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巢肥运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江淮间的水路通道有两条:一条是邗沟运河,另一条是巢肥运河。关于邗沟清运河,我们是耳熟能详的。这条运河,开辟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傅哀公九年(前486年),“吴城邗,沟清通江淮。”之后,代有改修,称名屡易.它单独的存在着,或为各时代大运河的一段,直到现在,还有舟楫之利。至於巢肥运河,我们对它便比较生疏,乃至完全不知道了。实际上,在某一历史时期,巢肥运河的重要性会远过于邗沟。本文的旨趣,是想把巢肥运河的流贯通塞及盛衰情况作一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袁辉 《中国地名》2013,(1):76-77
提起"安东",人们都会认为它们是今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的前身——安东市、安东县的专名。这样的认识,虽有一定道理,却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在历史上,除了这两个"安东"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冠以"安东"的行政区域名称存在。把这些"安东"纳入视野和研究范围,一会让人们增长见识,二会对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安东都护府,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置,辖9都督府、42州,100县。初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移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移治新城(今抚顺高尔山  相似文献   

3.
锦州是关内外的要道,辽西走廊的咽喉。古代是军事要塞,与中原及东北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繁衍劳动,发展了锦州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写有“云帆转辽海,粳米来东吴”的诗句,说明了当时的辽宁地区已通过海运参与全国的经济交流。明朝永乐初年(公元1405年),令地方官府“择水草便处互市”,遂将广宁(今北宁)、开原广顺关、镇北关三地,开辟为马市。在马市上,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以其牲畜、皮毛、山珍、药  相似文献   

4.
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汝河岸边的驻马店,现在是管辖九县一市的专员公署和地市委所在地,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但是它的过去怎样却鲜为人知,不了解它的前天和昨天,则不能深刻认识它的今天并预测它明天的发展。在公元1465~1487年的明成化年间,那时驻马店(当时名为麻村)只是作为一个驿站而存在,主要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公差歇脚的地方。由于交通发展的需要,到了元朝汝宁府(令汝南县)将驿站易名为驻马店。近代帝国主义侵入中国,1901年京汉铁路(清光绪三十年)通车,在当时老衔(驻马店)的东北  相似文献   

5.
简论南海丝绸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每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很自然想起发自长安(今西安市)、洛阳,经河西走廊,穿过新疆中部,到达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在隋唐以前是我国输出丝绸及其他商品的主要交通干线。 但应该看到,丝绸之路并非单一输出丝绸,实际上是一条中外通商大道。丝绸之路并非一条。据文献记载,早在纪元前,我国的丝绸就分别从陆、海两路向外传播,形成了多条海、陆丝绸之路。其中最重要的首推河西走廊上丝绸之路及南海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2):19-1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农民画之乡——陕西省户县的“户”字,原来的写法为“”(读音与“户”同[hu])。1964年,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县”为现在今使用的“户县”。“县”改为“户县”,还得从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文章说起。1964年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郭沫若先生的长篇文章《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文章提出:“应该大力压缩通用汉字的数量”,“好些生僻字眼的地名,请把它们改换成同音的常用字”。当时,胡乔木同志在杭州休养,看了郭老文章以后,就给当时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刘澜涛写了一封信说:郭老意见很好,陕西就有不少难认难读…  相似文献   

8.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当时袁绍率兵20万南下,曹操率兵4万在官渡相拒。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耀亮了中牟县官渡桥村这一地名,亦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4):71
据古籍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一、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二、三国时期。公元226年,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策略部署:实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军事部署:实行统一指挥分兵游击组织部署:实行党的统一领导早在新石器时代,大余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夏商周时代属古扬州。春秋战国时,先属楚,后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复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大余属九江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南北朝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  相似文献   

11.
肖荣寰 《地理科学》2001,21(3):288-288
沙漠化 (或称沙质荒漠化 )是当今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近几年由于沙尘暴的肆虐 ,在我国更引起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心。沙尘暴实际上只是土地沙漠化表现出来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据测算 ,近年来 ,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5 4 0亿元。在欧亚大陆的中纬度地区 ,自西向东分布着一条宽大而绵长的弧形沙带。沙带的东段主要在我国的北方 ,西起塔里木盆地 ,东迄东北大平原。东北大平原西部的沙地 ,正置这一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使它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沙地的特点。沙漠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是…  相似文献   

