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父亲66岁,前几天清晨他突感胸闷、胸痛不适,胸骨后似有石头压住一样喘不过气来。家人急忙将他送到急救中心,但做心电图检查却无异常。3天后上述症状又发作,最后被诊断为心肌梗死。请问冠心病病人为何心电图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和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心病。短暂、不严重的心肌缺血,即心绞痛,常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表现为短暂的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颈咽或下颌部,常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其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当长时间的严重心肌缺血,则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可伴有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意外性猝死。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可见暂时性ST段改变或伴有T波变化,心肌梗死心电图则出现较长时间动态变化(数小时到几天),同时伴有明显的血液生化异常。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3.
腹痛辨心梗     
胸痛不止的中老年人对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警惕性,忘不了做个心电图。但消化道症状这张急性心梗的假面具,尚未被一般人识破。近年发现,在60岁以上患急性心梗的人当中有相当比例表现出消化道症状,我们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我们曾遇病人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而被诊为急性阑尾炎,然而在治疗中却表现出不能用此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心律不齐等症状,结果会诊作心电图证实为急性心梗。虽然心肌梗死的疼痛多发生在心前区与胸骨后,但也可反射性地发生在腹部,尤其伴有恶心呕吐时易与急腹症混淆,应当警觉。某些突发的消化道出血,尤…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病人,他说自己心慌、胸闷、胸痛,在活动后加重,并说自己患冠心病多年。听完病人的叙述,我认真为其做了心脏听诊,发现心跳有力、有规律,并无明显异常;然后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也基本正常,没有心肌缺血或心律紊乱的表现;再看以前的病历,发现病人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过,几乎所有的心电图检查都报告“大致正常”,且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也均正常。很显然,他并非真正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但为安慰病人,我还是按他的请求把他收入病房,为他输上了“丹参”、“极化液”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五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监测急性胸痛患者75例,入院后分别于即刻及胸痛发作后3,6、24h测定心电图.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常规心电图对于早期初步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下一步治疗及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残余心肌缺血问题 残余心肌缺血(RI)是指AMI24h后仍然存在的心肌缺血。部分病人表现为发作性胸痛,部分病人则表现为心电图的一过性缺血性改变。因为RI很可能发展成为再梗死甚至因心电不稳定而致猝死,因而对其加深  相似文献   

7.
关世平  吴丹 《工企医刊》1996,9(2):29-30
各种急性脑血管病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无论是发病前就存在心律失常还是发病后新出现的心律失常,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变化、治疗原则以及预防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1994年急性脑血管病伴有心率失常病人12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0例均经头部CT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又经心电图证实为存在各种心律失常。占同期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的11.5%。男85例,女35例,年龄42~85岁。平均住院天数22.4天。二、临床特点:120例中有明确冠心病史者42例,高血压心脏病史者22例,风湿性心脏病史者12例,肺原性心脏病史者4例。有明确心律失常史者78例,有12例是在发病后病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其它30例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12例新发生心律失常及25例较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曾抗心律失常治疗。120例中脑出血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对1136例ST-T改变疑诊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了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发现典型的胸痛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81.3%。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要条件。不典型胸痛或无症状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30.2%。结论单纯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一些病人疾病突然发作,心慌、心跳、紧张、恐惧,好像死亡即将来临,或者感觉自己将要“疯”了,有的病人还表现为总想解大小便的感觉。同时伴有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等。他们大多求救于120急救中心或在心脏内科及呼吸内科就诊,而经各种有关的检查后,却未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往往治疗效果欠佳,致使呼吸或心脏内科的医生也很费解。病人则更加恐惧,心理负担加重,认为自己得了不能治愈的“怪病”、“重病”,于是  相似文献   

