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68例新生儿HIE和45例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起始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参数。结果:出生后48h内HIE组的新生儿脑血流参数有变化,以中重度HIE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轻度HIE组ACA的Vs、Vd及Vm测值均降低,其PI、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明显降低(P〈0.01),其PI、RI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均明显低于轻度HIE组(P〈0.05),但RI增高(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新生儿HIE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血流改变对脑损伤的影响及对预后的评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1例HIE患儿在生后5d内连续检测其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①血流速度的变化:生后24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Vs,Vd,Vm均低于对照组,轻度HIE脑血流分别在48h正常或接近正常,中重度HIE组脑血流第5天尚未接近正常;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Vs,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m差异无显著性;②血管阻力指数变化:生后24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PI及RI差异均有显著性,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③频谱特征:第1天中重度组收缩期峰值较小,部分舒张末期血流信号接近不显示,呈现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特点,直至第5天接近正常双峰型。结论:随着HIE程度的加重,脑血流量减少更为显著。而血流恢复较慢者可能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以其病情程度为依据将其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24例);同时选取9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48 h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两组患儿声像图改变情况及脑血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大脑前动脉(ACA)起始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流速(Vm)均明显降低,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ACA、大脑中动脉(MCA)的Vs、Vd、Vm测值均明显降低,但中重度组患者PI与R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ACA、MCA的Vs、Vd、Vm均明显降低,但中重度组患者RI值明显高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检测可有效的了解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患儿脑损伤程度的预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脑血流改变和脑损伤的关系,并通过其检测对预后作出初步评估。方法:应用美国HPSonos 2500型彩色多普勒声像仪测定生后5天以内的窒息新生儿100例,对照组30例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ed),平均速度(my),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对13例合并HIE的患儿进行1~2年随访,进行DQ测定。结果:(1)生后24小时内轻度窒息组脑血流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Vs、Ved及mvP均<0.0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VsP<0.05,VedP<0.01,mvP<0.05。(2)生后24小时内无论是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PI均升高,但经统计学处理P 0.05.RI明显升高,P<0.01。(3)频谱特征:第1天重度窒息组收缩期峰值较小,部分舒张末期血流信号接近不显示,呈现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特点,直至第5天接近正常的双峰型。(4)对HIE患儿13例随访,DQ异常4例。结论:(1)脑血流量减少是引起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2)脑血流恢复较慢者可能会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正常新生儿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评价其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新生儿10例,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0例,分别行TCD检测,并分析各组间TCD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40例新生儿TCD频谱显影良好,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Vm、Vs、Vd、PI、RI与正常组新生儿比较,轻度组HIE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重度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CD能客观评价中、重度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HIE患儿早期诊断、干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血流多普勒参数变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窒息组48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新生儿进行脑血流检测。结果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平均血流速度(Vm值)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有显著性差异,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搏动指数(RI值)各间组无显著性差异,阻力指数(RI值)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流多普勒参数对临床做出HIE诊断、病情判断以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HIE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HIE患儿54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于生后不同时段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E组生后24、48、72h内各组动脉流速均降低,而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对比轻、中、重3组大脑动脉24、48、72、120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阻力指数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及时反映窒息新生儿脑血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HIE,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及生后1、3、7d外周血ET-1的动态变化;并于生后24h内外周静脉取血后即刻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正常新生儿相比,HIE患儿:①血浆ET-1水平显升高,至生后1wk末可恢复正常。②多普勒超声显示HIE患儿脑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③直线相关分析表明,ET与脑血流阻力指数(RI)呈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发生窒息后,ET-1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HIE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邹晓燕 《大家健康》2013,(15):137-138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2例设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4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在24h、48h、72h采取多普勒超声监测,观察患儿脑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出生后患儿的PSV和EDV逐渐增高,而RI有逐渐降低的趋势。24h时,轻度窒息和中重度窒息患儿的PSV、EDV、RI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h时,中重度窒息患儿的PSV、EDV、RI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患儿的PSV、EDV、RI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2h时,轻度窒息和中重度窒息患儿的PSV、EDV、RI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用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不同时期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HIE提供
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7月在我中心儿童院区临床确诊为HIE的136例患儿作为实验组,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收缩期血流速度(Vs)及阻力指数(RI),与作为对照组的251例正常足月儿的大脑中动脉
中央支声像图比较,并对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超声声像图显示轻度HIE患儿脑水肿仅脑室周围白质增强,中、
重度HIE患儿出现双侧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脑结构回声模糊,清晰度降低。实验组轻度、中度和重度HIE患儿脉冲多普勒
检测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Vs降低,RI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与
中、重度HIE患儿之间Vs和R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度与重度HIE患儿之间Vs和R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
声检查能够动态观察HIE患儿颅内二维形态、回声改变及脑血流灌注特点,大脑中动脉中央支能够清晰准确反映患儿脑血流灌
