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治疗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 ,少见报道。现将 1993年 1月~ 2 0 0 1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 398例 ,行高压氧治疗发生 4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报告如下。例 1 女 ,3 .5岁。车祸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双前颅底骨折 ,左额颞硬膜下积液 ,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5~ 6分 ,保守治疗 2 8d呈浅昏迷 ,行高压氧治疗 ,12次后意识转清 ,5 4次时出现语言障碍。CT示 :左额颞硬膜下血肿 ,手术后 9d再行高压氧治疗 2 6次痊愈。例 2 男 ,3 .8岁。坠落伤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原发脑干伤 ,双额颞慢性硬膜下积液 ,昏迷 ,GCS 4~ 5分 ,双下肢肌力0…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以“5公里跑步后头痛、恶心2小时”人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疲惫,语言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左额颞部颅骨下方巨大低密度混杂阴影,形状不规则,量约200ml。CT报告:左额颞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考虑诊断:左额颞部巨大蛛网膜囊肿并囊内出血。急诊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近血肿底边(颞底)钻孔,术中引流出血性液体约200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术后引流管持续引流。患者第2天感头痛、头晕、烦躁,复查头颅CT示:除原硬膜下空  相似文献   

3.
男性,66岁。头部跌伤三天,出现左下肢乏力,活动不利入院。查体:意识清,颈软,左下肢肌力Ⅲ级。CT平扫示;右额颞顶部见新月形高低混杂密度影,右侧脑室腔受压变形。诊断为右额颞顶部硬膜下亚急性血肿(图1)。患者有糖尿病Ⅱ型,长期服药史,一般情况较差,经保守治疗一月余,症状无明显好转。CT复查示:原硬膜下亚急性血肿转为慢性血肿,中线结构仍左移。局麻下于右额颞部行钻孔血肿引流,引流出暗红色液体约100ml。术后两周复查CT示:右额颞硬膜下仅存少量低密度液体影,中线结构回复。患者左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出…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性,58岁,汉族,1个月前存在雪地行走摔伤,左颞顶部首先触地,硬冰路面,当时头颅 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5d前感头部胀痛,休息后无缓解,间断出现恶心,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 d头颅CT提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以该诊断收住入院。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局麻下行“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d下午突然出现言语含混不清,右下肢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量多,查体发现右侧病理征阳性,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脑实质结构不甚均匀,内囊后肢及颞叶局部密度减低模糊,CT值约26 HU,同侧额颞部及枕顶部有小弧形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变窄中闭塞,中线结构向右略移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非常见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头颅外伤后在 2 4h内行CT检查 1 9例 ,2~ 3d内行CT检查 7例。经治疗后在 1~ 4周内复查CT。结果 单纯表现为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7例 ,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5例。额颞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伴有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伴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 ,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 ,大脑镰、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 2 6例大脑镰与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均发生在单侧。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态有的在中线呈细线状 ,有的呈粗线状。血肿厚度 0 .3~ 1 .5cm不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片状、新月形。结论 大脑镰、小脑幕和额颞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少见部位的特殊类型急性硬膜下血肿 ,只要对此类血肿有所认识 ,CT检查不难确诊 ,但有时需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合并严重心肺疾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简易手术.方法:对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钻孔引流,不进行冲洗.结果:33例患者,1例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术后疗效不佳改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治愈,31例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23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6例少量残留;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不冲洗)较传统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病人 ,男 ,4 2岁。患者于 2 0 0 3年 11月 19日因车祸致头部外伤 ,当时昏迷 ,急诊行头颅CT示 :急性右侧颞部硬膜下血肿 ,股骨X线片示 :左股骨颈骨折。故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术后意识清。患者又于2 0 0 3年 11月 2 9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意识不清 ,处于浅昏迷状态。复查头颅CT示 :右侧硬膜下积液 ,于 2 0 0 3年 12月 7日在局麻下行“右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 ,术后仍然昏迷。为行康复治疗由当地县医院转入我院康复科继续治疗。入院后查体 :巩膜轻度黄染 ,腹部膨隆 ,右上腹饱满 ,…  相似文献   

8.
老年自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呈分层状改变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 ,67岁 ,因突发头痛、呕吐、昏迷 1.5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曾两次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 :昏迷状态 ,血压 15 0 /78mmHg ,双侧瞳孔不等大 ,左侧大于右侧 ,右侧肢体肌力O级 ,GLS评分E1V1M5共 7分。CT表现 :于左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弧形分层状影 ,界线分明 ,由外至内分别为高———低———高———低密度 ,高密度及低密度影CT值分别为 78HU、 15HU。相应脑组织明显受压内移 ,左侧脑室受压变窄 ,中线结构右偏 ,基底池变窄(附图 )。手术所见 :于病后 3h行左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中见硬膜下新…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引流管安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引流管头端安置的最佳位置,以降低血肿复发率。方法 分析130例CSDH患者术前硬膜下血肿宽度、中线移位程度、术后引流管头端不同部位(额、颞、顶、枕)、术后硬膜下腔的宽度、硬膜下腔积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CSDH术后复发与术前硬膜下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程度无关。术后7d硬膜下腔宽度≥1 cm或硬膜下腔积气超过硬膜下腔体积的20%者,复发率明显增高。术后闭式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皮层处复发率最低。结论 闭 式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皮层处可以通过排除颅内积气,达到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的目地。术后7d复查头颅CT,对预测术后复发概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从而影响预后[1].2011年1-12月我科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320例,其中术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33例(10.3%).现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6例,高处坠落伤7例.术前GCS 3~9分,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均出现减压窗张力增高,术后2~4周头部CT显示手术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考虑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28岁.车祸致头部外伤昏迷1 h.查体:深昏迷状态,左额见一长3.5 cm 伤口,双瞳孔直径左:右=3:2 mm,光反射迟钝.鼻腔有血水样物流出.未引出病理征.CT示:左额骨、眶骨骨折,前颅底骨折,左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形成.入院后急诊在全麻下行左额硬膜下血肿及挫伤灶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2.
女性,22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入院。入院时中度昏迷。头颅CT报告:左额顶部脑挫裂伤并脑肿胀。经脱水等治疗后渐好转。伤后1个月头颅CT见原挫伤区硬膜下积液40ml,随后在局麻下行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切开硬脑膜即有大量清亮透明液体流出,继之将10号导尿管置入硬膜下腔引流。回病房后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血压轻度升高。考虑继发性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行腰椎穿刺,见脑脊液清亮,测脑压为3.43kPa、头颅CT示硬膜下积液已消失,而同侧前额部硬膜下腔出现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为-10OOHu,量约40ml,额极受压后移…  相似文献   

