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2例老年冠心病猝死诱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从系统护理角度提出了应注意的6个问题,强调从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入手,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制订详细的出院护理计划。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诱发老年冠心病猝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饱餐引起心脏病患者致猝死的因素。方法 对3例心脏病患者因饱餐后引起猝死进行回顾性 分析。结果 饱餐是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诱因之一。结论 加强对心脏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并应向出院患者将饮食护理作为重点内容交待。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心病猝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凤 《海南医学》2009,20(6):152-15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以预防猝死的发生。方法前瞻性随访分析168例老年冠心病人,均不同程度合并有其它病症,随机分2组进行研究。研究组84例进行针对宣教、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照组84例未行上述针对性护理。随访6个月至12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猝死发生率及诱因。结果研究组有1例发生心脏猝死(1%),对照组发生8例,占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和心梗是冠心病猝死的主要直接原因;便秘、饱餐、活动过量、情绪和精神因素是冠心病猝死的主要诱发因素,均发生于对照组病例中。结论避免诱发因素,注意预防和治疗合并症是预防老年冠心病猝死的关键。对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减少猝死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猝死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冠心病猝死患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其诱因发生特点,提出护理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结论:强调从预防诱发因素入手是关键,制订严密的出院护理计划是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心脏复苏对冠心病猝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2年1008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发生猝死的患者117例分为心脏复苏成功39例(对照组)和失败78例(猝死组),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先兆症状表现、诱因、猝死时间等因素统计结果显示,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猝死的诱因、猝死先兆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到猝死发生的时间等因素与猝死后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猝死原因进行分析,以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猝死患者中的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患者发生猝死,包括5例暴饮暴食,6例便秘,2例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寒冷刺激各1例.其中便秘、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属于猝死的主要诱发因素.结论:在掌握冠心病猝死患者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猝死发生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猝死20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莉  陈晓琳 《吉林医学》2008,29(10):814-815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的预防抢救及护理措施,减少猝死率。方法:对20例冠心病猝死的一般资料、诱因、猝死前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5例存在诱发因素;15例有前驱症状;有室性心律失常14例,ST-T缺血性改变7例。时间分布来看,24h内都有可能发生,但00:00—8:00有13例。结论:相应的前瞻性护理对策可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冠心病患者中 ,猝死发生年龄为 5 5~ 6 4岁 ,每年发生率为男性中 2 .7/10 0 0 ,女性 0 .4/10 0 0 [1] 。为探索老年冠心病猝死的诱因及发生规律 ,我们对 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减少该类病人的猝死率 ,并针对病因提出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男 30例 ,女 4例 ,年龄 6 0~ 78岁。1.2 冠心病类型 临床分类参照 1979年WHO的分型标准 ,冠心病心衰型 7例 ,稳定型心绞痛 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4例 ,陈旧性心梗 12例 ,急性心…  相似文献   

9.
加强前瞻护理与预防冠心病猝死的体会赵福芹孟贤芳(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莒县276500)关键词冠心病;猝死;前瞻护理猝死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在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1],因此分析冠心病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提出相应的前瞻性护理措施,对预...  相似文献   

10.
黄延祚 《广西医学》1991,13(4):228-230
本文对内科住院病人27例猝死可能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各种心脏疾病为猝死主要病因,其中又以冠心病为首.老年人严重贫血、肺癌、各种可损害心脏的疾病都可引起猝死,而进食不当、情绪激动、大小便、不当运动、电解质紊乱等可为猝死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1.
对造成9例冠心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主要原因为肥胖、吸烟、酗酒|及过度劳累、情绪变化、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等.针对诱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2)定期体检;(3)重视先兆症状;(4)避免诱因;(5)急救知识;(6)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死因以及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 ,以减少猝死。方法 :总结 36例老年冠心病猝死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猝死患者平均年龄女性较男性晚 ,诱因以过劳为多 ( 1 2例 ,33.3% ) ,死前有症状 ( 2 1例 ,5 8.3% )及 6h以内死亡者 ( 2 0例 ,5 5 .6% )占绝大多数 ,冠状动脉狭窄以 级 ( 1 4例 ,38.9% )和 级 ( 2 2例 ,61 .1 % )居多。结论 :老年冠心病猝死与诱因、死前症状、心脏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猝死。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82-58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也逐年增高。一般冠心病猝死的诱因有五点:①情绪激动;②用力排便;③饱餐;④劳累;⑤受冷。为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我们对1996年—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3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规律,防止或减少猝死的发生.方法 对52例ACS患者住院期间猝死相关因素(疾病类型、心脏形态、心律失常类型、诱因、合并症、血清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UAP)14例(占26.9%),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16例(占30.7%),ST段抬高心梗占22例(42.3%),心梗患者前壁及广泛前壁梗死者28例(占心梗53%),有心脏扩大者32例(占61.5%),猝死前发生室颤35例(占67.3%),猝死有明确诱因28例(占53.8%)另外低钾血症,严重合并症也是猝死的重要因素.结论 所有ACS患者入院期间都要提高警惕,积极防止猝死发生,从多因素着手防治心律失常、感染、电解质紊乱,避免各种诱因等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猝死是指冠心病患者在病情改善过程中意外地突然死亡,在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中占75%[1]。分析冠心病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提出相应的前瞻性护理措施,对减少摔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0年~卫996年16例冠心病摔死的临床表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8岁、淬死诱因:本组病例中摔死前有明显诱因者12例,占75%,其中过度劳累4例,饱餐2例,排便用力2例,情绪激动4例。摔死前临床表现;本组有明显先兆者13例.占81%,其中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8例,心前区疼痛伴大汗淋漓5例。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临床分析梁爱民(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4)关键词冠心病;猝死;老年人猝死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为了掌握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规律,减少猝死的发生率,我们对1989年以来保健病房住院期间猝死、临...  相似文献   

17.
林辉  杨旭然  王凯忠 《吉林医学》2007,28(9):1106-1106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1例发生猝死冠心病患者、24例非猝死性死亡冠心病患者和25例存活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患者和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QT值显著增大(P<0.01);而非猝死性心脏病死亡患者与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QT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T离散度增大对冠心病猝死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月强 《中外医疗》2009,28(11):80-80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4例发生冠心病患者,18例非猝死心脏性死亡冠心患者和28例存活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的分析。结果QT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和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QT值显著增大(P〈0.01);而非猝死性心脏性死亡患者与存活冠心病患者相比,QT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T离散度增大对冠心病猝死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韦关勤 《柳州医学》2005,18(2):110-111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其诱因已引起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徐俊冕等(1983)随机抽查了48份心肌梗死患者的门诊病例,发现情绪变化占发病率的18.75%,是冠心病发病的第二诱因。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及愈后是至关重要的。本人对68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特征进行了临床学分析,试图在这方面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董巧云 《包头医学》2003,27(3):32-33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老年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也逐年提高,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猝死发生率在55~64岁,男性2.7/1000/年,女性0.4/1000/年。为发现和减少猝死的诱发因素,我们对1992~2002年在我院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发生猝死的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以进一步探索老年冠心病猝死的诱因和发生规律,以便采取必要的及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