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油田进一步开采 ,文南油田早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开发生产 ,原油含水大幅度上升 ,采油液量增加 ,势必造成集输系统能耗上升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管网容器设备腐蚀加剧 ,工艺流程落后 ,自动化水平低 ,处理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此 ,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 ,针对文南油田高油气比、高含水原油特性 ,结合现有油气集输中存在的问题 ,对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流程系统地进行改造 ,甩掉了旁接原油大罐、脱水泵、电脱水器 ,彻底实现了“一热两用三无”全密闭处理工艺。1 “一热两用三无”流程简介所谓“一热两用”是指原油稳定和原油外输两…  相似文献   

2.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对于油田的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工艺其实质上指的就是油田进行生产的技术。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开采出来的石油气进行分离处理,经过脱水后也就可以得到原油。将上述得到的原油通过管道等手段输送到储存的仓库里,而对于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将天然气进行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天然气和原油便可以输送到用户以供使用了。本文通过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探讨,来对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对我国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了解工艺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以及重要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原油集输的自耗气量,合理利用油田气资源,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我国胜利、中原、辽河、大庆等油田相继开展了油气水混输不加热输送工艺的试验研究。油田工业自耗气与油田新兴的化工用气供需不平衡矛盾日趋尖锐。为了缓解此矛盾,急需研究相应的热力计算方法,开发不加热集输辅助运行管理软件,为油田实施和推广不加热集油提供技术支持,以便进一步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和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原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原油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对于开采或者是进口的原油都需要做好原油的收集和运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于油田集输系统检查与控制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同时可靠性也大幅提高。在现今所使用的油田集输系统中大量采用检测控制技术来对原油集输系统中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原油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终端。通过在油田集输系统大量使用相应的检测与控制技术,使得油田的集输工作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通过对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就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中所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某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含水大于80%的生产井比例达到87%,产能建设中油气集输工程投资占地面总投资的15%~30%。因此,做好高含水油田原油集输工艺的优化简化工作,是实现降低投资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单管集油工艺现场调研,总结不加热集输工艺取得的进展,分析各种不加热集输工艺的适应性,提出原油集输工艺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秋  崔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3,(30):393-393
提高系统效率可有效降低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能耗。本文着重从保持能量、减少投入、提高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油田油气集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介绍了为提高油气集输系统效率所采取的技术对策及效果,对今年老油田油气集输系统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油气集输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油气集输生产和油田物资探、钻井等作业相比有着线长、压力容器集中等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油气集输系统的技术发展做简明回顾,并就目前国内外油气集输先进工艺加以介绍,从而对今后的油气集输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油气集输生产与油田钻井、修井、测井作业等不同。油气集输不仅具有油田线长、面广、站点多等生产特征,还具有化工炼制企业工艺复杂、高温高压以及压力容器集中甚至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在油气集输管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如果有失误点,直接造成恶性的人身伤亡或者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总之,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加强油气集输生产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油气集输管线安全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孙志刚 《硅谷》2013,(2):270-270
油田用加热炉是应用在油田油气生产集输过程中的重要热工设备,承担着计量站、联合站的原油进站、外输和脱水等环节的加热任务。通过对相变加热炉结构参数、控制参数的分析,选取最终参数,为加热炉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油田老化严重,油气集输系统严重不合理,所以急需对其进行完善修正。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国内油田所面临的油气集输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油气集输优化方案和具体整改措施,目的是希望以此为契机,将我国油田的部分不足加以弥补,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输送效率,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油气集输主要包含了气液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污水处理和油、气、水的矿场输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恶性的火灾爆炸事故以及人身伤亡。所以,做好对油气集输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工作,小心防范,谨慎处理,对于保证油气集输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油田油气产量正在不断地减少,其含水量在大量地提高,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油田油气的集输系统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处理能力太差,消耗过高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对油气集输的系统进行了优化并改造,在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以及利用高效的节能设备等措施后,油田的油气集输效率得到了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油田集输系统工艺不适应现代油田开采、油水处理难度大、油田集输系统设备较为落后以及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等方面探讨了油田集输系统能耗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应用热泵回收含油污水余热、采用不加热集油和低温集油方式、注重加热炉节能以及落实油气混输等油田集输系统节能途径,以期为油田集输系统节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油集输系统是油田节能降耗的重点。经现场调研,在充分了解海五联合站原油集输系统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能量“三环节”方法对该站集输系统的耗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管线和机泵的参数分析,改造工艺流程,调整泵的扬程和排量来降低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联合站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是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计量、原油外输、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过程。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联合站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各区块地质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到原油产量的上产,关系到采油厂采收率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原油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油品取样、油品化验、流量计的检定等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影响是最大的。只要认真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一定能将计量跌差控制在合师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联合站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是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计量、原油外输、污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过程。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期,联合站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各区块地质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关系到原油产量的上产,关系到采油厂采收率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原油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油品取样、油品化验、流量计的检定等对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影响是最大的。只要认真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一定能将计量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油气的集输伴随了能量的高损耗,对油气集输系统能量的合理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油田的开采成本,是提高油气开采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油气系统的能耗和太阳能、风能的综合利用以及变相换热技术的使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聂岩 《中国科技博览》2014,(11):394-394
分析了原油集输系统能耗分布情况,找出了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原油集输系统提出了改造方案,包括扩大常温集输规模、二合一加热炉的优化调整、应用节能降耗配套技术和实施降温集油等。这些新技术与油田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油田开发过程的不断进行,油田原油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以西南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原油集输管道材质——X65为研究目标,采用室内腐蚀试验的方法,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测试,对比分析了缓蚀剂、腐蚀垢层、H_2S浓度等条件对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的影响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垢层的存在对原油集输管道内壁面的腐蚀反应过程和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具有阻碍作用;低浓度的H_2S对腐蚀速率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H_2S对腐蚀速率有促进作用;对裸钢试样而言,H_2S浓度变化通过影响腐蚀产物膜影响腐蚀过程;针对含腐蚀垢层的金属试样,H_2S浓度变化通过影响溶液中腐蚀性物质含量从而影响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20.
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容就是采用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以油田生产为例,一般包括采油、注水、集输、油气水处理和油气储运等几个过程二这些过程的完成,首先,需要借助于安装在油水井、采注计量站、接转站、脱水站、含油污水处理站、原油稳定站、天然气处理站、注水站、油库中的工艺设备以及连接这些站间的管线来实现,但要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仅靠这些工艺设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各种自动化设备以及生产的操作和管理人员。本文主要简述了测压仪表自动化系统在输油气管道中的技术运用情况,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