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眼球内异物并发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二种手术方法的指征。方法入院后急诊开始多途径抗生素治疗,手术分二组:球壁伤口缝合+异物摘出;联合玻璃体手术。结果12例眼内炎症均治愈。摘出异物11例,恢复有用视力3例,视力光感6例,眼球萎缩3例。结论本组病例临床特点:1.起病急,视力差;2.眼内组织损害严重;3.致病菌培养阳性率较高;4.治疗困难。强调及早诊治,玻璃体内注射有抗生素,联合玻璃体手术,可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内异物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直视显微镜下自睫状体扁平部行玻璃体手术,提高了球内异物取出率。24眼均一次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6眼,下降4眼。玻璃体切割术取球内异物应选在伤后10—14天。但手术复杂,且对眼内组织干扰大,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3.
用玻璃体切除技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取出眼球内异物是减轻组织损害和并发症发生 ,避免失明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玻璃体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 ,使许多过去难以取出的眼球内异物 ,得以通过玻璃体手术直视下成功摘出。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应用现代玻璃体切除技术直视下行球内异物摘出术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0例 ( 2 2眼 ) ,男性 19例 ,女性 1例 ,右眼10例 ,左眼 8例 ,双眼 2例 ;年龄 9~ 5 0岁 ,平均 2 6岁 ;外伤至手术时间最短 5天 ,最长 2年 ;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10例 ,外伤后玻璃体积血 12例 ,合并视网膜脱离 4例 ,铁…  相似文献   

4.
对位于后极部的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内的已被周围组织包埋的金属异物,要把它摘出而不对眼组织造成较大的损害是很困难的,因为异物已被组织包埋,要用电磁把它取出是不可能的,要经巩膜途径摘出,由于异物位于后极部,手术操作困难,往往导致很多并发症。由于这些原因常让异物继续留在眼内,其结果是在以后的经过中发生铁锈症或铜绿症,对眼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对于这样病例,如能采用经由睫状体平部行玻璃体切除术,然后用双手操作切开异物包膜摘  相似文献   

5.
眼后段异物往往因眼内组织损害严重、并发症多而预后不良。以往多采用经异物所临近的巩膜切口摘出异物,手术难度大,疗效差。现将经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的1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3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42岁,平均25.7岁。右眼、左眼各6例,另双眼1例(为雷管炸伤,1只眼异物位于眼前段,未统计在内)。眼内异物伤的原因有,雷管炸伤2例,敲击金属等高速飞溅的异物11例。其中磁性异物8例,非磁性异物5例(玻璃2例,铜屑1例,煤渣1例)。眼内异物的位置,视网膜表面或眼球壁内异物4例,玻璃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利用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和缝线成功取出巨大球内异物(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IOFB)。 方法:在CT和球内异物的图片的指导下,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7-0缝线取出球内巨大异物。 结果:两例都行玻璃体切割、晶状体切割、球内注射2.5mg头孢他啶和1mg万古霉素,第一例用缝线经角膜缘取出异物,第二例从角膜伤口处取出。视网膜裂孔周围行球内光凝,两例都填充硅油。术后随访,炎症都得到控制,成功地解剖复位。 结论:我们报道的为首例利用7-0缝线所做的圈套将球内异物经角膜取出,无需扩大巩膜切口从而避免了对视网膜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联合套管针取出眼球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套管针取出眼球内异物,评价该方法在治疗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 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4年8月中9例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套管针取出眼球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异物均一次性成功取出,术后视力提高8例,不变1例,长期随访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套管针取出眼球内异物简便、快速、损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晶状体异物病例,晶状体浑浊无明显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浑浊的玻璃体内磁性异物,以及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共3l例作为治疗对象。如异物位于晶状体表面或晶状体内,用镊子或磁铁摘出异物,行超声乳化手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如异物位于玻璃体及眼球壁,则行超声乳化术后,间接检眼镜观察下摘出异物。结果 均顺利摘出异物、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术前无明显的玻璃体或视网膜病变者,应植入人工晶状体。对于主要由晶状体浑浊,影响间接检眼镜检查的玻璃体内或视网膜表面的磁性异物,玻璃体切除法也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9.
用眼科普通异物钳夹取玻璃体内异物时,由于“推移现象”的产生常使异物摘出发生困难。为了解几种常见玻璃体内异物的移动幅度,以利于异物的摘出,笔者就玻璃体内异物“推移现象”作一初步测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眼内异物摘出术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寻求摘出眼内异物的最佳手术径路。方法 对22例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研究,12眼用传统的巩膜切开法,10眼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异物。结果 传统方法和玻璃体切除术法均成功地摘出异物。单纯伴玻璃体出血机化者,经玻璃体手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同时伴视网膜脱离者,异物摘出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结论 眼内异物摘出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必须综合分析异物位置及其并发症,以选择手术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内异物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眼后段眼内异物29例(29眼),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摘出异物过程中,玻璃体腔内注射TA混悬液约4~5mg,对损伤组织和纤维增生组织进行标识,将其迅速彻底切除。结果手术中TA颗粒的黏附性使病变组织易于辨认,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正常视网膜。术后可发挥皮质类固醇的抗炎和抗增生作用。结论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内异物手术中使用TA,能彻底清除机械性损伤和异物刺激导致的病变组织,同时抑制炎性增生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累及眼球前后段的眼球穿孔伤、眼内异物存留及严重的眼挫伤,常引起眼内多种组织结构损害,如角巩膜裂伤、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眼内异物存留或合并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严重损害.如按传统方法分期处理,常需多次手术,随着玻璃体手术的发展,采用一次联合手术可以达到眼内外重建,恢复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儿童眼外伤(十一)杨景存作者单位: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玻璃体内漂浮的非磁异物摘出法:玻璃体内漂浮的非磁异物的摘出,根据患眼屈光间质混浊与否,其摘出方法有所不同。凡屈光间质透明,经瞳孔能够看到异物的,可用异物钳或无齿镊直接夹取异物。...  相似文献   

