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洲河水质改善工程结合生态驳岸改造、沿河景观工程,以及通过截污、补水等措施,改善河道水质,使其基本满足了景观水体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华东某市城东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介绍,根据相关规划并结合片区的具体情况,从防洪疏浚、截污治污、生态景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针对工程实际,综合整治工程包括:采取水系优化、驳岸处理、清淤、建设入海闸口和抽排泵站等措施进行河道、内湖治理,采用相关截污治污措施改善水体水质,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环境设计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工程建成后将具有显著的景观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平原河道水环境整治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银芳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7):23-25,37
改善河道水环境是河道整治的重要内容。利用洪水、潮汐等水动力进行水体置换,截污、河道拓浚、引水冲污以及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等综合措施是改善浙江平原河道水环境行之有效和现实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滨州市张肖堂干渠污染现状,全面分析了张肖堂干渠水体黑臭的原因,提出截污纳管、清理疏浚,垃圾清运等工程治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河道水质。  相似文献   

5.
苏州某黑臭河道位于城乡结合区域,由于河道南侧雨污分流区存在雨污混接和商铺私接问题,河道北侧合流制区存在通河排口和管底标高不匹配等问题,河道受污染严重,水体颜色发黑,底泥上浮并伴随着恶臭气味.以该河道为例,通过"正向排查,反向溯源"、截污纳管和污染源削弱等岸上工程配合河道生态修复措施进行河道综合治理.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治理措施,河道水质可稳定达到消除黑臭目标,水体透明度从20 cm提升至50 cm,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1.4%,部分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6.
曹杨环浜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的一条环形封闭河道。水体处于劣V类地表水质量水平。氮、磷营养物污染处于严重超富营养化水平。全河暴发蓝藻水华现象。在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治理后,河道水质逐步变好。目前水质已由劣V类改善接近Ⅲ类,水体透明见底,水体一直维持“清水草型稳态”。本文介绍了治理所采用的截污、水体曝气充氧、环浜造流、构建水生态系统、机械除藻等生态工程措施,并从截污、营养盐、水生生物等方面分析了各项措施对抑止藻类生长、水质改善的影响。对我国城市小型河道的综合治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邮市东部新城规划的合理性,从防洪排涝规划、水系规划、河湖水质控制3个方面对高邮市东部新城水系规划进行分析.通过方案比选,选择通过封闭南澄子河,调整中市河功能形成防洪圈;通过构筑"三湖五纵五横一斜"水系布局,立足抽排,结合河道整治、水系沟通、增加动力、控管水面等措施提高排水标准;通过控源截污、引水调流,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相似文献   

8.
庄杨  杨超  张兴  李一如 《江苏水利》2021,(10):56-58
"畅流活水"工程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在控制截污条件下,通过引清入城加速河水流动,促进水体置换,增加水环境容量.结合传统泥沙动力学公式,发现该调水模式对改善河道淤积也有一定作用.利用现有平台数据,分析调水时水流冲淤、挟沙能力的变化,评估"畅流活水"对改善河道淤积的影响,为探寻减轻淤积的非工程措施,延伸水利工程的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滇池流域"六大工程"治理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整体改善明显,草海作为滇池蓄清排污的载体功能已逐步转变为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和城市名片。为适应草海功能定位的转变并加快敏感湖区的水质改善,近期实施了牛栏江—草海应急补水工程、新老运粮河水体净化生态工程和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其中新老运粮河水体净化生态工程实现了草海湖区清污水的物理隔离和清污分流,牛栏江—草海应急补水工程为环湖截污和草海的清污分流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条件,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工程进一步缩短了清流区的水体置换周期并为环境敏感区的水景观质量提供了动力学保障;从水质改善效果来看,清污分流可使清流区TN、TP指标水质改善15%~28%,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将改善草海的内源累积状况并有利于草海水质持续向好的方向演变,并通过工程联合调度可促使草海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上海市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的持续调度,实施截污治污、河道整治、水闸运行计算机自动监测等工程,推进了水资源调度工作的深入开展,改善了苏州河等骨干河道水质,并由此带动了其他中小河道水质的改善。为建设健康城市,探索当前水资源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