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口周皮炎是易被临床忽略的常见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独特.方法 笔者对该病现有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以提高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结果 该病已有的临床报道较少,治疗方法众多.结论 若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复发率、远期疗效、中医内、外治法的研究,可能是治疗口周皮炎的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毛囊虫皮炎 (Demodiciosis)系毛囊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 ,为常见的皮肤寄生虫病。男女均可罹患 ,以 2 1~ 30岁青壮年居多 ,初起时为短暂性的血管扩张 ,轻度潮红 ,以后潮红明显 ,出现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囊性丘疹、脓疮、小结节。进一步发展 ,毛囊口扩大增殖[1] ,影响美观 ,给患者造成苦恼。我们自 1998年以来对该病患者面部挤压物进行镜检和治疗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纳入标准 本组均为门诊病人。年龄 18岁~6 5岁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毛囊虫皮炎病例 ;治疗前 2周内未曾服用皮质激素、抗菌素…  相似文献   

3.
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少见的婴幼儿遗传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皮炎和腹泻、皮疹具有一定特征。我科于 1998年 10月 15日收治 1例该病患儿 ,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儿 ,女 ,2 8天 ,足月顺产 ,母乳喂养 ,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未用过任何药品。家属诉患儿近 2 0天来面部、口周、眼睑四周、颈部、腹股沟均有暗红色片状斑疹 ,以臀部为多且重 ,约 1周后臀部脱皮 ,呈烫伤样 ,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 ,有渗出 ,双眼分泌物较多 ,表现为结膜炎。收住院后 ,请皮肤科会诊 ,诊断为肠病性肢端皮炎。治疗上抗感染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外用治疗口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口周皮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并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组35例口服加味沙参麦冬汤并予黄连蒸水外涂患处,两组均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1.4%,对照组复发率3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药内服加外用相结合治疗口周皮炎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加减荆防汤治疗口周皮炎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减荆防汤治疗口周皮炎22例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贵阳550025)朱俊昌1990年3月~1995年6月,应用中药加减荆防汤对22例口周皮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均符合皮肤病学诊断标准(杨国亮.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2008年5月-2011年2月,对78例口周皮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肛周皮炎包括肛周搔痒症及肛周湿疹。本文将35例肛周皮炎外治法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6—59岁。病程:1~9个月。症状:肛周皮肤搔痒、潮湿感18例,糜烂状6例。色素减退及肥厚11例。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口周皮炎为例,结合案例讨论了中医皮肤科临床中的诊疗难点及治疗思路,指出六经辨证与脉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黄咏梅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14-1314
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本科采用加减牛蒡子汤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软膏)治疗面部皮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21~47岁,平均35岁;病程1个月~2年;其中口周皮炎16例,脂溢性皮炎2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20例,  相似文献   

10.
口周皮炎是围绕口周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分布于口周、鼻唇沟、颏部、颊部和上唇。环绕唇红缘有一狭窄的“无皮损圈”,主要皮损为红斑,针头大的红色或皮肤色丘疹及丘疱疹,群集性分布,间有少数脓疱。以后皮损渐减轻成为鳞屑型红斑。自觉微痒或灼热感,皮损时轻时重成波动性经过。可迁延数日至数月。唐定书老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病,学验丰富,笔者有幸于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学习,现将唐老应用导赤散随证加减治疗口周皮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造瘘口外周皮肤应用皮肤保护膜的效果。方法:120例乙状结肠造瘘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皮肤保护膜,对照组外涂氧化锌软膏,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外周皮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正常者造口外周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3、6天造口外周皮炎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能有效预防乙状结肠造瘘口并发外周皮炎,提高造口皮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出院时予以常规造口护理及健康宣教,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预后情况,分析两组患儿出院至出院12周复诊时因造口并发症再入院率及患儿出院后12周复诊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在临床预防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12周后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入院率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至出院12周复诊期间因造口并发症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后12周复诊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改善患儿造口并发症情况,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促...  相似文献   

13.
梁凡 《四川中医》2014,(1):183-185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文献报道,具有疗效好、方便、实用、安全等优点。但多数关于此方面的文献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笔者对最新5年来以针灸疗法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总结其不足之处,为神经性皮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阅。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属“口疮”、“口疡”、“口破”等范畴。目前西医多为对症治疗,疗效欠满意,且复发率高。我院近几年来对该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系住院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0例,...  相似文献   

15.
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瘫又称口眼(口呙)斜或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多发、常见病之一,对该病的治疗方法颇多,笔者采用推拿治疗并设  相似文献   

16.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强调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哮喘急性发作及长期控制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着ICS在临床应用的普及,人们广泛关注于其显著的疗效和全身毒副作用,却忽视了其局部毒副作用,如口周皮炎、咽炎、口腔口咽念珠菌病等。笔者(第  相似文献   

17.
针刺水沟大陵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水沟大陵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7例山东省青岛市黄岛中医院(266500)王环仁林淑霞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口腔粘膜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疳,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近年来我们运用针刺水沟、大陵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  相似文献   

18.
五味消毒饮为《医宗金鉴》治疗外科疗毒的重要方剂,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和天葵子组成,有清热解毒、消散疗痛的功效,笔者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痤疮、酒渣样皮炎、口周皮炎和药物过敏等皮肤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爰引4则验案于下。  相似文献   

19.
虫咬皮炎是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粉毛而引起的以局部丘疹、红斑、瘙痒、神经样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皮肤疾患。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火针治疗虫咬皮炎,疗效极佳,现报道如下。1治疗方法选用消毒后的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刺入皮炎周缘及较重部位,隔日1次,治疗期...  相似文献   

20.
勾爱红  石军  何丽华 《陕西中医》2013,34(4):441-442
目的:观察皮炎汤配合激素递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自拟皮炎汤+外用激素递减法;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递减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在4周和8周治疗期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和8周基本痊愈率分别为46.15%和73.08%,有效率分别为80.77%和88.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皮炎汤能改善局部症状和体症,促进激素的戒断,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