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标准还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师生双边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数学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师生双边的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明确提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因此师生双边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数学课堂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评讲,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思考,有思考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师生双边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数学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拟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平等、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交流、沟通所带来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应试教学理念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只要将知识素养传授给学生就行,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分离”、“各自为政”的教与学活动脱节、教学背离现象的发生,其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边交流、沟通讨论的互动活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互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交往,双边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新课改实施的惠及者和受益者.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双边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将教师在课堂之中的主导特性和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特性进行有效的展现.根据以上认识,本人结合三角函数教学活动,对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公布后,笔者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结合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要搞好新课程教学关键是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学理念不转变,认识没有提高,那么教学实践就缺少指导方向。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为导、生为学,师生互动。如何才能上好数学新课程呢?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不是一般的准备,而是精心的准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特别要重视数学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公布后,笔者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结合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要搞好新课程教学关键是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学理念不转变,认识没有提高,那么教学实践就缺少指导方向。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为导、生为学,师生互动。如何才能上好数学新课程呢?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不是一般的准备,而是精心的准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特别要重视数学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学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也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数学教学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乐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发展进程,具有发展性、互动性和补充性.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教学活动的互动性,采用双边互动的有效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性特点,使师生在双边互动活动中,学习效能和教学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它既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又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还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数学教学基本要求的最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行为.要保证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教师精心、充分地预设问题.本文就数学课堂中预设有效问题的策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不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而且指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乐”中互动、“疑”中互动、“做”中互动,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不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而且指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是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高师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师生有关数学观的调查发现,一定数量的高师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不够全面;对数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数学的价值仅仅定位于工具和训练思维上;对数学的发展的认识较好,但其中对数学研究方法和发展动力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这些与课程的设置、使用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从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是完善高师生数学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观念、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1、从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新课程中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盛会 《辽宁教育》2014,(12):69-71
正新课程理念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一、师生互动内涵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而师生双边活动集中表现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与影响,并由此引发双边在  相似文献   

18.
《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师生双边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数学教学"等等.作为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如何与时俱进地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呢?笔者认为转变的切入点便是从具体的教学设计开始,即如何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体现数学本质内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真正符合新课改理念.本文就一堂具体的教学设计的变迁,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成才之路》2009,(20):26-26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主体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师生双边活动为逻辑起点,层层演绎教学主体问题。作者认为师生双方皆为主体且在教学运作中互为主客体,并强调对师生主体问题的把握应作时相背景分析与动态理解,教师主体乃实践了,发展了的现实实在主体,而学生主体乃实践着,发展中的潜在未来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弘扬与构建乃教学实质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