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细胞因子与脂肪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春根  周霞秋  谢青 《肝脏》2001,6(3):184-186
脂肪性肝炎 (steatohepatitis)是一种继发于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损伤的炎症和纤维化状态。按其病因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 ,NASH)和酒精性肝炎 (alcoholichepatitis ,AH)。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来细胞因子 (CK )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已受到密切关注 ,从肝细胞脂肪变性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进展中 ,细胞因子都起重要作用[1] 。参与肝脏疾病的细胞因子主要有 :①致炎CK ,如TNF α、IL 1、IL 1…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抑制致敏小鼠T细胞IL-5 mRNA表达及GATA3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致敏小鼠T细胞IL 5mRNA表达和GATA3 活性的观察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 (TP)对IL 5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机制 ,并与地塞米松 (DM)的作用比较。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BALB/c小鼠2 4只 ,随机平均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 (OVA)致敏和激发 ;致敏组 ,以OVA致敏和激发[1] ;TP组 ,每次激发前 1h腹腔注射TP 40 μg/kg体重 ;DM组 ,每次激发前 1h腹腔注射DM 10mg/kg体重。TP组与DM组最后一次激发后 2 4h再给药 1次。 (2 )原位杂交 (ISH) :制备脾脏T细胞涂…  相似文献   

3.
TGF β(转化生长因子 β)超家族成员对多种细胞生长与分化起重要调节作用。这些多肽生长因子能与Ⅰ型和Ⅱ型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受体形成异源聚合物。具有组成性活性的Ⅱ型受体激酶使Ⅰ型受体GS域活化 ,激活Ⅰ型受体激酶 ,活化的Ⅰ型受体与下游底物互相作用 ,将信号传递下去。TGF β超家族经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但许多研究证实SMADs蛋白是受体复合物下游一类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 ,同时具有转录活化功能 ,可将TGF β超家族信号直接从细胞膜传入细胞核 ,与基因表达偶联[1] 。本文就SMADs基因与肿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肇  陈孝文  江黎明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0):702-703,I023
以往的研究表明 ,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IL) 1、肿瘤坏死因子 (TNF)等参与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的发病过程。IL 1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抗炎细胞因子 ,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致炎细胞因子。IL 13在MsPGN分子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MsPGN患者肾组织内IL 13mRNA表达量的变化 ,分析MsPGN患者不同程度系膜增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组织内IL 13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 ,以及其与肾功能、2 4h尿蛋白排泄之间的关系 ,则有助于更深入…  相似文献   

5.
慢性炎性反应与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2届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年会于 2 0 0 2年 6月 14~ 18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脂代谢紊乱 (脂毒性 )与 2型糖尿病 (T2DM)发病机制间的相关研究仍是本届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就有关内容简述如下。1 脂毒性与胰岛素抵抗 (IR)IR是T2DM的发病环节之一。血循环中游离脂肪酸 (FFAs)升高 ,可在多个层面影响葡萄糖代谢 ,使胰岛素 (INS)作用的靶组织如肝脏、肌肉表现为IR。1.1 脂毒性与肝脏IR 内脏脂肪增加可导致肝脏IR ,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内脏脂肪细胞释放的FFAs、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IL) 6及…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参与了Th0和Th1细胞的分化 ,发挥着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感染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调控因子IL 12的异常介导的Th1/Th2失衡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IL 12及其受体的生物特性IL 12最早称为NKSF (naturalkillercellstimulatingfactor)或CLMF (cytotoxiclymphocytematurationfactor) ,主…  相似文献   

7.
在多种纤维增生性疾病中 ,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表现出共同的促纤维化作用 ,尤其是TGF β1在肺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GF β1和许多细胞因子一样 ,它是多细胞源性细胞因子 ,肺泡巨噬细胞 (AM)源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较多 ,而间质巨噬细胞 (IM)源TGF β1mRNA表达鲜有报道。我们在既往提出的TGF β1组化染色定位的基础上[1] ,用逆转录 (RT) 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时空变化上分析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AM、IM及肺组织TGF β1mRNA的表达 ,从基因水平上探讨TGF β1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甙通过GATA转录因子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参皂甙(GS)对巨核系祖细胞(CFU-Meg)的刺激增殖作用,比较GS与生长因子TPO、IL-3对GATA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方法:正常人和ITP患者骨髓CFU-Meg培养和GS刺激试验、电泳带移动阻滞试验(EMSA)、抗体胶移动试验(Supershift assay)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GS刺激正常CFU-Meg增殖,呈剂量依赖的方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CFU-Meg也对GS敏感。GS、TPO和IL-3均能诱导生长因子依赖MO7e细胞核内GATA蛋白与DNA结合的活性及使GATA-2蛋白含量增加。GS+TPO或GS+IL-3可协同地诱导GATA蛋白活性进一步增高。结论:GS能够通过类生长因子和增强生长因子作用而刺激CFU-Meg增殖,GATA族转录因子,主要是GATA-2参与造血细胞对GS反应的信号传递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列明 《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0):616-621
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 (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verDiseases,AASLD)举办的“肝纤维化的机制和治疗”基础研究专题讨论会于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4日在美国佛吉尼亚州渥仁藤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约 2 0 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主席由ScottL .Friedman ,JacquelynMa her和D .MontgomeryBissell三位著名学者担任。会议的目标是理解在肝纤维化发病中几种关键肝脏细胞的作用 ,明确肝纤维化时信号传递和转录的关键步骤及认识…  相似文献   

