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需行下肢或会阴部位手术的患儿,根据骶管阻滞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33例.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阻滞持续时间等.结果 氯普鲁卡因组起效时间短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HR、BP、RR和SpO2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术中骶管阻滞,能保持呼吸与循环功能基本稳定,起效快、安全、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骶管麻醉的效应。方法 :60例肛肠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例。骶管穿刺成功后 ,观察组注入2 %盐酸氯普鲁卡因20ml ,对照组注入1.5 %盐酸利多卡因20ml。观察两组镇痛效果、麻醉效果、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 ,观察组痛觉恢复时间较短 ,运动阻滞程度较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两组痛觉消失时间无差异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骶管麻醉具有痛觉恢复快、对运动阻滞较轻的特点 ,单次运用适合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高国一  刘平华 《云南医药》2004,25(3):226-228
骶管阻滞是小儿最常用的区域麻醉方法。骶管阻滞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全麻的辅助措施,也可在手术结束时用于术后镇痛,特殊情况下在高危婴幼儿还可用来替代全身麻醉[1]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2 4 7例6岁以下小儿手术应用骶管阻滞麻醉,得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2 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小儿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4例小儿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T2、T3时间点的MAP均较T1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手术106例,均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小儿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手术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对小儿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而且苏醒快,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低、时效长的特点,已证实可安全用于小儿骶管阻滞[1].我院自2004年开始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并同以往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伟  刘学胜 《安徽医药》2003,7(6):430-430
罗哌卡因(repivacaine,RP)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低浓度时产生高度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临床现已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BP)相比其心脏毒性与神经均低于BP.并且RP在小剂量具有直接缩血管作用[1],因此RP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研究选用3种不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观察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术后运动恢复情况,以期为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提供一种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1.0%利多卡因比较,评价1.5%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肛门直肠外科手术骶管神经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肛门直肠部位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配为两组,Ⅰ组为氯普鲁卡因组,Ⅱ组为利多卡因组,每组60例。Ⅰ组给予1.5%氯普鲁卡因20mL行骶管阻滞麻醉,Ⅱ组给予1.0%利多卡因20mL,测定骶管阻滞前和阻滞后10、15、20和25min时的BP、HR、RR、SPO2、记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采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r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两组肛门直肠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身高、最高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镇痛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Ⅱ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Ⅱ组(均P<0.05),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Ⅱ组有一过性降低收缩压(SBP)的作用(均P<0.05)。结论1.5%氯普鲁卡因注射液行骶管神经阻滞可为老年肛门直肠手术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效果,起效快,镇痛完善,肛门松弛满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张山  蔡劲松  张志强 《河北医药》2010,32(21):2998-3000
目的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中应用。方法 50例行腹部及会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B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骶管注入1.5%盐酸氯普鲁卡因1ml/kg,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结果术中B组循环、呼吸功能较A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A组少(P〈0.05);B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B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围术期呼吸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10.
李文辉  李坤  阮凯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61-3562
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优点.但由于小儿不合作和骶管阻滞本身镇痛不全,常需给予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我院采用小剂量丙泊酚、氯胺酮微泵输注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儿科手术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龚云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73-2974
疝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手术干预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小儿手术多采用骶管阻滞,它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等优点,但是小儿在麻醉的过程中存在不配合,因此在麻醉的过程常辅助镇静药或进行全身麻醉[2].氯胺酮[3]为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全麻药,具有钱镇静、显著镇痛的作用;丙泊酚[4]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患者能从麻醉中复苏迅速.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25%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60例(2~8岁)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L组(0.25%左旋布比卡因)和R组(0.25%罗哌卡因),每组30例。患儿麻醉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两组经骶裂孔给予局麻药1 mL/kg。两组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用七氟烷且均不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测定骶管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术后镇痛情况,记录HR、MAP、SpO2,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L组与R组的起效时间[(7.4±2.1)min vs(8.1±2.4)min]和镇痛时间[(423±37)min vs(388±45)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1 mL/kg)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浓度、同剂量的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具有相似的药效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小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意外,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高,术后出现尿潴留例数少,刺激患儿可睁眼或肢动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且麻醉用药量少,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n=30)和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n=30),I组应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Ⅱ组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时躁动.结果 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率,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苏醒时躁动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申富生 《河北医药》2010,32(8):966-967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报道较少。笔者观察了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骶管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小儿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1~6岁)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骶管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麻组,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手术开始10min、及术毕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平稳(P<0.01),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疗效确切,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骶管麻醉是经骶裂孔而达骶部硬脊膜外腔阻滞的方法,因小儿皮下脂肪少.骶裂也变异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小儿。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施行小儿骶管阻滞16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效果,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舒芬太尼是一种高选择性、高强度中时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能强,安全范围大[1]。  相似文献   

19.
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月西基础麻醉加骶管神经阻滞是婴幼儿下腹部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骶管阻滞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全麻的辅助措施,也可采用套管针法持续骶管阻滞,在手术结束时用于术后镇痛,特殊情况下在高危婴幼儿还可用来替代全身麻醉。本院自2005年以来对348例4岁以下小儿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其中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215例(I组),单纯全麻133例(II组),麻醉方式的选择为随机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基础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麻醉中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对626例小儿手术实施基础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