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混凝土质量缺陷情况某小区工程为剪力墙结构,采用筏形基础,地下2层,地上33层,层高3 m。该工程10层以下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现场施工时,操作工人私自往混凝土罐车里面加水,且将墙柱与梁板混凝土混用;而且由于施工工艺安排不太合理,先浇筑完成的墙柱混凝土已初凝,且施工缝处也未加处理。监理工程师发  相似文献   

2.
1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1.1 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1.2 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 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的情况,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如图1所示,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采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  相似文献   

3.
崔洁华 《中州建设》2004,(10):24-24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受力及构造均比较复杂,由于下层柱墙承担建筑物竖向导下荷载及轴压比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如施工处理不当极易留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框架或框-剪结构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二个等级及以上的情况较为普遍,其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承载力以及抗震性能.文章重点提出柱、墙和梁、板核心区隔离措施做法,介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通过苏州市发生案例,分析核心区存在质量问题主要原因,督促参建各方引起重视,从严把关,避免严重质量问题,对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满足结构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节点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复杂的,并且竖向荷载往往要比水平荷载大,这就要求竖向结构(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高,特别是小高层框剪建筑工程梁柱节点。本文将围绕选择的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展开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取随梁浇筑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为便于施工,可以与设计人员协商采用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一同浇筑的方法。具体措施:(1)若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一级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2)若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超过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二级,而柱四边均有现浇梁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  相似文献   

7.
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中,由于梁柱节点比较复杂,通常按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即所谓的“强柱弱梁”。一般要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处留置施工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少数楼层在梁柱节点处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面附近出现微细裂缝。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梁、柱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问题及处理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但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却不适宜。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要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必然.并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也会增大。目前混凝土浇注施工几乎都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  相似文献   

9.
吴刚 《浙江建筑》2006,23(9):31-33
高层建筑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现行规范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并未作明确的规定,而传统做法是在节点区浇注少量与柱同等级混凝土而梁板仍采用低等级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这既不利施工又存在质量隐患,对高流动性的商品混凝土尤难适用,故应采用免拆模板技术加以改进.现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并参考相关资料,结合新规范条款提出宜推广的梁、柱节点设计施工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层大开间框架梁柱节点处因受力复杂,按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级以上。在此,阐述了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应同时浇捣,混凝土强度高低等级之间收缩控制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宝祥 《工程质量》2009,27(7):43-45
在高层钢筋凝土结构设计中,柱和梁板普遍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即柱使用高强混凝土而梁板为普通混凝土。由于一些设计可操作性不够,造成梁柱节点施工时出现问题。针对这种做法在实际施工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并提出了梁柱节点的适宜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施工处理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受轴压比控制,为避免柱子断面过大,影响使用功能,常取较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强柱弱梁”的抗震设防概念,且为不使梁板出现过多的收缩裂缝,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往往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  相似文献   

13.
王震华 《建筑科学》2003,19(3):13-15,56
利用强度理论,对梁柱相交节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计算,使节点混凝土可随较低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起浇注,从而可取消惯用的在柱子四周留施工缝的做法。施工方便,楼板整体性好,与梁板柱采用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相比,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4.
黄荣华 《建筑》2011,(3):58-59
高层框架在现代商业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其梁、柱(墙)节点处钢筋密集,梁板与柱墙混凝土强度不一致。本文结合设计及施工规范,对梁柱(墙)节点处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多、高层建筑的施上图中,常有在同一层的墙、柱、梁、楼板等构件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情况。如果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没有明确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技术措施时,可按以下方法施工: 1.柱与墙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一般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时,宜分两个浇捣组进行浇筑,两台搅拌机分别搅拌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分别浇筑柱与墙的混凝土,但必须先浇柱的混凝土,浇筑高度在400mm左右,另一浇捣组沿柱边开始浇筑墙板的混凝土。如此同步浇筑到一层标高,混凝土面约低于梁或楼板底100mm左右时,待浇梁、楼板时再浇平。柱、墙接合处要细致插捣密实,还要掌握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影响浇筑时,宜掺用缓凝剂。  相似文献   

16.
高层大开间框架梁柱节点处因受力复杂,按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同层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一级以上。为此,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应同时浇捣。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安徽省繁昌县龙窝湖排涝站是龙窝湖排涝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之一,东西长50.00m,南北宽14.6m,流道层高4.14~6.34m,未设置变形缝。根据设计要求,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不设后浇带。本工程梁板结构的特征是墩子及隔墙大,梁高板薄。梁宽0.4m,高0.8m,跨度6.0m,板厚15cm,墩墙厚1.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要确保大面积深梁薄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墩、墙结合部位的几何尺寸和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密实等常规要求外,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施工冷缝。…  相似文献   

18.
孙耀祖  崔浩 《建筑施工》1998,20(1):31-32
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按常规施工方法其每层框架施工顺序为先浇柱,后浇梁板结构混凝土。但随着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形式的增多,大部分框架结构中同一层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设计是不同等级的  相似文献   

19.
施工方面原因 施工方面引起混凝土梁、板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有钢筋少配或误配等。例如.商城县某综合楼一层为梁、板、柱现浇混凝土结构,二层为混合结构。该楼使用后.梁及板都出现了裂缝,并日趋严重,板的挠度达L/82,人在上面行走颤动很大.最大裂缝宽度达1mm。查其原因为施工质量差。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而实际用的仅为C10;梁中设计配筋为1251mm^2.而实际仅配763mm^2。  相似文献   

20.
1不同强度等级在不同节点的处理现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中要求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必须同柱相同,不能同梁混凝土一致。现在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柱的设计强度要比梁和板高。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的极普通,而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多为C25~C30,基础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还要低,当遇到不同强度等级在同一节点部位出现时,不同构件的节点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1基础与柱接触处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处,一般留置在基础或底板的上表面,同混凝土的施工缝在同一部位,以方便施工。如在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