10.
TOWARDSTHEUNDERSTANDINGOFTHEMECHANISMSOFFAECALINCONTINENCE.WeiMingSunM.D.,PhD.DepartmentofMedicine,RoyalAdelaideHospital,Univ...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以培养的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VSMCs增殖作用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功能的影响,亦对IL-6与VSMCs增殖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AVP和IL-6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1)AVP对培养大鼠VSMCs具有明显促增殖效应,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其作用加强;(2)VSMCs可自身分泌IL-6,AVP对其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时间愈长,抑制作用愈显著;(3)IL-6作用于VSMCs可明显促进其DNA合成。上述结果提示,AVP与IL-6可能均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单核因子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因子 (monokines,MKs)是由活化的单核 /巨噬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近年来 ,这些多肽分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风湿性疾病的相互关系引起了风湿病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表明 ,MKs参与了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pA)的致病机制 ,现将有关MKs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SpA发病过程中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单核因子生物学作用很多免疫活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均产生诸如IL 1、IL 6、IL 8、IL 12、IL 1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粒细胞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等促…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Th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网络失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特征是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患者体内T、B细胞异常活化早已为人们所注意 ,并发现与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辅助性T(Th)细胞相关性细胞因子被分为两类 :Th1型细胞因子 (IFN γ、IL 2 ) ,Th2型细胞因子 (IL 4、IL 5、IL 6、IL 10、IL 13)。近年来对SLE的研究表明 ,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 ,其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的表现并不一致 ,据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Th2优势”、“Th1优势”、“T…  相似文献   

14.
肿瘤疫苗疗法与树突状细胞瘤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s)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有力的一种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s) ,在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1] 。现代抗肿瘤免疫疗法利用DCs负载肿瘤相关抗原 (TAA)制成的肿瘤疫苗 (瘤苗 ) ,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等几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喜人的效果。现对树突状细胞瘤苗和肿瘤疫苗疗法进行综述。  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致敏、激活和扩增 ,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这一过程依赖…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培养的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VSMCs增殖作用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功能的影响,亦对IL-6与VSMCs增殖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AVP和IL-6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1)AVP对培养大鼠VSMCs具有明显保增殖效应,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其作用加强;(2)VSMCs可自身分泌IL-6AVP对其分泌有明显的抑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型糖尿病 (DM )在发病机制上分免疫介导和特发性 ,绝大多数 1型DM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 β细胞破坏造成的 ,而 2型DM发病主要为胰岛素(INS)抵抗和 (或 )INS分泌相对不足 ,在发病机制上两者不同。因此胰岛 β细胞免疫损伤的特异性指标成为区别 1型和 2型DM的重要标志。自 1990年Beakkeskov等首次证实谷氨酸脱羧酶 (GAD)为 1型DM胰岛β细胞免疫损伤的主要抗原后 ,GAD抗体 (GAD -Ab)在 1型DM预测、诊断及免疫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为近年来DM研究的热点问题。1 GAD的两种同工酶G…  相似文献   

17.
脂多糖、植物血凝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8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数量的异常增加或减少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特征。在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不管是肾小球受到损伤还是肾小球细胞过度增生的修复阶段,以及慢性肾小球细胞衰竭及肾小球硬化,都存在细胞凋亡。而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肾小球损伤过程中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死亡[1]。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可直接增强FasL介导的Th1细胞毒效应[2]。为了解MC是否表达IL18,以及IL18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我们对脂多糖(LPS)、植物血凝素(PHA)诱导人肾小球MC分泌IL…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SLE发病过程中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体内免疫网络常有明显的缺陷 ,伴有各种细胞因子的异常。我们对43例SLE病人可溶性血栓调节素 (sTM )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及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 (NKCF)变化进行检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住院的SLE病人 43例 ,全部为女性 ,平均年龄 (36±11)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进展——第61届ADA年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届ADA年会于 2 0 0 1年 6月 2 2~ 2 6日在美国费城举行 ,糖尿病 (DM)并发症是本届大会的关注焦点之一 ,现就有关内容作一简述。1 血脂异常Adler等对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在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 ,结合总胆固醇 (TC)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预测心肌梗塞效果更好 ,但没有明显的切点。因此 ,在进行降脂治疗减小心肌梗塞的发病风险时 ,应全面考虑风险因素 ,而不应只考虑血脂检测结果。长期处于高脂肪酸条件下 ,可减少胰岛B细胞数量 ,这与激活caspase参与启动 (cas…  相似文献   

20.
同位素检查诊断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栓塞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 ,NS)常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inthrombosis ,DVT)和 (或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 ,早期大部分无典型临床症状。本文采用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核素深静脉造影 (99mTcMacro aggregatedalbuminradionuclidevenography ,99mTc MAARNV)检测 5 4例NS是否合并DVT和 (或 )PE ,研究NS高凝状态所致DVT和 (或 )PE的发生率 ,以及抗凝治疗的指征和临床效果。1 对象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