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肝细胞功能试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微粒体加单氧酶系的活力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CYP)的活性。人类肝脏中至少有19种CYP参与药物代谢,采用不同的药物作为试验底物,检测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反映肝细胞功能。本文就依赖于CYP的肝细胞功能的几种检测手段,包括利多卡因代谢试验、氨基比林呼气试验、咖啡因呼气试验、美沙西丁呼气试验的众多研究作一综述。这些试验在慢性肝病的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及肝移植领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在肝脏等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其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饮食、维生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对SCD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咖啡因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外源性物质,在肠道完全吸收,约97%在肝脏代谢。本文对咖啡因进行了药物动力学试验,以探讨咖啡因是否能作为肝功能试验的一个物质,并与其它肝功能定量试验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在肝脏等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其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饮食、维生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对SCD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据《J Hepatology》2014年5月报道】题:脂肪甘油三酯脂酶(PNPLA2)在脂肪性肝炎和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中对肝脏炎症起保护作用(作者Jha P等)进展性肝病的主要特点是存在肝脏炎性改变。脂肪酸(FA)的代谢和信号传导的改变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其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脂肪酸合成酶(FAS)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作为肝脏脂肪酸代谢和炎症的重要转录调节子。由于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PNPLA2)为存储在细胞内甘油三脂水解的关键酶,并决定通过PPARα进行信号传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1.肝脏酒精代谢产物损伤:(1)乙醛的化学性损害:机体摄入的酒精90%以上在肝脏代谢,经过乙醇脱氢酶、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乙醛可损害各种细胞器和酶的结构功能;又能刺激免疫系统,诱发免疫反应性肝损害;损害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谷胱甘肽(GSH)的生物合成,减弱超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功能。(2)氧化还原反应的改变:酒精氧化引起氧化型的辅酶Ⅰ  相似文献   

7.
肝脏药物代谢酶是决定中药复方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复方中化学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中药复方在药动学层次上产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本文首先建立中药配伍与肝脏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技术,在有效组分、有效部位和饮片三个层次发现中药与肝脏药物代谢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发现中药复方中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成分,探索肝脏药物代谢酶对中药成分代谢作用的具体亚型,结合中药复方作用的体内过程,系统阐述中药成分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中药配伍、药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建立基于肝脏代谢酶表达方剂整体性研究的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咖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可将其作为肝细胞代谢的底物,通过血浆(或唾液)咖啡因清除试验、空腹咖啡因浓度测定、咖啡因呼吸试验等方法可了解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情况,从而获得肝功能状态的定量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能量供给及免疫调节的场所之一,大多数药物需在肝脏内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在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清除中起主导作用,易受药物诱发而导致损害.药物本身很少引起肝脏损害,但经肝脏药物代谢酶的生物转化而形成的药物代谢产物通常是引起肝脏结构及功能损害的更直接原因.药物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急性肝损伤是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发病形式,少数可发生威胁生命的肝衰竭.急性药物性肝病病程一般在3 mo内(胆汁淤积型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参与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参与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内源性H_2S主要由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TH)和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ST)催化合成,上述3种酶均存在于肝细胞中,通过催化产生的H_2S参与调控肝脏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肝脏中H_2S的代谢影响脂蛋白合成,肝脏中H_2S代谢紊乱与脂肪肝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H_2S在肝脏脂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物与肝脏     
一、肝脏的药物代谢肝脏的药物代谢有许多途径,这不仅由于药物有许多不同的生物化学结构,还因为同一结构的药物又可以通过不同反应形式而进行代谢,迄今为止,新的反应形式还继续被发现。药物代谢可由特殊的药物代谢酶来进行,但有的药物亦可以通过正常细胞代谢的酶系统进行,故药物代谢途径是复杂的。本文只就在肝脏内质网中最常见的药物代谢途径进行简要的讨论。1.药物代谢酶: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有许多药物代谢酶,这些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溶性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后经肝脏清除.因此,肝脏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药理作用以及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13.
正肝脏是人体内的最大腺体,承人体内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1)承担着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代谢的重要作用;(2)还担负着分泌、排池、生物转化等功能。和肝脏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密切相关:(1)具备肝动脉和肝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2)有丰富的血窦,提供了物质代谢的良好代谢条件;(3)有两条输出通路:血液循环和胆汁途径;(4)肝细胞中有丰富的酶,目前已知的约数百种~[1]。因此在人体代谢、生长、发育中,肝脏充当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邓威  陈倩  郭金  龚作炯 《山东医药》2022,(10):108-111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作为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一种依赖NADP的酶,主要促进异柠檬酸转变为α-酮戊二酸,并生成NADPH.IDH1广泛参与肝脏中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以及氧化应激的发生,并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突变的IDH1可将α-酮戊二酸转变为一种肿瘤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参与肝脏肿瘤的代谢重编程及...  相似文献   

