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西紫杉醇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每周方案及每3周方案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 41例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不同方案多西紫杉醇治疗.多西紫杉醇3周方案组22例,剂量为75mg/m2/3周;每周方案组19例,每次剂量为25mg/m2×3周,休息1周.评估多西紫杉醇不同用药方案疗效与毒性.结果: 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总有效率为34.1%.每周方案组与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组(多西紫杉醇每3周1次)的病人相比,有效率(RR)为36.8% vs 31.8%(P=0.5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Ⅲ-IV度骨髓抑制率为63.6%:31.6%(P<0.01).但每周方案中III- IV度神经病变高于每3周方案组,为26.3%:18.2%.结论: 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有效.每周方案与每3周方案比较,有效率相近,但其血液学毒性低于每三周多西紫杉醇方案.每周方案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是一较好的选择,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传统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47例传统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治疗失败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31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化疗,12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4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4.89%,临床获益率为57.45%,中位PFS 3.9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仍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每周方案及每3周方案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41例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不同方案多西紫杉醇治疗。多西紫杉醇3周方案组22例,剂量为75mg/m^2/3周;每周方案组19例,每次剂量为25mg/m^2×3周,休息1周。评估多西紫杉醇不同用药方案疗效与毒性。结果: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总有效率为34.1%。每周方案组与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组(多西紫杉醇每3周1次)的病人相比,有效率(RR)为36.8%vs31.8%(P=0.5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Ⅲ-IV度骨髓抑制率为63.6%:31.6%(P〈0.01)。但每周方案中III—IV度神经病变高于每3周方案组,为26.3%:18.2%。结论: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有效。每周方案与每3周方案比较,有效率相近,但其血液学毒性低于每三周多西紫杉醇方案。每周方案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是一较好的选择,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DC方案化疗,然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9例患者在本研究中共完成300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8个。总有效率为50.6%,其中CR3例(3.8%)。化疗主要不良反应有乏力、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65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其中5例达Ⅳ度骨髓抑制。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8个月。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XX  Zhou ZM  Yuan ZY  Zhang DS  Shi YX  Jiang WQ 《癌症》2007,26(4):407-410
背景与目的:对于既往使用过含蒽环、紫杉醇药物方案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可用的药物不多.多西紫杉醇(docetaxel)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近年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一个较新的方案,本研究初步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情况.方法:31例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卡培他滨2 500 mg·(m2·d)-1,第1~14天,分2次饭后30 min口服;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1 h,第1天.方案21天重复循环.在多西紫杉醇用药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每天2次,连用3天.结果:31例患者使用DC方案化疗共116疗程,中位疗程数为3.7个.总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41.9%(13/3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例(9.6%).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粘膜炎等.中位随访时间10.8个月(2~23个月),死亡2例(均死于肿瘤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7个月(2~12个月).结论: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既往接受过多程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6例接受过多程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环磷酰胺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环磷酰胺:600 mg/m2,d1;多西紫杉醇37.5 mg/m2,d1.8,21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26例患者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低剂量强度多西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对蒽环类药物耐药且体质较差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30例既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的MBC患者,多西紫杉醇30 ms/m2,静滴,第1、8、15天,每4周重复,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为36.7%(95%可信区间为20.5%一53.9%).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全组平均随访15个月,有效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TTP)8.5个月.至随访结束,中位总生存时间(OS)未达到.结论 低剂量强度多西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对既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且体质较差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较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长春瑞滨(NVB)和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蒽环类药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选择匹配68例,分为A(治疗组)和B(对照组)两组. A组32例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第1天;卡培他滨950 mg/m2,每日2次口服,第1~14天.B组36例采用NP方案,NVB 25 mg/m2,第1、8天,静滴;DDP 80 mg/m2,分3 d(d1~3)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治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均可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71.9%(23/32)和44.4%(16/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A组和B组分别为5.7个月和3.8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A组和B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3.1%和44.4%,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主要不良反应还有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蒽环类治疗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有效率优于NP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多西紫杉醇为主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转移性乳腺癌20例,既往全部使用过蒽环类药物,且大多数应用过紫杉醇、顺铂化疗。再度进展后选择国产多西紫杉醇单药,或联合异环磷酰胺,或联合卡培他滨化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个周期以上。结果20例中CR1例,PR13例,SD4例,PD2例,总有效率70%(14/2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脱发,白细胞减少Ⅲ~Ⅳ度,占50%。结论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低剂量多西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8例老年MBC患者,用多西紫杉醇3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3周重复,最多6周期.结果: 28例患者共完成120周期的化疗,其中完全缓解者1例(3.6%),部分缓解者8例(28.6%),有效率为32.1%(95%CI:14.8%~49.4%),肿瘤控制率为71.4%.既往未用过化疗的患者有效率高于用过化疗的患者(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至随访结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0个月.结论: 低剂量多西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在MBC老年患者中较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诱发的Ⅳ度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为合理使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化疗诱发的Ⅳ度粒细胞减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以同期化疗未出现粒细胞减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Ⅳ度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为PS2分、临床分期Ⅳ期、化疗前1周内使用GCSF、化疗延期大于1周、化疗周期数≥4个、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合并放射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现Ⅳ度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分期Ⅳ期、化疗前1周内使用GCSF、化疗延期大于1周、化疗周期数≥4个、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结论Ⅳ度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分期Ⅳ期、化疗前1周内使用GCSF、化疗延期大于1周、化疗周期数≥4个、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高风险患者应该预防性应用GCSF。  相似文献   

12.
