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VEGF-A/VEGF-C蛋白表达与MVD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乳腺癌标本98例、转移淋巴结42例、癌前病变7例,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不同VEGF-A/VEGF-C蛋白表达情况组MVD检测结果。结果淋巴结转移组MVD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蛋白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27,P=0.000)。VEGF-C蛋白表达与MVD无相关性(r=0.123,P=0.117)。VEGF-A(+)/VEGF-C(+)组的MVD明显高于VEGF-A(-)/VEGF-C(-)组(P〈0.01)。结论 VEGF-A在调控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A和VEGF-C在血管、淋巴管生成与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中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肺转移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β3(ITGB3)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以及相应淋巴结组织中ITGB3的表达。其中37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分析ITGB3表达与患者结直肠癌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TGB3主要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细胞质以及相应淋巴结的间质中表达。ITGB3在不同组织的表达不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ITGB3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的表达与淋巴结间质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5,P=0.005);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上皮细胞ITGB3表达与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表达呈正相关(r=0.514,P=0.001)。ITGB3在淋巴结表达、上皮细胞表达以及间质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59,P<0.0001;r=0.661,P<0.0001;r=0.354,P=0.013)。 结论ITGB3淋巴结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ITGB3可能是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远处正常胰腺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及LVD,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COX-2、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67.5%(2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2.5%(17/40)和35.O%(14/40,P<0.01),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的8.3%(1/12)和25.0%(3/12).癌、癌旁及正常胰腺的LVD分别为4.75±2.77、15.20±4.70和1.67±1.15,以癌旁组织最高(P<0.01).癌组织CO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旁组织LVD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癌组织COX-2、VEGF-C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胰腺癌新生淋巴管主要存在于癌旁,淋巴管的形成可能有COX-2及VEGF-C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lug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lu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为47.1%,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为55.4%,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E-cadherin、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可成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及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3例老年人肺鳞癌组织、26例癌旁肺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情况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结果 VEGF-C蛋白在老年肺鳞癌组织细胞浆中高表达(表达率62.3%),其表达率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老年肺鳞癌组织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11.08±4.39)个,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VEGF-C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老年肺鳞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r=0.530).结论 VEGF-C和VEGFR-3在老年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蛋白表达协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可用于指导老年肺鳞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9-01~2003-02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 (1)胃癌组织中COX-2、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64.3%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的10%(P<0.05).(2)COX-2、VEGF-C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关(P>0.05).(3)COX-2、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COX-2、VEGF-C表达均增高并且呈正相关.两者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黏附分子L-选择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份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44份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和31份转移灶组织(转移组)中CCR7和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转移组CCR7、L-选择素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P<0.01);CCR7与L-选择素表达显著相关(r=0.653,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 CCR7与L-选择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过程;检测二者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D2-40、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霞  孟冬月  李节 《山东医药》2008,48(1):118-120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D2-40的表达.发现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C的阳性率及172-40阳性淋巴管密度(LVD)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C和L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C的高表达与其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VEGF-C和Podoplanin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食管鳞癌标本及8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C和Podoplanin的表达,并对两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VEGF-C阳性率和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密度(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②VEGF-C阳性率和L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③VEGF-C阳性表达的食管癌组织中LVD与阴性表达的LVD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 VEGF-C和LVD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指标,且VEGF-C和LVD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血管、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Northern blot分析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VEGF-A、c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腺癌标本中VEGF-A、C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胰腺癌组织中VEGF-A和VEGF-C基因的表达分别是正常胰腺组织中的3.0和3.6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胰腺癌组织中VEGF-A和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80%;胰腺癌细胞VEGF-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A与VEGF-C表达无关联。胰腺癌非同步联合表达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前者与肿瘤大小、局部范围相关联,后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标本50例作为实验组,并取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COX-2及MLVD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MLVD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MLVD明显上调,其在结直肠癌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VEGF-C及其受体FLT-4 mRNA的表达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mRNA在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34例胃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及FLT-4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C及FLT-4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VEGF-C及FLT-4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VEGF-C〈0.05,PFLT-4〈0.05);VEGF-C及FL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6729,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与癌旁组织中VEGF-C的表达有明显差异(r=0.5189,P〈0.05);VEGF-C在中、低分化和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BorrmannⅠ、Ⅱ型分别与Ⅲ、Ⅳ型胃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而Ⅰ、Ⅱ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FLT-4在胃癌的生长中起作用;VEGF-C及其受体FLT-4 mRNA的高表达可促进胃癌淋巴管的形成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张梁  元辉雄  黄永秩 《山东医药》2012,52(37):47-4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内皮素-1(E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结直肠癌患者,取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1、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T-1、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67.4%,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6.8%)(P均<0.01);ET-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GFR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T-1和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93,P<0.01)。结论 ET-1、EGFR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联脆性组氨酸(FHIT)及Bcl-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结直肠癌、2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中FHIT及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FHIT、Bcl-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7例结直肠癌(39.3%)、1例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5%)可监测到FHIT基因表达降低甚至缺失(P<0.01)。FHIT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Bcl-2在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9%、40.0%(P<0.01)。Bcl-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Dukes分期、年龄、性别无关。FHIT和Bcl-2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FHIT基因表达降低和Bcl-2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PPL1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新鲜结直肠癌及27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检测APPL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半定量积分分级对该蛋白的表达强弱进行评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结果显示,APPL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以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该蛋白和相应的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3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PPL1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APPL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该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APPL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并对阳性表达VEGFR-3的组织进行染色管腔计数.结果: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16/37)和7.69%(1/1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00.P=0.026),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VEGF-C阳性组的VEGFR-3染色脉管计数较VEGF-C阴性组高,二者有明显相关性(5.50 1.37/HPF vs 2.81±1.12/HPF.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染色脉管计数较无转移组的计数高(5.60±1.45、HPF vs.2.864±1.04/HPF,P<0.001).结论: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VEGF-C和VEGFR-3可能介导食管鳞癌中脉管的生成,并参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s1,R1)和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组织中R1和R2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4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35例癌旁组织中脂联素受体R1和R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47),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2).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35),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6).在3种组织中,R1与R2的表达无关联性(P>0.05).在5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tumor regional lymph node and metastasis)分期有关.脂联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联合检测对判断直肠癌组织淋巴管生成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直肠癌组织新鲜标本83例,同时收集肿瘤边缘5~10 cm的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53例作为正常对照;对两组FAK、VEGF-C及LMVD表达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FAK、VEGF-C及LMVD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组织中L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8. 3±2. 1 vs 3. 9±2. 5,P0. 01);直肠癌组织中FAK表达阳性率为77. 91%,VEGF-C表达阳性率为66. 27%,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FAK及VEGF-C表达阳性率(P0. 05)。直肠癌组织中FAK、VEGF-C阳性表达率与直肠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 05),而与肿瘤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0. 05)。结论 FAK、VEGF-C和LMVD的高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FAK、VEGF-C及LMVD表达的联合检测对判断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RhoC mRNA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大肠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RhoC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5).RhoC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肠壁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 RhoC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