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初步建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方法:①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②按已定的干预方案对干预组患者给予8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③入院时、8周时、随访6个月时,分别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8周、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支持性心理护理和认知治疗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lll96205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庆地区汉族人群400例,年龄均〉30岁。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组(n=200),正常对照(NC)组(n=200)。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人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分级及其多焦视网膜电图P1波异常改变。方法:糖尿病眼OCT扫描后进行DME分级,后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测,分析一阶反应P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随DME进展的变化关系。结果:DME早期已有P1波振幅密度的降低(P〈0.05),随后出现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随DME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He-Ne激光照射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法。方法:将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乙酰螺旋霉素、清咽片等药物口服124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He-Ne激光照射124例为治疗组,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慢性单纯型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肥厚型之间、慢性萎缩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慢性单纯型之间、慢性肥厚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慢性萎缩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1。结论:小剂量He-Ne激光照射对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对慢性单纯型、慢性肥厚型两型效果明显,而对慢性萎缩型疗效一般。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激光照射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KO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内服,治疗组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穴位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8例,对照组总有效34例,经秩和检验,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对疼痛的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活动等能力方面改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激光照射配合穴位注射不仅能改善其功能活动,而且能显著缓解KOA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亚临床病例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肌电图仪分别对两组患者行神经传导速度(NCV)、胫神经H 反射、胫神经F 波检测。结果:在观察组68例糖尿病患者中,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51例(75%),经电生理检查后增至60例(88.24%),确诊率由73.52%上升到88.24%;17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中,电生理检查后确诊异常9例,异常率占52.94%,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观察组胫神经F波异常率50%,H反射异常率69.9%,两组H反射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NCV 、F波及H反射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且H反射是最敏感的指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亚临床病例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的免疫状况,探讨其中医证型与免疫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初步判断RAU患者免疫状况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97例RAU患者按中医辨证的方法分成胃火上炎型、阴虚火旺型、心脾积热型和脾肾阳虚型,分别检测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胃火上炎型的RAU患者人数最多(44.3%)。②RAU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总体表现为体液免疫正常和细胞免疫的降低,其中CD3、CD4、和CD4/CD8水平分别降低86.60%、79.38%、和76.29%),③不同中医证型RAU患者组间比较显示:心脾积热型的CD3水平较其他三型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的CD3水平较其他三型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型的CD4、和CD4/CD8水平较胃火上炎型和脾肾阳虚型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RAU患者的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U患者的免疫状态以细胞免疫紊乱为主:RAU患者的中医证型和免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文成勇 《激光杂志》2013,(6):124-125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研究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弹性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查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根据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对照组A)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又根据下肢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由轻至重依次分为B、C、D、E四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应用髓检查获得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即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冲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Ep取PWvp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着各组间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Ep取Pw邯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参数AI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揭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是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对羊水过少患者引产的价值。方法:60例羊水过少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加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引产成功率、宫缩发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产时产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次数、宫缩发动的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引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介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是针对羊水过少患者的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加,其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对心、脑及肾脏等器官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发现糖尿病患者肺的气体弥散功能发生障碍,但对于糖尿病的肺组织有无损伤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自发的2型糖尿病(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 rat,OLETF)大鼠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OLETF大鼠肺组织,探讨糖尿病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陈英  李勇  邱丽华  李显  王启明  李婷 《激光杂志》2013,(6):95-96,100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的意义。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术后化疗的86例口腔癌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化疗前及化疗第一至四周期PLT数,探寻血小板数(Platdets,PLT)的变化规律;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术后化疗46例口腔癌患者,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晨起空腹采血,检测血液常规,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Fit-3配体(Flt-3 ligand,FL)及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含量。结果:①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6例口腔癌患者有27例化疗期间出现PLT先升高再降低的现象,且升高较化疗前具有显著性(P〈0.05)。