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现象。本文对41例新生儿黄疸的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α -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 (CK)、磷酸肌酸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 ,进行对照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998年4月~2001年6月收住院的新生儿黄疸41例 ,女21例 ,男20例 ,胎龄36~40周 ,出生体重2500g~4000g ,分Ⅰ组 :胆红素 (TSB)<205 0μmol/L、Ⅱ组 :TSB为205 2~342 0μmol/L、Ⅲ组 :TSB≥342 0μm…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了解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10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40例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69例,并以39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测定三组新生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肌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51-2152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变化.方法 分析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观察组)和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男性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比例高于女性患儿,观察组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及时、准确的病因分析,选择相应合适的治疗方案,对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10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40例和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69例,并以39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测定三组新生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组血清AST、LDH、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肌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苍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0% (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γ﹣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K、CK-MB、LDH、HBDH、AST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肌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磷酸肌酸钠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射...  相似文献   

7.
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肌钙蛋白(cTnl)和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LDH-1)、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在急性胰腺炎时的变化水平.方法 对我院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或比色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重型胰腺炎患者的肌钙蛋白(cTn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均显著高于轻型胰腺炎组,轻型胰腺炎患者的肌钙蛋白(cTnl)、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氨酶(LDH)及同工酶(LDH-1)、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比健康对照组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钙蛋白(cTnl)、乳酸脱氢酸同工酶(LDH-1)、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心肌损伤,并可作为评制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尤其以肌钙蛋白(cTnl)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行心肌酶谱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将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40例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HBN)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设定为病理性黄疸组,选取同期出生的40例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作为生理性黄疸组,对两组新生儿的CK、CKMB、AST、LDH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新生儿的肌钙蛋白(cTnI)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性黄疸组的CK、CKMB、AST、LDH和cTnI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两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酶谱CK、CKMB、AST、LDH和cTnI水平与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心肌酶谱和cTnI对HBN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用四氮唑蓝(NBT)定量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男女发病率有一定差异,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患者G-6-PD活性、黄疸程度和血红蛋白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陷症的发病可以由感染、氧化性药物、缺氧等因素诱发,也可以没有任何诱因,男女患者在G-6-PD活性、病情程度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张会梅 《哈尔滨医药》2012,32(1):11+13-11,13
目的 对比口服茵栀黄与鲁米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经皮黄疸仪监测新生儿黄疸变化.通过新生儿黄疸高峰值和高峰出现日龄两方面对照比较观察疗效.结果 口服茵栀黄组比口服鲁米那组黄疸高峰值明显下降(P<0.05)黄疸高峰出现日龄茵栀黄组比鲁米那组提前(P<0.05).结论 茵栀黄比鲁米那更能降低黄疸高峰值,缩短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游泳操对新生儿睡眠时间、胃纳、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联合游泳操)80例和对照组(单纯沐浴)72例,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摄入奶量、黄疸指数.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其睡眠时间更长、摄入奶量更多、黄疸指数更低,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联合游泳操后能促进新生儿睡眠、增加摄入奶量、减轻黄疸程度,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蓝光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彭湃纪念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G6PD缺乏性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连续治疗2~5 d.比较2...  相似文献   

13.
双八面体蒙脱石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黄疸 )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 14 3例 ,采用单盲分组 ,治疗组 8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出生后lh内开始喂奶 ,同时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 1.0g ,q 8h ,连用 7d ,用药期间每隔 1d用新生儿黄疸比色板查胆红素 1次 ,至肉眼黄疸消失 ;对照组 62例正常新生儿 ,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 ,每隔 1d查胆红素 1次。结果 :治疗组发生黄疸≥Ⅲ级 16.0 % (13 81) ,对照组 3 3 .9% (2 1 6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2 2 ,P <0 .0 5 ) ;治疗组黄疸时间缩短 (χ2 =3 .3 5 ,P <0 .0 1) ,无黄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χ2 =5 .97,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可以有效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 ,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儿心音、心电图、心率、心肌酶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采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新心肌损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82例心肌损伤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91.91±9.27)U/L、CK-MB(18.39±1.25)U/L、LDH(53.95±2.78)U/L均低于对照组的(182.83±11.42)、(28.48±2.69)、(82.45±4.28)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2.35±0.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2±0.6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心肌酶指标,缓解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早期发现新生儿黄疸干预管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我院发生新生儿黄疸2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5例新生儿黄疸病因是早产、窒息、新生儿肺炎、母乳性黄疸等。其中146例(71.2%)为高危儿室新生儿,33例(16.1%)为母婴同室新生儿,26例(12.7%)为出院随访新生儿。经蓝光照射8 h.d-1,疗程3 d,治愈好转率100%。结论:加强宣教,全层管理新生儿,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疗效好,无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心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TnI、CK、LDH及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3.27±7.5)%、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1.29±0.35)均高于对照组的(65.54±8.1)%、(1.07±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2)水平(0.36±0.05)、血清活性氧(ROS)水平(501.22±43.35)U/ml均低于对照组的(0.54±0.09)、(567.87±49.38)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新生儿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可减少心肌损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验心肌酶了解肺心病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肺心病发作前、后天门氨酸转移酶、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结果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 5种酶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 ,病情越重 ,除磷酸肌酸激酶外 ,余 4种酶活性亦增高 ,结论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与肺心病死亡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游泳组新生儿107例,于出生当天进行新生儿游泳每天2次,每次15min;对照组52例不进行游泳,每天进行单纯沐浴。2组新生儿每天记录经皮测黄疸指数、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 游泳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7.05±3.40)小时,胎便转黄时间(38.46±2.38)小时,黄疸指数15.9±1.6;单纯沐浴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9.24±4.46小时,转黄时间(49.57±7.24)小时,黄疸指数16.8±1.6.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20.
孟生华 《江苏医药》2006,32(7):688-688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所产生的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所造成的心脏损害发病率高。本文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和22例非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对照检测,并且对心肌酶谱与HIE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