14.
张铭  齐晓荣 《眼科研究》1994,12(1):17-19
利用家兔晶体内铜异物动物模型测定不同时间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铜离子浓度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晶体内铜离子浓度和MDA含量随病程进展呈上升趋势,SOD活性逐渐下降,并导致异物周围晶体不同程度混浊;玻璃体在初期受到一定影响,12天后恢复正常。表明晶格内铜异物可引起晶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并导致晶体混浊,角膜、房水的自由基代谢亦有影响,对玻璃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纯铜及铜合金眼内异物的动物实验观察。作者用纯铜(99.8%)和铜合金1106(含铜量近60%)异物,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由睫状体平部切口植入于家兔玻璃体内。异物的平均表面面积和重量为1.35平方毫米和1.4毫克。以后分别于不同时期进行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如下:(一)纯铜异物:其中16只眼异物置于玻璃体的周边部,全都于24小时内出现初期炎症反应,并于6天内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2例(33眼)儿童眼内异物的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除情况。方法:对32例均采取玻璃体切除及异物取出术。结果:24眼(72.72%)通过扁平部或扩大切口取出异物。视力改善9眼(40.90%)无变化7眼(31.8%),结论:儿童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取出,眼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白内障切口“钓鱼法”摘出玻璃体腔磁性异物的方法。方法 4例4眼磁性异物伤所致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腔内异物行白内障摘出,同时经白内障切口用电磁铁经前房吸出玻璃体腔磁性异物。结果 所有异物均一次顺利取出,术后5-10天4例均因出现并发症和玻璃体浑浊伴后脱离、视网膜脱离等而行玻璃体切除术。结论 经白内障切口“钓鱼法”摘出玻璃体腔内磁性异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磁铁吸引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不规则磁性球内异物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在治疗球内异物取出术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3-12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电磁铁吸引手术治疗不规则球内磁性异物患者30例30眼与我院2010-01/2011-12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治疗球内异物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术中异物取出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电磁铁吸引取出异物的患者中有28眼(93%)异物均一次取出,单纯应用玻璃体切割取出异物的患者中有20眼(67%)异物一次性取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3,P=0.021),玻璃体切割联合电磁铁吸引取出异物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均少于单纯应用玻璃体切割取出异物的患者.结论:不规则球内金属异物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中联合应用电磁铁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猪囊尾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玻璃体猪囊尾蚴病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方法,根据玻璃体猪囊尾蚴虫体的活动度和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变化程度分单纯型和增殖型,并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摘除虫体和切割增殖病变组织。结果8例8眼玻璃体猪囊尾蚴病中,2眼单纯型,6眼增殖型,均成功摘除虫体,切除视轴区增殖病变组织。单纯型较增殖型效果好。术后色素膜炎症反应和视网膜脱离是引起增殖型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结论该分类方法基本反映了玻璃体内猪囊尾蚴对眼球损害情况和临床特点。玻璃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内猪囊尾蚴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球内异物患者眼外伤时晶体受到损害而致混浊,这种眼外伤以青壮年居多,它的特点是外伤障常常伴有后囊膜的破坏和混浊,同时存在角膜和虹膜的损伤以及玻璃体混浊。特别是后囊膜常常不能保持完整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