水喷入环形风流中)。这两种方法的粉尘控制率都达95%以上。但是,两者都存在要么粉尘控制率降低,要么凿岩效率下降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矿业局不仅研究出一  相似文献   

8.
在综掘工作面采用控风技术控制迎头供风量,合理确定防尘器吸风量及安设位置,并利用开口器在巷道纵向形成一道风墙,可有效杜绝了含尘风流外溢,最大限度将掘进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器进行降尘,有效解决粉尘对作业人员特别是综掘司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煤》2017,(11):23-25
矿用空气幕最基本的作用是在煤矿井下调节风流和防治粉尘,在调节风流方面,可以起到阻断、引射、增加巷道的风流、减小巷道阻力的作用;在粉尘防治方面,能够降低煤矿井下产尘地点的粉尘浓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矿用空气幕,有效的将掘进工作面产生的高浓度粉尘与司机隔离,并利用除尘风机将粉尘除去,达到了净化作业环境的目的,保障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掌握巷道内风流场局部特征和粉尘运移规律是解决巷道粉尘严重污染问题的理论前提。本文运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掘进巷道单压入式通风条件下的风流流场分布及粉尘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改变压风量得到了通风控尘效果最佳压风量;最后,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掘进巷道在单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风流场可分为射流区、涡流区、回流区3个区域,其中风流速度变化在流场中主要呈现为射流区风速衰减较快,涡流区风速较小,回流区风速衰减较慢;粉尘运移过程中受风流影响较大,回流侧的粉尘质量浓度高于风筒侧,质量浓度超过350 mg/m3的粉尘主要集中在掘进机前方、涡流区域及回流侧;提高风筒压风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通风控尘的效果,但压风量过大会造成巷道内二次扬尘,当压风量为1 400 m3/min时,控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煤矿综掘巷道通风易引起粉尘快速扩散,导致粉尘污染治理难度加大。为改善煤矿综掘工作面作业环境,总结了喷雾、湿式除尘器等湿式控尘技术在综掘面治理的进展,阐述了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目前喷雾降尘主要研究无风流扰动条件下不同工作参数和外添加介质对雾化特性和降尘效率的影响,湿式除尘器主要研究动力装置、除尘结构等对吸风、捕尘、脱水性能的影响;未来要加强对综掘巷道风流返风影响下喷嘴实际冲击域范围测试研究,研发受返风影响小、有效覆盖尘源的抗风型喷嘴,开发不使用喷嘴、滤网的机载式一体型湿式除尘器,完成湿式除尘器与掘进机的变频控制和联动运行,实现综掘工作面喷雾湿式除尘器智能一体化运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 应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是煤矿综合防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西德的煤矿中,使用注水和喷雾措施,如果没有达到较好的降尘效果,或者由于地质、气候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使用注水或喷雾降尘措施来进行防尘的情况下,则使用不同结构形式的除尘设备,把作业场所的悬浮粉尘抽出,经分离器(通常称为除尘器)将含尘风流中的粉尘分离出来。除尘设备可以用作捕集单个尘源粉尘的单一设备安装在井下,也可以用作捕集多个尘源粉尘的集中设备安装在井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下矿山高溜井卸矿时冲击风流造成的车场粉尘污染问题,提出了利用干雾降尘分类治理主溜井卸矿坑集中产尘点和车场巷道逸散型产尘点粉尘污染的新技术,从微观上分析了干雾降尘的作用过程,并采用该技术对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井下采区溜井系统-570 m卸矿车场粉尘进行治理。结果表明:该技术总尘降尘效率高达95.25%,呼尘降尘效率高达96%。从根本上解决了主溜井粉尘污染问题,极大改善了工人井下作业环境。该技术耗水、耗气、耗电量小,运行成本低且除尘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枣庄矿业3上301综采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应用FLUENT软件建立煤矿巷道模型,对综采工作面上的风流和粉尘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粉尘随风流的逸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风流总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风流在液压支架和煤壁之间会形成一段大于4m/s的高风速带;粉尘受到风流的影响,向下风侧以及人行道处逸散,由于采煤机截割和液压支架移架两道工序产尘的区域有所重叠,所以在距离移架产尘点下风侧9m左右,距离液压支架底板上表面1.5m左右的呼吸带范围,是综采工作面防尘关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煤矿机械》2017,(9):49-51
控尘工艺是掘进工作面采用通风除尘进行粉尘治理的瓶颈技术。在掘进巷道控尘实验平台上,使用EBH450掘进机真实截割,对4种控尘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4种控尘工艺下巷道内的风流分布及粉尘浓度分布,分析了掘进设备对巷道风流的影响,得出分风量为40%的压风分风控尘效果最佳,司机处的粉尘浓度约为22 mg/m~3。  相似文献   

16.
刘坤房  吴志强 《煤矿开采》2007,12(5):84-84,76
机掘工作面由于采用截齿破煤,产尘量大大高于炮掘工作面。在瓦斯涌出量高的巷道掘进时,加大风量稀释巷道风流中的瓦斯,反而会使更多的煤尘飞扬,在使用掘进机内外喷雾和除尘风机的情况下,粉尘浓度仍然超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了掘进机割煤时的煤尘飞扬,对预防煤尘爆炸和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将风流在风筒出口至综掘工作面区域分为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结合长岭一号井152101轨道巷综掘面产尘特性及粉尘防治的现状,设计采用附壁风筒控尘与除尘器抽尘净化相结合的综合降尘工艺,使综掘面生产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0%及80%以上,综掘面的作业环境得以大大改善,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井巷施工中,随着光爆锚喷技术的普遍采用,锚喷工序的粉尘飞扬严重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风动湿式喷浆机除尘器可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喷射作业中喷浆机自身产尘及上料、搅拌等落地产尘工序的粉尘浓度,对改善作业环境,加强粉尘的综合治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1装置组成该装置主要由集尘器、风动轴流式风机、喷雾洒水装置及固定支架组成。见附图。2工作原理喷浆作业人员上料和拨动网筛产生的粉尘及通过引管引上的喷浆机余气口产生的粉尘聚集在带伞檐的集尘器中,压缩空气通过驱动风管高速吹向两组叶轮中的前叶轮,使前…  相似文献   

19.
申志磊 《煤》2024,(1):91-93
文章以5503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针对巷道综掘期间存在的粉尘浓度大的问题,提出以减少产尘点粉尘外溢量、空气粉尘及时捕抓为核心的粉尘防治技术。通过优化EBZ120掘进机高压外喷雾系统实现截割头以及星轮旋转装载等产尘点喷雾全覆盖;采用除尘风机及时净化迎头空气;通过自动控制净化水幕降低巷道内粉尘浓度;采用活性磁化水提高粉尘捕获能力。现场应用后,5503运输巷粉尘浓度大的问题得以较好解决。综掘司机位置全尘、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到37.7 mg/m3、22.4 mg/m3.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解决半煤岩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掘进机产尘量大,矿井半煤岩综掘工作面粉尘捕集设备效率低、尘源控制效果欠佳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螺旋风流发生器,进而形成螺旋风流封闭式控尘技术工艺,并应用于南屯煤矿。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有效控制并捕集半煤岩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阻止含尘气流的扩散运动,在半煤岩综掘工作面防尘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