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河道污水开展了分流处理的试验研究,选择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最高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冬季枯水期、春季枯水期及夏季丰水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调整运行参数,可以使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对TP的去除率从冬季的20%逐渐上升至春季的50%以上,但在夏季的雨期会随进水水质及气候的变化而波动较大;对TN的去除受水温及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冬季的去除率为5%左右,春季上升至18%以上,夏季进一步提高至30%以上.接种活性污泥可以加快系统的启动,反应器内生长的藻类及浮萍等水生植物对去除污染物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目的了解2015年华北某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_(2.5))成分的季节变化和化学组成特征。方法采集该市主城区PM_(2.5)样品研究其中4种水溶性离子、15种多环芳烃和9种金属/类金属成分。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气象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获得不同成分的浓度,并采用中位数和非参数比较、富集因子等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阐明成分的季节变化和化学组成特征。结果 2015年该市主城区PM_(2.5)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在冬季PM_(2.5)浓度相比其它季节波动幅度大。冬季4种离子的总离子浓度最高,可能的主要来源有采暖季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城市周边农业或畜牧业发展。15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变化特征是:冬季>春季>秋季>夏季。15种多环芳烃总浓度与季节温度成负相关。成分中金属/类金属成分As、Sb、Se、Tl、Hg和Cr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Cd和Ni的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Be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冬季>夏季>春季。除Cr、Ni、Be和As外,其它5种成分均来自人类活动污染。结论 2015年该市PM_(2.5)成分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季污染程度最强、春季其次、夏季最弱。因此在冬春两季对该环境下的人群健康影响较大,需采取防霾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4年乌鲁木齐城区(以天山区为例)PM10日平均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不同季节PM10浓度变化特征、不同级别污染日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ESEM-EDX)对不同季节的颗粒物的形貌及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04年PM10浓度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出现4级以上污染日数最多,占39.5%;夏季最为洁净,好于2级的日数占到76.1%.PM10和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浓度与风速成正比,与降水成反比,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逆温层厚度相关比较复杂,有时成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颗粒物的形貌在不同季节特征明显,冬季颗粒物多呈圆球形,春季形貌不规则,夏季既有圆球形又有不规则形貌的颗粒,而秋季颗粒物多呈链状.  相似文献   

4.
赵越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12,28(9):78-82
对杭州西湖景区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乌龟潭等具有代表性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1)PM10日变化规律中,PM10浓度变化趋势为由高到低再逐渐升高,在9:00—10:00时间段质量浓度最高;2)植物群落PM10年浓度变化排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冬天PM10浓度平均值为0.0491mg·m-3,接近一级标准,空气质量非常好;3)不同结构植物群落PM10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草坪>灌草>乔草>乔灌草,PM10各种绿地类型明显低于道路。  相似文献   

5.
以某燃气热水器为测试对象,采用试验方法,在不同进水压力和设定出水温度测试条件下,对燃气热水器热负荷、热效率、显热换热器换热比例进行实测计算分析。冬夏季工况,各进水压力下热负荷均随出水温度的增大而升高。相同测试条件下,由于夏季进水温度比冬季高,夏季工况的热水器热负荷比冬季工况低。热效率在冬、夏季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冬夏季工况的平均热效率比较接近,冬季工况的平均热效率比夏季工况稍高。冬夏季工况热水器的显热换热器换热量均占主导地位,夏季工况显热换热器换热比例比冬季工况高,主要是由于夏季进水温度较高,限制了冷凝换热器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61—2005年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与旱涝分布,发现45年来长江流域春季、秋季降水下降,而夏季、冬季降水增加,其中上游秋季和中下游夏季、冬季降水变化都通过了95%显著性检验.近年来,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长江流域洪涝较多的时期,夏季降水一般显著增加;而干旱发生时,秋季降水一般下降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游干旱化趋势加重,而中下游洪涝增多,这种旱涝并存的格局加剧了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7.
面对北京严重缺水和夏季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局面,受夏季循环冷却水取水温度过高影响,机组难以达到设计出力运行。本文以计算及实验数据为支持,通过影响机组出力因素分析,从提高夏季热负荷、发挥现有排入河道再生水的效果、改变河道排水方式、安装机力冷却装置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其中部分对策已经得到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  相似文献   

8.
从2014年冬季到2015年夏季对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一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获得了热泵系统夏、冬季工况下用户侧和地埋管侧的供、回水以及机组与系统的性能系数的温度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建筑夏季冷负荷远小于冬季热负荷,因此热泵系统冬季性能优于夏季。  相似文献   

9.
相对只在冬季或夏季发生作用的单层相变墙体,双层相变墙体可以在全年起到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作用。为了对双层相变墙体的结构进行优化,采用TRNSYS软件对2种不同结构的双层相变墙体在武汉某空调房间冬、夏季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2种结构在冬季均能有效降低热负荷,且节能效果相似;而对于夏季,高温相变层位于墙体室内一侧相对于位于墙体室外一侧的结构,夏季冷负荷减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室内外温度条件下的船舶水平及垂直围壁稳态传热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围壁在冬季和夏季的传热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冬季的传热系数要比夏季的传热系数大的多,这主要是水平空气层在冬季的自然对流比夏季的自然对流强烈。垂直围壁冬季和夏季传热系数的差异很小。结果也表明同一季节的室内外温差的变化对围壁传热系数的影响均很小。因此在计算船舶空调负荷时,水平围壁传热系数取值应对冬季和夏季予以区分而垂直围壁的传热系数选取不需区分冬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