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从量和结构两方面来看 ,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迥然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其内在本质原因不能仅从某一方面来探讨 ,而应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谈判势力”为切入点 ,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企业家人力资本运营过程的特殊性以及运营绩效的特殊性三位一体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才能得出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陈洪安  郑玥 《经济研究导刊》2013,(6):125-126,143
选取全国和湖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总体以及湖南省个体的分析,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以此建立计量模型,找出湖南省的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使用聚类分析剖析湖南省区域人力资本的总体特殊性,同时寻找湖南省区域人力资本不足的原因,给出相关人力资本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人力资本是区域内个体人力资本的整合,其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区域人力资本存量,还包括区域人力资本质量、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和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等方面。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上述四个方面对浙江省11个地区的区域人力资本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求状况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受价值观念、制度,选拔机制,天赋,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生命周期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需求受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价值观念、管理功效的认识程度、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家的淘汰与拔机制的影响。此供求状况决定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格将远远偏离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努力水平是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主要内生变量。本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试图从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角度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理解转型期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兆辉 《生产力研究》2005,(12):114-115,133
企业家选择实质上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搜寻和识别。企业家选择存在风险,这是因为企业家才能是私人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所有者在支付一定成本后才可以识别个体的企业家才能。然而,能够显示企业家才能的人力资本要素和非人力资本要素具有不同的可识别性和识别成本。采取何种方式选择企业家,基于所有者对选择风险和选择成本的权衡分析。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特殊性的三大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建华 《经济管理》2002,(14):28-33
针对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特殊性本质原因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应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形成的特殊性决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运营过程的特殊性以及运营绩效的特殊性三位一体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缺少不了企业家,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从企业家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进行了概述,对具体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问题也作了简要说明.文章最后着重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因子及途径作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对企业家人力资本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平 《经济师》2003,(2):19-20
文章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必要性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并结合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存问题 ,提出了对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中一直是难点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人力资本潜在收益以及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不可分性.然而,企业只有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进行全面计量,才能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作出准确评价,为企业后继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新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帏  陈琳纯 《技术经济》2009,28(8):22-27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新企业的创建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关系,就它们对机会识别、新企业创建和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和研究,总结了其中的机制,并指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影响,不断形成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进而促进或抑制新企业的成长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创业过程整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反映,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在回顾意识形态与企业家关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路径。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由此可依次分为三个阶段:企业家对意识形态感知的认识阶段;企业家理性判断是否将共有意识形态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评价阶段;共有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个性化意识形态的实现阶段。论文结合广东温氏集团案例,揭示意识形态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阶段性路径特征,提出针对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影响的阶段性特点的阶段性战略,认识阶段增强企业家角色偏好,评价阶段降低企业家对意识形态判断的交易成本,实现阶段打造企业家声誉等,以期从而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计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期权模型计量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模糊计量的数学方法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发挥的效率,最后计量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是重要的稀缺资源,不但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是国家、地区乃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价值为切入点,对如何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了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Human capital and the private equity prem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en capital market is imperfect, an entrepreneur has to invest substantial personal funds to start a firm and has to bear large firm-specific risk. Furthermore, if a typical entrepreneur is risk averse, private equity should earn a premium for idiosyncratic risk.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 capital with the decision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 I calibrate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hoice to illustrate a significant attenuating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premium for firm-specific risk. When an entrepreneur can quit the business and work for hire, the firm-specific risk premium is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without this option. While an entrepreneur puts at risk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financial wealth, she does not commit all human capital to the current business. At stake is only the labor income forgone while managing the firm and the rest of human capital is unaffected by the business risk.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rivate equity does not earn any significant premium over publicly traded equity. The model with human capital is consistent with this observation, assuming typical entrepreneur forgoes a small expected return (1.5%) in lieu of intangible benefits of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入手,进一步延伸分析了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制度选择,即赋予企业经营者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7.
农业龙头企业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龙头企业家的技术层面及制度层面的人力资本表明,决定龙头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可分为技术维度与关系维度两个维度,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二维组合构成了不同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模式,提高龙头企业家人力资本要求从营造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入手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兰玉杰 《技术经济》2007,26(4):70-73
股票期权作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典型模式在国外企业中普遍实行,国内也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试点。股票期权多大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多大程度上带来了企业绩效的提高,是中外研究者实证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企业家能力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战略决策与执行管理两个层次,界定了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意愿企业家的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物质资本的关系,认为意愿企业家的物质资本,对于股权/风险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显示人力资本的信号作用,对于债权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则具有风险抵押的保险作用。同时,给出了意愿企业家获得物质资本差额的必要条件,即股权/风险资本风险参与和债权资本抵押参与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业投资视角的创业企业家资源禀赋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企业家的资源禀赋是影响创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是进行创业投资决策的关键依据。基于创业投资视角,从心理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3个方面构建了创业企业家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创业企业家的资源禀赋进行了评价,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为创业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