注情况,为早期诊断脑水肿,早期进行临床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脑血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4例HIE早产儿于生后10~12 h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豆纹动脉(LA)、额中动脉(FI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44例进行比较.结果 (1)血流速度变化:生后10~12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Vs、Vd均低于对照组,MCA的Vs、V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RJ变化:HIE组与对照组比较,LA的RI有显著差异,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HIE的早产儿于出生后10~12 h已出现脑血流动力学紊乱,以脑血流减少为主,MCA的RI>0.8,LA的RI>0.6,或MCA与LA的RI升降不一致时,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依据头颅MRI检查,将入组病人分为LA组106例及非LA组136例,并对两组病人一般为危险因素进行匹配,Fazkas量表分析将LA分为轻、中、重度,半定量分析LA患者FLAIR序列双侧白质高信号容积,重侧与轻侧比率〉1.5标准差定为不对称,所有入组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白质疏松患者相较于非白质疏松患者MCAI、CA、ACA的Vm普遍减慢,PI增高;轻度、中度及重度LA患者的MCAI、CA、ACA的Vm及P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慢,PI逐渐增高。不对称白质疏松重侧MCA、ICA、ACA的Vm较轻侧减慢,PCA、VA的Vm重侧与轻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对称LA的重侧PI较轻侧增高。结论白质区域主要由颈内系统供血,LA患者脑血流速度普遍下降,脑血流灌注普遍降低,脑血流阻力增高;随着LA程度增加,脑灌注逐渐降低。LA患者存在慢性缺血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2例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参数变化。结果:生后<72小时的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与舒张末期流速(Ved)降低、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与生后>72小时监测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窒息的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有脑血流减少与脑血管阻力增加的改变,从理论上阐明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用多巴胺类药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颅内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结构改变特征。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住院新生儿在出生后24、48和72h连续3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回声变化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照组为4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结果:不同程度的HIE组新生儿出生后24h脑实质回声呈点状或小片状,或广泛回声增强,出生后48h轻度HIE组脑实质回声趋于正常,中、重度HIE组出生后48~72h脑实质回声仍呈散在回声增强。出生后72h内存在脑血流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升高。在出生后24~72h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早期诊断HIE的实用、方便的重要检测方法,对指导临床医师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36例窒息后新生儿脑血流参数进行钴价,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程度进行观察,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中,重度窒息患儿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组,RI指数重度窒息组高于正常组,结论 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便的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提示观察窒息后新生儿脑血管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可作为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45例经临床诊断HIE患儿(观察组)和30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出生后48h内的脑实质回声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进行对照.结果 二维超声显示观察组中29例患儿脑实质回声异常,有回声增强、结构模糊,脑室变窄或消失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有明显变化,以中重度HIE患儿明显.观察组ACA、MCA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比较,轻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均降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均高于中重度HIE组(P<0.05),RI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新生儿HIE能及时反映二维形态、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HIE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床旁头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价值,分析其在HIE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出生时重度窒息新生儿(HIE高危患儿)58例进行颅脑扫描检查,监测其72 h内脑血流变化,以同期6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HIE高风险患儿出生72h内脑血流存在显著改变,(48±3)h脑血流变化分析可用于早期诊断中、重度HIE,(72±3)h脑血流变化异常程度则与中、重度HIE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应用床旁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HIE高风险患儿进行出生72 h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为HIE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侃  叶飞  徐婷  赵婵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4):276-277,303
目的探讨窒息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的改变及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TCD、常规脑电图检测43例早产的窒息患儿,20例早产无窒息的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图的改变。结果轻度窒息组的Vs、Vd及Vm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Vs、Vd及Vm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高于轻度窒息组,有显著性差异。轻度窒息组RI低于对照组,而重度窒息组RI明显减低,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0例对照组中,脑电图轻度异常1例,异常率5%;未见中度及重度异常者;轻度窒息组15例,EEG异常5例,占总窒息组的11.63%;重度窒息组28例,全部异常,其中重度异常2例(随访中2例死亡,另1例出现脑瘫),中度异常16例,轻度异常10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窒息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超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血流参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足月HIE新生儿(实验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测患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变指标及血小板,分析其诊断HIE新生儿的价值。结果 HIE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舒张期血液流速(Vd)、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Vs)、平均血液流速(Vm)水平低于对照组,而阻力指数(RI)、血小板(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诊断HIE新生儿的AUC由高到低依次为RI(0. 831,95%CI:0. 712~0. 915)、PLT(0. 932,95%CI:0. 837~0. 981)、Vd(0. 919,95%CI:0. 819~0. 974)、Vs(0. 758,95%CI:0. 630~0. 859)、Vm(0. 984,95%CI:0. 912~1. 000)。30例HIE新生儿中9例(30. 00%)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儿Vs、Vd、V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而RI、PL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 0. 05)。结论彩超在诊断HIE新生儿方面效果较好,利用血流变学参数及血小板可准确的对HIE进行诊断,且血流变学指标与血小板与HIE患儿预后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7例脑性瘫痪儿进行脑血流参数检测,并与55例正常小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岁以前患儿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末血流速度(Vd)、时间平均流速(Vm)及6个月以后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1岁以后的Vm,Vd减少更为显著(P<0.01);大脑中动脉,6个月以内的Vd,Vm较正常对照组也有减少(P<0.05),且6个月以后的Vd,Vm减少更为显著(P<0.01)。除6个月内的患儿的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较正常组升高不明显(P>0.05)外,患儿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RI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5),1岁以后的大脑中动脉的RI显著增高(P<0.01)。结论 脑瘫患儿脑血流量减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期脑供血不足状况更趋显著。提示对脑性瘫痪儿应早期干预,检测脑血流可有助于脑性瘫痪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