12.
诏安虎地名     
《中国地名》2010,(1):23-23
老虎关:古时关名,在县西北部今太平镇新营村新起楼同广东饶平县东山乡几个村之间的山路隘口,原为诏安县二都与饶平县的分界处,明、清时是闽粤间一个交通、贸易要塞,官府在此设卡收税,因其形似虎,故名。传说明末有一诏安籍的进士在湖南当官,贪污舞弊情节严重,被群众告发,案件由他的表兄受理。为了既可平民愤,又不使表弟受苦,这位表兄宣判他发配到边陬荒野的闽粤之交老虎关。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我国主要朝代的名称由来大致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沿袭地名;二是使用官职封号;三是取意于书本或者民间传说。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原居中原的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舜就让位给他。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便定号为“夏”。商:契(人名)的部落原居商(今河南商丘),所以部  相似文献   

14.
洮、霍两河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该地区沙地是松嫩沙地的一部分。土地沙漠化是影响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分布一是呈西北-东南向,由沙垅组成;二是呈西南-东北向,由沙丘组成。主要为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它的成因主要有丰富的沙源;冬,春干旱风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和土被等所致。该沙地形成于5000a BP前,土地沙漠化发展具有三性特征。试验示范表明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宜采用林,果(含瓜),药(含草),杂(杂粮)复合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现居住着汉、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锡伯、东乡、蒙、藏、满、回、朝鲜共十一个民族。木垒县的地名多而复杂,从语源上可以分成四类: 一、蒙古语在历史上,蒙古帝国曾经统治着这一地区。公元1251年,元政府设别失八里(突厥语,意为“五城”,于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城北10公里)。木垒属别失八里东境,蒙古人民曾在  相似文献   

16.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短的王朝。为时仅104年(即公元317—420年)。这个短命王朝始终处在动荡之中。这种动荡不仅表现在军事、经济领域,而且在行政区划建设和地名的命名、更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侨置州、郡、县、沿袭旧名成为本朝行政区域建设、地名建设中的主流。西晋灭亡后。  相似文献   

17.
一、许昌县许昌县位于河南省中部,跨北纬33°52′—34°10′,东经113°35′—114°4′。东接鄢陵,西界禹县,南毗临颖,北连长葛,西南望襄城.环布于许昌市周围,县人民政府驻许昌市.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许昌县历史悠久,秦时称许县,距今已有二千余年.传说远古高士许由曾在这一带活动过,故此地称“许”.夏朝为昆吾之地.周武王封许由的后裔文叔为男爵于许.至此,始有许国。秦置许县,治所在今张潘乡原许国旧址.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于许,称为许都.公元220 年,白马令李云上书说:“汉徽绝于许,魏基昌于许”,于是曹丕在称帝后的第二年(公元221 年)改为许昌县.——这是许昌县的起源.晋、南北朝仍称许昌县.北周改为许  相似文献   

18.
鄯善:位于吐鲁番盆地之东,属吐鲁番专区,清代设县之前,地名辟展。辟展在汉代属于东师前国的东境,北魏以后属高昌国。据《魏书》、《北史》记,高昌国有八城(隋代增至十八城),高昌城(今高昌古城即其址)东百六十里有白棘城,《魏书·唐和传》作白力城即清之辟展城。北宋人王延德奉命出使高昌,留有行程录,收在《宋史·外国传》高昌条下。王延德记:“[经]鬼谷口避风驿,又西行八日至一地、名宝庄”,鬼谷口避风驿是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一系例地表景观指征将沙漠、沙地分为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四种类型.据此标准以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我国1:10万比例尺的砾质戈壁和沙漠、沙地空间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2000年全国有砾质戈壁387,347km2,有沙漠、沙地1,242,301 km2,其主要以流动沙(丘)地为主,占41.46%;其次是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地,分别占24.21%和20.38%;固定沙(丘)地最少,仅占13.94%.全国沙漠、沙地分布在28个省区的719个县市的不同生物气候带,有62.33%分布在极干旱区,以流动与半流动类型为主;有21.94%分布在干旱区,固定半固定类型超过流动半流动类型之和.有8.78%分布在半干旱区,也以固定半固定类型为主.有6.78%分布在半湿润区,绝大部分是固定类型.有0.15%分布在湿润区,以固定半固定为主,但流动类型比例高于半流动与半固定类型.  相似文献   

20.
森林对径流影响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外1.对森林与径流关系认识的萌芽人们对森林与水分关系的早期认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Vitruvius。他认为“不存在由于森林蒸发而造成水的损失”,因为那里“有森林存在,阳光不会照射到地表水,”而且“由于茂密森林的存在,雪在地面上滞留时间较长”。公元七世纪日本法律条中有“为防止河川泛滥,涵养水源,禁止乱伐森林”和“设置水源林”的规定。为了减轻洪水灾害,开始,在河岸筑堤植树(700~1650年)。早在300年前熊泽蕃山就认识到森林对水害防治和水源涵养的功能。他认为“树草繁茂的山地可以涵蓄水分,使大雨时的降水经过长时间延滞之后才能流入河川,从而减轻洪水之害,减少泥沙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