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小红 《护理学杂志》2014,29(15):45-46
目的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影响。方法将95例DPN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联合清水足浴,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联合中药足浴。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毫米波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毫米波脉冲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饮食和降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进入治疗期.对照组应用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治疗仪进行治疗.两组均观察4周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67.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毫米波脉冲刺激穴位可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神经修复再生,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治疗中需掌握糖尿病治疗仪的操作方法,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探索参芪降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HIF-1α和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和糖尿病肾病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组(治疗组)。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生化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组织HIF-1α和HO-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24h尿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和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组肾脏肥大指数降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降低(P〈0.05,P〈0,01);肾组织HIF-1α和H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肾组织HIF-1α和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采用SF-36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四肢远端的麻木与烧灼感"、"自发性疼痛"、"膝腱反射消失"、"四肢感觉减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腓总神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量表中"SF-36总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甲钴胺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药物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马来酸挂哌齐特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1.34%、有效率37.5%、无效率11.1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率21.8%、有效率34.37%、无效率43.75%,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两组患者麻木疼痛减轻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甲钴胺注射液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应用比单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束植入治疗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并比较靶肌肉局部用药与全身性用药的疗效,探讨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选用雄性大鼠60只随机等分5组.每组12只,制作左侧胫神经切断动物模型。A组:神经束植入组;B纽:神经束植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C组:神经束植入+腹腔注射甲钴胺;D组:胫神经切断:E组:胫神经切断+左侧腓肠肌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当日开始,B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300μg/kg;C组隔日腹腔注射甲钴胺300μg/kg;E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等渗盐水0.02ml。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测量左小腿腓肠肌电生理、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TUNEL染色。结果术后4周及8周,A,B,C三组腓肠肌电位波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组与E组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及术后8周,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A,B,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组与D,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神经柬植入能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靶肌肉给药效果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使用头部针灸治疗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达到治愈和显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治疗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中医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有DPN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降血糖治疗,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及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由具有中医护理资质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行中医辨证施膳、情志调适、中药足浴、足部推拿、运动康复及健康教育,为期3个月。结果中医症状积分、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踝肱指数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两组干预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改善糖尿病患者DPN症状,调节患者情绪,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西药三苯氧胺、中药乳癖消颗粒配合音乐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服三苯氧胺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卵泡期血清激素水平,应用贝氏焦虑量表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68.8%)(P〈0.01)。两组治疗后E2、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PGN、TTE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是一种受病人欢迎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将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给予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中药对照组)、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西药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中、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中、西药对照组(87.5%和90.0%),P〈0.05。结果表明,马勃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4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10 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TGF-β1及血BMP-7水平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84.85%,优于对照组54.84% (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58.06% (P <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BMP-7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尿TGF-β1水平均下降(P<0.01或P<0.05),血BMP-7水平均升高(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血、尿TGF-β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BMP-7水平明显降低,清肾颗粒可显著降低血、尿TGF-β1水平,升高血BMP-7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β(GRβ)表达水平的干预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41例PNS患儿正规激素治疗前PBMC内GRβ表达水平,8周时根据激素治疗效应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26例、激素抵抗组15例。(2)15例激素抵抗组患儿再将其分为黄芪治疗组8例、西药对照组7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PBMC内GRβ表达及血清IL-4、IFN-γ水平。另选8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激素抵抗组患儿PBMC内GRβ表达明显高于激素敏感组(P〈0.01)。(2)黄芪颗粒治疗前,黄芪治疗组PBMC内GRβ的表达、血清IL-4、IFN-γ水平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黄芪治疗组PBMC内GRβ的表达、血清IL-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1)。治疗3个月后,黄芪治疗组PBMC内GRβ的表达与西药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仍然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黄芪治疗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1)SRNS患儿存在GRβ的高表达,黄芪不能下调SRNS患儿PBMC内GRβ的表达,可能与疾病状态下多种炎症因子的共同作用有关。(2)黄芪可能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的途径减少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慢性重症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心率振荡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重症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加胺碘酮治疗,用药前后分别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振荡初始(TO)、振荡斜率(T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O明显降低(P〈0.05),TS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TO、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使用胺碘酮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重症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振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8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炎镇痛治疗,中药组给予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术后恢复状况、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 d、5 d及7 d,中药组VAS评分及患肢最大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患肢消肿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5.68%vs 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可缓解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与疼痛,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的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NO、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量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瘀的中药复方。疗程均为2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U-TP、ACR、NO、ET-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NO、ET-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两组患者U-TP、ACR、NO、ET-1各项指标均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指标治疗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BUN、Scr、HbA1c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的中药复方对改善早期DN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2型DN伴高Hcy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短效注射胰岛素、盐酸贝那普利片、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血Hcy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24 h Pro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血Hcy均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DN伴高Hcy血症患者加用甲钴胺、叶酸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血Hcy水平,以减少尿蛋白排泄,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刘冰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48-48,5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于早期和出院应用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较治疗明显下降(P〈0.01),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IM评分均较治疗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独立性运动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中药加西药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西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糖、肾功能、蛋白尿、尿系列微量蛋白、血脂及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7%,明显优于对照组52.38%(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肾功能,降低血糖、蛋白尿和尿系列微量蛋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抽取40只,采用切除右肾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DN模型,另外8只大鼠行右肾假切术。造模成功后按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mAlb)高低,两头随机抽取分为模型组、缬沙坦对照组、芪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芪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成模2 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给药12周时观察DN大鼠尿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然后,处死所有动物,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dex,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给药12周后,模型组大鼠尿 mAlb、α1-MG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 P 〈0.01),3个治疗组DN大鼠尿mAlb、α1-MG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2个中药治疗组的上述4项指标亦较对照组降低(P〈0.05-0.01),且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大鼠Scr、BUN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2个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 HE染色显示,3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3个治疗组大鼠TI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TI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3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轻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3个治疗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0.01);3个治疗组大鼠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BMP-7、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可能通过干预BMP-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对DN肾间质纤维化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归芪通舒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麻仁丸口服(每次6g,每天3次),两组均以7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