②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46例口腔癌患者化疗前PLT各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后与化疔前相比,PLT、血小板压积(Platecrit,PCT)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则明显降低(P〈0.05);化疗前血清中FL、TPO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FL明显降低(P〈0.05),TPO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11.5个月行化疗时,骨髓造血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确实受到一定的抑制;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是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破坏减少,而非骨髓生成血小板增多所致;化疗早期血小板升高不能代表肿瘤治疗无效,或者癌细胞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红光(630nm)和蓝光(415nm)联合治疗与单纯蓝光(415nm)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红蓝光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蓝光治疗组,分别进行8周治疗,于实验第2周、4周、6周、8周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9例患者完成了实验,红蓝光联合治疗组对脓疱、结节/囊肿的疗效(皮损总数的减少率)较单纯蓝光治疗组好,而单纯蓝光治疗组对丘疹的疗效较好,所得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皮损总有效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治疗及单纯蓝光治疗均对面部寻常型痤疮有一定的疗效,虽然二者总体疗效无差别,但对不同类型皮疹的疗效不同,且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锋  董志  李晶 《激光杂志》2010,(5):93-94
目的:通过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桑白皮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作用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养并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5组,桑白皮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灌胃给药14天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肝糖原含量。结果:桑白皮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中剂最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P〈0.01和P〈0.05)。桑白皮总黄酮高剂量组可降低柑尿病大鼠甘油三酯水平(P〈0.05)和升高肝糖原含量(P〈0.05),中、低剂量组作用不明显。结论:桑白皮总黄酮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肝糖原含量,具有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68眼的DME患者被分为2组,联合组30例34眼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4 mg/0.1mL)后1月行MLG,激光组28例34眼行单纯MLG。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6mo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组低于激光组(P0.05),联合组所需激光能量低于激光组(P0.05),激光组并发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IVTA联合MLG是治疗DME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MLG治疗无效患者,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郑永玲  金涛 《激光杂志》2013,(6):122-123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单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疗程4周,采用美国Nicolet肌电-诱发电位仪,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分别进行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神经的F波检测,记载平均F波的波幅,结合测定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神经电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和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位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benezapril)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位点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苯那普利灌胃,2周、12周取肾脏皮质组织,采用组织化电镜的方法,定量分析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位点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的负电荷位点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苯那普利治疗组的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位点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多,与对照组相似。结论:苯那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的负电荷位点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汪涛 《激光杂志》2010,(2):54-55
目的:观察超激光照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腰椎间盘,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组除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外,予超激光治疗仪照射腰椎病变部位,照射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1次/天,连续7天。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2、3、5、7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分。结果:术后第2、3、5、7天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acNab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3月两组间VAS评分和MacNab评价优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射频消融术的基础上辅以超激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尽快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过程中小儿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监测值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体外循环过程中监测值,经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血Na+无显著变化(P〉0.05),血K+在开放升主动脉之后较转机前升高(P〈0.05),波动幅度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血Ca2+、Hb和HCT在转机后均下降(P〈0.05);血Ca2+开放升主动脉后回升(P〈0.05),停机后恢复至转机前正常水平(P〉0.05);Hb和HCT停机后较转机前降低(P〈0.05)。PH在停机后下降(P〈0.05),波动幅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CO2、TCO2、HCO3-均在停机后升高(P〈0.05);Lac和Glu转机至停机后升高(P〈0.05),Lac波动幅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高Glu指示高血糖。结论:监控血K+,改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及时干预血乳酸升高和高血糖,对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的胆囊疾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照研究同一时期36例肝硬化伴胆囊病变和41例不伴肝硬化的胆囊病变患者行LC术的治疗经过及结果。结果:在肝硬化患者组,LC完成34便,因术中出血中转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行LC难度较大,但安全可行,疗效满意,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掌握手术特点是L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前弹力层下切削术与传统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过去四个月在我院分别行前弹力层下切削术和传统薄瓣LASIK术治疗近视患者236例(470只眼)的术后情况;其中接受SB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接受薄瓣LASI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所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值介于-3.0到-9.0度,以及等效柱镜值≤-3.0度。分别对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SB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17±1.67D,LASI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08±1.37(P=0.5)。术后1周裸眼视力(UCVA),SBK组为1.07±0.19,LASIK组为1.12±0.17(P〈0.0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SBK组1.07±0.19,LASIK组为1.154±0.18(P=0.00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SBK组为1.0±0.20,其中裸眼视力〉1.0占77.3%,LASIK组为1.15±0.19,其中裸眼视力〉1.0占94.0%(P=0.001)。术后3个月疗效指数(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SBK组为0.88±0.16,LASIK组为0.93±0.19(P=0.14)。结论:本研究显示,与SBK术相比,传统薄瓣LASIK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能得到更好的视力效果,但两者的疗效指数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