10.
心绞痛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有时心肌缺血可不伴有胸痛,甚至可无任何症状。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甚至比疼痛性缺血发作更多见,因此,“心绞痛”这个沿用了二个世纪之久作为冠心病流行学及临床基础的症状,似不再能作为估价有无心肌缺血有价值的指标,本文就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发生率及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张俊英 《药物与人》2011,(11):29-29
老范今年45岁,近几年他经常感到胸闷胸痛.发作和劳累及情绪有一定关系,发作时胸口发紧,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口唇发紫,还出汗,心里非常紧张甚至恐惧,含硝酸甘油后5分钟左右能缓解.当地医生明确给他诊断为“冠心病”.但几次发作时急诊,心电图都没有异常发现,他和当地医生都认为可能是发作过去了,没抓着心电图变化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张大妈,65岁,太原市退休工人。患者自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突然发作的胸痛,疼痛剧烈,伴有大汗,呼吸困难,胸闷,心慌,有濒死感,发作时自感死亡已经来临,惊叫,四处呼救,多在夜间12点至2点发作,拨打120急救,每次查心电图除窦性心动过速外,其余均正常,考虑"冠心病"给以吸氧,心电监护,静脉输液,症状不能缓解,给以肌肉注射安定后,症状缓解入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青年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特点,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1年诊断为急性心梗患者100例,对入选患者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压、血糖、血酯病史及发病前有无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发作时有无典型缺血性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以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为著,且多有剧烈运动、情绪异常、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其临床表现多胸痛症状典型,且出现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并发症较老年组低。冠脉造影多见单支病变,形成侧支循环少见。结论针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应大力倡导戒烟、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过度劳累、青年患者出现持续性胸痛,常规应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积极指导治疗,降低其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门诊遇到几个病人,都是主诉心前区疼痛多年,多数心电图正常或有轻微改变,在院外一直按冠心病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做平板试验正常,冠状动脉造影也未发现冠状动脉有任何病变。后来给病人做了胃镜检查,发现有食管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针对食管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后,胸痛症状明显减轻。食管裂孔疝是消化系统疾病,但是由于食管位于心脏后方,与心脏相近,因而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79-280
目的研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48例(48.0%)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T波高尖发生率最高(P<0.05)。前降支、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患者心电图检出率均高于无病变患者(P<0.05)。CP时间为2~4 h的患者心电图检出率最高(P<0.05)。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中,T波高尖较为多见,心电图变化多发生于胸痛发作后2~4 h,掌握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韦兴龙 《工企医刊》2000,13(6):9-10
笔者现将近年来我院和外院误诊的21例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1岁~81岁。6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冠心病史,7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经心电图检查证实10例为前间壁心肌梗塞,2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3例为下壁心肌梗塞,3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3例为前间壁并下壁心肌梗塞,且21例病人血清心肌酶谱均呈阳性升高。2 误诊类型与分析2.1 以上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误诊为急性胃炎9例,急性胰腺炎1例。典型病例:女,67岁,因受凉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胃炎”,给予消炎解痉  相似文献   

17.
如何识别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最具有临床意义。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因胸痛前来就医的病人,有的患者小题大作,有的却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故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心绞痛引起胸痛的医学常识。 实践证明,海伯顿提出的心绞痛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其最常见症状为心绞痛。然而,冠心病在中年女子中却较少见,这是因为女性受雌激素保护,血脂比较正常,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是,有一些中年妇女,时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上也显示有心肌缺血,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狭窄)。这种情况有人称为"X综合征"。患X综合征者约占心绞痛病人的9%。这些人常无高血压(血压食品)、高血脂及糖尿病(糖尿病食品),可有轻度脂代谢紊乱、糖耐量不正常。  相似文献   

19.
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最具有重要的意义。海伯顿提出的7点诊断标准,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实用而又易被病者所掌握。它们是:①胸痛是突然发生的,真正的心绞痛发作常常很少或根本没有先兆,而发作间期病人感觉完全正常。因此,突然发作的胸痛是心绞痛十分重要的危险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对1136例ST—T改变疑诊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了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发现典型的胸痛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81.3%。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要条件。不典型胸痛或无症状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30、2%.结论单纯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