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昕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85-4485
目的探讨由胃酸返流引起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胃动力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胃酸返流引起咳嗽的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及给予PPI和胃动力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PPI和胃动力药治疗前曾误诊为变异型哮喘、慢性咽炎、肺炎、支气管炎等,专科治疗无效,而PPI和胃动力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因咳嗽伴反流或烧心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应及时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观察、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与胃食管反流 (GERD)的关系 ,并与临床单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观察肝硬化出血与GERD的关系及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肝硬化组 (A组 ) 34例均为本院消化科住院患者 ,男 2 2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1.2 ( 31~68)岁 ;Child -Pugh分级 :A级 9例 ,B级 18例 ,C级 7例 ;临床并有上消化道出血者 16例 ,硬化治疗后 8例 ,食管静脉套扎术后 1例。非肝硬化组 (B组 ) 2 9例 ,为门诊病人 ,男 2 0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0 .4 ( 32~ 67)…  相似文献   

3.
普瑞博思化学名西沙必利片 ,是一种最新型的胃肠动力药。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生理性释放 ,增强胃窦收缩 ,改善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 ,改善胃肠功能。它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 ,现综述如下。1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及其相关性疾病胃食管返流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 ,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轻者引起不适、呕吐 ,重者可引起食管炎及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普瑞博思能加强食管括约肌压力 ,能使胃食管返流患者食管运动增加 ,减少患者胃酸返流。林晓明等 [1 ] 报道用普瑞博思治疗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发生的治疗。方法:对88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应用抑酸药、促动力药和华素片含服治疗;对照组仅用华素片含服治疗。对两组咽喉及胸部症状缓解及内镜下食道、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3%,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重要病因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咽喉或呼吸道等处,酸性反流物造成局部炎症性病损,抑酸剂及促动力药可缓解或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黄绍军 《临床医学》2004,24(1):47-47
20 0 0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我科应用洛赛克胶囊口服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 2 2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我科共收治胃食管反流 42例 ,均依靠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确诊 ,其中男 2 3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6年4月~1987年7月,采用Heller手术及食管胃侧侧吻合加胃底折叠食管胃固定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证明具有可靠的抗返流及预防其它并发症的作用。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1例、女8例。年龄17~51岁。病程1年者4例,2~9年5例。9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吞咽困难。病程长者吞咽困难逐年加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5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多发病。笔者选择了1996年6月~1997年12月间的54例GERD患者,就诊断与治疗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明确的反流症状:烧心、暧酸、反食、胸痛、胸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等;(2)反流性食管炎(内镜);(3)诊断性治疗:用抑酸剂及促动力药联合治疗,1~2周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1.2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26例,女28例,男:女=1:1.08,年龄27~72岁,平均45.93±13.7岁,其中39岁以下16例(29.6%),40~59岁引例(57.4%),60岁以上7例(13.0%)。职业:制衣、电子、门卫、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对残胃患者胃食管酸反流的疗效.方法 24 h食管pH<4时间百分率大于4%的残胃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A组)及奥美拉唑(B组),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变化及反流症状缓解率.结果 A组治疗前、后pH<4总时间百分比与B组无差异,但各组内有明显差异(P<0.05).A组第2天反流缓解率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明显缓解残胃患者食管酸反流.  相似文献   

9.
孙世长  陈广伟 《临床医学》2012,32(12):61-62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促胃动力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其支气管咳嗽评分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支气管咳嗽评分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并观察前后的症状。结果:5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57%。其中对糜烂性食管炎有效率为97.14%,非糜烂性反流性咽喉炎有效率为77.78%。结论: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胃轻瘫是胃动力障碍 ,排空延迟 ,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恶心 ,呕吐 ,上腹饱胀 ,嗳气 ,返酸 ,上腹钝痛 ,体重下降 ,胃潴留等 ,极易形成胃结石 ,降低了生活质量 ,又因进食后胃排空时间延长 ,按常规剂量、时间注射胰岛素常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此 ,我们近年将饮食调整和治疗控制相结合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院收治Ⅱ型糖尿病 49例中男 13例 ,女 36例 ,43~ 76岁 ,病程7~ 30年。恶心、呕吐 3例 ,上腹饱胀 ,有时疼痛 2 1例 ,嗳气返酸 2 5例。1 2 …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糖尿病胃轻瘫有明显的胃动力阻碍。临床上以使用胃动力药为主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有些患者起效慢或不能完全缓解症状 ,我们加用熊去氧胆酸 (UDCA)口服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诊断符合 1 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均有不同程度伴有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烧疼痛。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8例 ,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42~ 65岁 ,平均 53 5岁 ;对照组 1 8例 ,男 9例 ,女 9例 ,年龄 45~ 68岁 ,平均 52 0岁。36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与病理…  相似文献   

13.
本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共 2 8例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男 18例 ,女 10例。平均年龄 4 9( 2 7~ 76)岁。原发病分别为扩张型心肌病 6例 ,风湿性瓣膜病 13例 ,冠心病 9例。按照NYHA标准对心脏功能分级 :心功能Ⅱ级 5例 ,Ⅲ级 19例 ,Ⅳ级 4例。1.2 给药方法 安体舒通 60~ 12 0mg/d ,培朵普利(雅施达 ) 4~ 8mg/d口服 ,共治疗 6周。同时 ,配合应用洋地黄 ,利尿剂 ,血管…  相似文献   

14.
胃食道返流的原因是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新生儿易发生,早产儿尤为多见。普瑞博思混悬液是新型胃肠动力药,我们应用此药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景文 《临床医学》2013,(12):31-33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症状为烧心、返酸,多表现为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等非典型症状,也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哮喘、反复咳嗽、胸痛等少见食管外症状。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避免误诊,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2000~2006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误诊1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52~67岁,有高血压病史2a;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0~60岁。发病时间均2个月~3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23例患者口服药物7~14d时症状缓解,21d左右症状消失;17例患者口服药物15~21d时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10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应用必麦森凝胶局部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寻常性痤疮患者 1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90例 ,男 35例 ,女 5 5例 ,平均年龄 2 5 .1(14~ 34)岁 ;对照组 90例 ,男 38例 ,女5 2例 ,平均年龄 2 6 .7(15~ 36 )岁。患者病程 2月至 8年 ,平均 5 .14年。皮损大部分分布于面部 ,少部分于胸背部。所有患者均在 1个月内未经过痤疮的其他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相似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局部外用必麦森凝胶 (山东德美克制药有…  相似文献   

19.
生活方式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生活方式干预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兰索拉唑30 mg,2次/d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及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症状缓解及内镜下食管黏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1.8%(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胃支气管瘘     
作者报告1例胃支气管瘘。患者女性,56岁。1980年胃镜发现食管裂孔疝合并消化性食管炎,给患者做了经胸的胃底折叠术。5年后患者出现顽固咳嗽、返酸及反复的胸部感染,经内科治疗无效。一年后咳出胃内容物,但未引起临床注意,诊断胃食管返流和吸入性肺炎。钡餐显示食管旁型裂孔疝.胃底有一大溃疡已穿入左肺,并由一瘘管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