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及复合抛光的特性、优缺点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工艺技术对不锈钢进行着色前处理,指出了不锈钢表面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着色前处理——抛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综述了不锈钢着色前的抛光处理技术: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化学抛光机理及化学抛光在金属医疗器械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目前对化学抛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抛光工艺的优化及抛光液体系的建立。与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等其他抛光方法联合应用是克服现有工艺缺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金及其合金的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技术.介绍了金及其合金的氰化物型电解液,以及硫脲型、混合酸型和氯化物型电解液等无氰的电化学抛光工艺.指出了金及其合金抛光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铝合金表面抛光的3种工艺: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并对各种抛光工艺进行归纳与总结。着重从抛光液组分、抛光机理、抛光效果等方面对化学抛光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铝合金表面抛光工艺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6.
前言铝及铝合金表面精饰加工,在机器制造业、航空工业、光学仪器、民用工业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尤其是在民品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首饰、毛衣针、玩具、电子表壳等铝及铝合金制品在阳极化和电镀前其表面均需要经过抛光处理.目前铝及铝合金表面抛光均采用机械抛光、酸性电化学抛光、酸性化学抛光,碱性化电化学抛光。上述四种方法有些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我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现已研制成功一种碱性化学抛光新型工艺。该工艺能达到酸性化学抛光的性能.现将有关试验过程及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0 前言 不锈钢因其优异的耐蚀性和装饰性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锈钢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表面易生成一层黑色氧化皮,且该氧化皮有一定粗糙度.为改善不锈钢制品的耐蚀性、粗糙度和装饰性,须进行抛光处理[1].金属抛光处理通常分为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和化学抛光.化学抛光设备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容易获得光亮如镜的表面、可以抛光形状复杂的制品而被广泛应用[2].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抛光工艺,传统配方多有铬酸、氢氟酸、硝酸等毒害较大物质,对环境污染较大。同时采用高温酸洗,去除氧化皮等,使成本增加。本文介绍不锈钢的粗抛、细抛、精抛是将酸洗、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融为一体的不锈钢抛光组合工艺,不仅显著地降低了环境污染,还确保了不锈钢光亮如镜的靓兰色泽。  相似文献   

9.
以含氯离子的乙二醇溶液为抛光液,研究了槽压、温度、时间对钛片表面电化学抛光效果的影响,得到电化学抛光的最佳工艺为:槽压30V,温度50℃,时间180 s.采用扫描电镜、Tafel极化曲线及表面粗糙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电化学抛光后钛片的表面形貌、耐蚀性、粗糙度等性能,同时与传统的机械抛光及化学抛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铝制品在阳极氧化前,必须进行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目前普遍采用的酸性化学抛光工艺为:磷酸(85%)78%、硫酸(1.84)11%、硝酸(1.42)11%,按容量计算;温度90~100℃;时间0.5~2 min.抛光时硝酸产生大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因此,我们考虑不用硝酸,重新优选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11.
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酸性化学抛光及碱性无磷抛光的机理,对铝合金无磷化学抛光工艺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5,(4):9-11
为了消除传统"三酸"抛光工艺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开发了基于湿法净化磷酸(PPA)的铝合金两酸无烟抛光工艺,并考察了各因素对6063系列铝合金工件抛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A与硫酸的质量比为1.5∶1,抛光温度为100℃,抛光时间为2.5min,两酸无烟抛光添加剂WFJK-409的用量≥4%时,抛光效果能达到"三酸"抛光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安成强  郝建军 《当代化工》2002,31(3):139-141
对铝及铝合金的电化学抛光进行了研究 ,针对传统方法 ,研制出了一种组合添加剂 (AH-1)代替铬酸。经过实验测定 ,采用此方法 ,加入少量组合添加剂获得的抛光表面状态、光亮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铬酸抛光 ,并且此方法消除了铬的污染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铝合金的电化学抛光进行了研究,以H3PO4-H2SO4为基础液,加入适当添加剂后可以明显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抛光表面质量。优化了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抛光前、后及封膜后的铝合金的表面形貌,并对试样进行了质量损失测试。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铈盐转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铈盐化学转化成膜工艺,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铝合金铈盐化学转化膜的成膜过程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成膜促进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铈盐转化膜的成膜速度,所得转化膜对铝合金的点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5052铝合金的无捉日七学氧化工艺,采用划格法、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杭谱、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了所得氧化膜的性能.结果表明,无铬化学氧化较优工艺为:铵盐A 1.5g/L,磷酸三钠1.0g/L,氟硅酸钠0.5g/L,柠檬酸钠0.5 g/L,乙酸钠0.3 g/L,pH 5.5,氧化温度30℃.采用该工艺后,所...  相似文献   

17.
氧化剂作为抛光液的组成成分,在铝栅化学机械抛光(CMP)中起到直接影响去除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去除速率、表面粗糙度、电化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CHI600E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量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腐蚀电位。结果表明,去除速率与氧化剂浓度有关,表面粗糙度与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氧化层有关,当氧化剂达到15mL/L时,去除速率可达到1700 nm/min,表面粗糙度为4.6 n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含硝酸的化学抛光液对BFe30-1-1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的方法,考察光亮剂的种类、缓蚀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优化工艺条件为:350~450 mL/L H2SO4,3~5 mL/L HCl,30~40 mL/L HNO3,2~4 mL/L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3 g/L苯骈三氮唑(BTA),水余量,抛光温度30℃左右,抛光时间3~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BFe30-1-1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可以获得较好的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two phthalocyanine sulfonates on aluminum alloy 7075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gravimetric test showed that the two compounds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exfoliation corrosion of aluminum alloy 7075 in 1?mol/L hydrochloric acid.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 showed the phthalocyanine sulfonates mainly acted as mixed-type inhibitors. The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phthalocyanine inhibitors selectively adsorbed on aluminum atoms, which inhibited the dealloying of aluminum from the alloy surface. In XPS analysis,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between aluminum and phthalocyanine inhibitors was proven by the changes in the electronic binding energy of Al and N.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发动机缸盖为铝合金材质,为减少腐蚀并延长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表面处理,进一步满足相应的环境安全性和适应性的要求。采用能耗少,操作简单的无铬化学氧化方法,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E-T曲线以及交流阻抗谱测试评估铝合金高锰酸盐化学转化膜在3.5%的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转化膜在KMnO4 8 g/L,NaF 1 g/L,Na2ZrF6 0.06g/L,活性剂适量,pH值为2,处理温度为室温,浸泡时间为10 min得到了较好的化学转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