Zhou NN  Lin XB  Liu DG  Teng XY  Zhong JT  Jiang WQ 《癌症》2008,27(9):947-950
背景与目的:大约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Her-2/neu高表达,Her-2/neu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化疗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可以显著提高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多西紫杉醇是近年来治疗乳腺癌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2例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曲妥珠单抗的首次剂量为8 mg/kg,以后的剂量为6 mg/kg.多西紫杉醇75mg/m2,每21 d重复一次.按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按WHO化疗药物急性和亚急性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2例患者共完成96个周期化疗(中位数3周期,范围2~6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2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4例,客观有效率(CR PR)63.6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4个月,1年生存率59%.全组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4.5%,部分患者有发热(第一次输注曲妥珠单抗时出现)和轻度的心肌劳损.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2例葸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DC方案化疗.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抗癌药物毒性分级(0~Ⅳ)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共完成126个周期化疗,每例患者的化疗周期数为2~12个,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11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46.9%.14例肺转移患者中8例有效,13例肝转移患者中6例有效,7例皮肤软组织转移患者中3例有效,5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3例有效.32例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6个月.1年生存率为56.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84.4%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2例达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DC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对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商品名泰索帝)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19例明确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以泰索帝为主的化疗,10例为3周给药方案,联合ADM40mg/m2或DDP80mg/m2,化疗;9例为每周给药方案单药化疗.共行61个周期.结果19例中CR1例,PR9例,NC9例,PD0例.有效率52.6%(10/19).毒性反应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联合化疗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为21.6%(疗程),每周方案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为8.3%(疗程).无超敏反应,亦无因化疗致死病例.19例患者化疗后的PS状况均较化疗前明显改善,生存期19例中已死亡4例,失访1例,最长随访时间35个月,最短随访时间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现生存的14例中,最长的1例达23个月,>1年生存者有10例.结论泰索帝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毒性反应能耐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为TAC(多西紫杉醇 表阿霉素 环磷酰胺),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手术,国产与进口组患者分别为35和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其中国产组3例(8.6%)获得完全缓解(CR),26例(74.3%)部分缓解(PR),6例(17.1%)病变稳定(SD);进口组CR4例(11.%),PR25例(73.5%),SD5例(14.7%)。国产与进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国产与进口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III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8.6%(27/70)、54.4%(38/6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容易处理,与进口多西紫杉醇相似,且价格远低于进口多西紫杉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为TA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手术,国产与进口组患者分别为35和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其中国产组3例(8.6%)获得完全缓解(CR),26例(74.3%)部分缓解(PR),6例(17.1%)病变稳定(SD);进口组CR4例(11.%),PR25例(73.5%),SD5例(14.7%)。国产与进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国产与进口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Ⅲ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8.6%(27/70)、54.4%(38/6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容易处理,与进口多西紫杉醇相似,且价格远低于进口多西紫杉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ET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E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ET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75.8%,治疗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呕吐、粒细胞减少和脱发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ET方案是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顺铂、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Ⅳ期胃癌患者50例,应用多西紫杉醇40 mg,静脉滴入1 h,d1,d8,d15;顺铂20 mg静脉滴入,d1~d5;醛氢叶酸(CF) 200 mg在5-FU前静脉滴入,5-FU 500 mg静脉滴入,d1~d5.以上方案每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全组50例患者,有效率64.0%(32/50),病情稳定率24.0%(12/50),其中PR 32例,SD 12例,PD 6例,无CR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Ⅰ~Ⅱ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6.0%(38/50), 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0%(3/50),无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低且较轻微.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近期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较小,可以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22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希罗达治疗;27例既往未曾采用蒽环类治疗,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周期以上。结果:49例患者中,治疗后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率为69·3%(34/4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占51·0%。结论: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吉非替尼与多西紫杉醇二者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建库至2013年第8期)、PubMed、Embase、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截至2013年9月),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合并分析。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 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79例患者。与多西紫杉醇相比,吉非替尼能够提高总有效率[RR=1.40,95%CI(1.12,1.74)]和TOI改善率[RR=1.85,95%CI(1.49,2.31)],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RR=0.23,95%CI(0.11,0.49)]。结论:与多西紫杉醇相比,吉非替尼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