15.
酒精性肝病及其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大量饮酒损伤肝脏 ,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欧美国家肝硬化患者 ,1/ 2~1/ 3由长期酗酒所致。我国酒精消耗量近年明显增加 ,据估计酗酒人群中 10 %~ 2 0 %有着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一、酒精在肝内的代谢饮入的酒精一部分经胃的酒精脱氢酶 (ADH)代谢 ,吸收后 90 %以上经肝脏氧化、代谢 ,最后生成CO2和水 ;少部分由肺、肾和汗排出。酒精在肝内代谢 ,主要为ADH氧化途径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MEOS)。虽然还有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酒精代谢 ,但其作用微不足道。 (图Ⅰ )ADH氧化途径 :酒精在肝细…  相似文献   

16.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γ具有调控脂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抗肝纤维化等生物学功能,并与调控脂肪代谢的相关酶类关系密切。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CSL1)作为脂肪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肝脏中参与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可引起肝脏内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并在肝脏中直接或间接促进肝纤维化进程。回顾了PPARα、γ和ACSL1各自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简述了PPARα、γ对ACSL1的转录调控机制;从肝脏脂代谢和肝星状细胞活化等两个方面分析了PPARα、γ对ACSL1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肝纤维化进程。从而指出在肝脏中PPARα、γ通过调控ACSL1直接或间接参与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通过化验肝功能、胆碱 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钙,测量骨密度(BMD),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密度与胆碱酯 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TBil)无相关性。肝脏储备功能越差,骨代谢异常 越明显,ALT、TBil与骨代谢无关。  相似文献   

18.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γ具有调控脂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抗肝纤维化等生物学功能,并与调控脂肪代谢的相关酶类关系密切。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CSL1)作为脂肪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肝脏中参与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可引起肝脏内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并在肝脏中直接或间接促进肝纤维化进程。回顾了PPARα、γ和ACSL1各自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简述了PPARα、γ对ACSL1的转录调控机制;从肝脏脂代谢和肝星状细胞活化等两个方面分析了PPARα、γ对ACSL1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肝纤维化进程。从而指出在肝脏中PPARα、γ通过调控ACSL1直接或间接参与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肝损伤的细胞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基本上可分化学性和免疫性两大类。 一、化学性 药物或毒物的摄入涉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一些基因(葡萄糖醛酸、硫酸酯、甲基、巯基、甘氨酸、谷氨酸、芳香基等)的结合作用。肝脏的解毒功能与肝脏的血供、细胞内酶系和肝脏的代谢功能有关。细胞色素P450系黄素  相似文献   

20.
肝脏酶生化检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生化反应器官 ,承担多种物质代谢活动 ,含有大量酶类 ;肝内酶的含量占肝脏总蛋白量的 2 / 3,体内几乎所有的酶都在肝内存在。因此 ,在发生肝损伤时 ,肝脏酶的释放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最早卡门等在 195 5年发现急性肝炎病人在黄疸前期就出现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明显升高 ,可用于早期肝炎的诊断。到目前 ,可用于肝脏疾病检测的酶类已有上百余种 ,常用于肝脏疾病诊断的酶类有近十种。肝脏酶学检测已经成为肝胆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