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方法很多,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工程规模、水质条件、用水工况等因素,确定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方案。现根据所完成的几项工程实例,谈谈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及相关问题。 1 酸化法防结垢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随着部分水量的蒸发、盐类浓缩,超过循环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则会结垢,而降低补充水中的碳酸盐硬度是防止结垢的方法之一。酸化法即在水中投加强酸,将水中碳酸盐硬度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非碳酸盐硬度,以实现防止结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欧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著名的水处理公司之一,1988年12月来北京与银燕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介绍了该公司生产循环冷却水系统所用的水处理药剂。其药剂分防垢防蚀剂、杀菌杀藻剂和洗涤剂三大类,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旭瑞 《山西建材》2000,(C00):11-13
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处理的目的,分析了循环冷却水垢的形成和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垢及腐蚀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处理的目的 ,分析了循环冷却水垢的形成和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水垢及腐蚀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彩奎 《山西建筑》2003,29(18):119-120
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处理的目的,并就循环冷却水水垢的形成及腐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水垢及腐蚀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作循环冷却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石化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分析了混凝沉淀对COD的去除情况,比较了流砂过滤与纤维束过滤的处理效果,并对深度处理出水的水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PAC和PAM的投量分别为20和0.5mg/L时对COD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流砂过滤与纤维束过滤均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了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深度处理出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给水排水》1998,14(6):44-48
¥梅塞尔集团WEDECO公司1臭氧处理循环水系统用臭氧处理冷却水在德国已有大约17年的历史了[1~4]。最近4年里许多冷却水循环体系中都设置了臭氧系统,采用臭氧、阻蚀剂和硬度稳定剂进行联合处理。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控制有机微生物,因而使循环水中的COD和...  相似文献   

8.
二级排放水经深度处理回用作循环冷却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采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经投加石灰等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践,从运行控制、影响因素、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经历3个多月的系统运行情况,从而为推广城市污水在缺水地区的回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邱琴  车承丹  岳鹏 《建筑技术》2022,53(1):8-10
选取典型工程项目案例,针对臭氧处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从卫生、能效、环保三个维度的指标对臭氧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卫生、能效和环保指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循环冷却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对冷却水处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浊度给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鸣  刘国全 《山西建筑》2009,35(6):201-203
通过对高浊度水的性质分析揭示其难处理的原因,根据对现有的部分高浊度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比较,得出现在的处理工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开发高浊度水混凝沉淀工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实际工程为例,利用简化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中央空调冷冻水循环水泵多台并联运行时,水泵参数的选样原则。阐述了水泵扬程选取过高,是系统低负荷、水泵单台运行不稳定、效率低、甚至烧毁电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袁慧  尚海军 《山西建筑》2011,37(30):63-64
指出随着表土层厚度的逐渐增大,冻结法凿井工程中多圈冻结管设计越来越多,多圈冻结工程中,极有可能在两排冻结管交圈以后两者之间形成未冻土夹层,在适宜的工程地质条件下,甚至有可能形成密闭的水仓,这是冻结工程的重大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探讨了形成密闭水仓的可能条件、危害及施工处理对策,以期为深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唐志坚  徐国富  朱步洲 《山西建筑》2009,35(10):173-175
根据新水质标准的特点,提出新标准中给水处理难度最大的是有机物,鉴于此归纳出几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给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保证了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的新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赵宏玺 《山西建筑》2007,33(28):198-199
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重点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净化作用有机地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技术的长处是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  韩乔  司马卫平 《山西建筑》2007,33(28):204-205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净化机理,并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该技术对于节省资金、保护水环境以及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吉宁  戴宏义 《山西建筑》2012,38(10):147-149
在分析AMD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对AMD中重金属的三种处理技术: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人工湿地法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各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其中微生物法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方法,也是以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适合受微污染水水质净化的基本技术对策,指出今后的水处理技术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达到最低成本下的最佳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晖  刘松柏 《混凝土》2004,(9):73-74,77,80
通过大量的工程应用表明,WG—高效复合防水剂利用毛细管内高分子膜形成的很强的憎水性提高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其抗渗性能和工程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0.
黄世谋  任鹏程 《山西建筑》2014,(32):118-119
通过磷酸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复掺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磷酸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复掺对水泥分散性能的影响,指出磷酸盐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工作性能影响甚微,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均可单独作为缓凝剂与聚羧酸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