13.
宋勇 《西南军医》2012,14(3):468-469
目的探讨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手术指针、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5~2011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已有一侧瞳孔散大的脑疝表现的病人,或头CT示一侧额、颞叶脑挫伤合并弥漫性点、片状出血、脑组织水肿、头CT检查发现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cm、脑室明显受压、环池模糊不清者及时手术。对双额、颞叶广泛脑挫裂伤,经非手术治疗后意识障碍加重,可放宽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手术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入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标准外伤骨瓣采用美国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去除骨瓣,咬除蝶骨棘,在头灯辅助照明下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术中电灼并剪开大脑镰,清除对侧额叶底部挫伤的脑组织及血肿。扩大缝合硬膜.术后进入ICU监护,予抗炎、引流、防治血管痉挛、消化道出血、神经营养、气管切开等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死亡15例,恢复良好40例,植物生存3例,轻、中残42例。结论对于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手术是治疗患者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术式入颅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具有视野好、暴露充分、减压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只有彻底减压,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CT定位引导穿刺抽吸、液化、引流血肿,1~3d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穿刺针. 结果 术后24h内复查CT示血肿减少>80%.意识清醒者穿刺后头痛、呕吐症状明显好转.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6例,4分15例,3分4例.继发脑积水1例,癫痫2例. 结论 选择性应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多表现为脑疝形成或颅内压严重增高,意识清醒者血肿量也多>80 ml.长期以来临床多应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救治.1998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对位于额顶颞后及枕部的或继发于对侧开颅术后的急性硬膜外血肿、部分单纯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等患者,选择性应用微创穿刺治疗,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脑肿瘤合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左右,主要见于转移性肿瘤与胶质瘤。脑膜瘤合并颅内出血者异常少见,至今也只有15例报告。本文报告了1例脑膜肉瘤并发硬膜下血肿。患者为36岁男性,因头痛、恶心、呕吐数周入院。CT扫描发现右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右中颅凹与外侧裂有高密度区。右侧脑血管造影发现一个很大的无血管区。手术钻颅吸出血性液体150毫升。术后数天再次复发,又行第二次钻颅术。术后8天开颅探查,右侧额顶颞区有一大的硬膜下血肿,而且有坚硬的包囊围绕。并发现一个源于蝶骨脊外1/3的肿瘤,部分瘤体穿过血肿内壁突入腔内。血肿腔内尚发现几个小的  相似文献   

17.
头部外伤促巨大神经纤维瘤生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19岁。诊断 :左额、颞、顶部皮肤神经纤维瘤。患者自幼左颞部皮肤表面存在色素加深现象 ,7个月前被人用钝器击伤左颞顶部 ,加重 2周于 1997 0 5 0 9入院。左颞顶部轻度肿胀 ,无头皮裂伤及其它不适。于 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左颞顶部头皮包块”切除术 ,取包块上纵形切口 ,见出血多而缝合 ,未行病理检查。近 2周包块明显增大 ,表皮褐色斑随包块扩散 ,范围累及左额、颞顶部。大小约 2 0cm× 2 5cm× 5cm ,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CT检查颅内未见异常。入院后行左额、颞顶部皮肤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中见左颞顶颅骨陈旧性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2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其中男41例,女1例,年龄65~81岁,病程 6个月至 9年。经 CT及 MRI检查明确诊断,额颞顶血肿37例,额颞部5例;血肿量大于70 ml 15例,大于100 ml 27例。42例患者分3组采用不同术式治疗,A组13例采用颅骨钻孔冲洗;B组11例进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摘除;C组18例采用B组术式+带蒂颞肌贴敷治疗,方法与B组开颅相同,将颞肌从骨瓣上剥离,骨瓣下1/3切除,把颞肌转移至颅内贴敷脑面颞肌与硬脑膜间断缝合,硬脑膜下置引流管,常规闭颅。所有患者术后每日输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致飞行员硬膜外血肿的诊治方案、预后评估. 方法 结合1例男性战斗机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对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诊治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原歼-6飞行员,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昏迷,清醒后感头痛、头昏、恶心和呕吐.头颅CT提示: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保守治疗3 h病情加重.复查头颅CT示: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明显增大.全麻下急诊行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经综合治疗,临床治愈出院.出院诊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左颞顶部硬脑膜外血肿,左颞顶骨骨折,头皮血肿.后因脑外伤综合征两次住院治疗.复查头颅CT无异常发现.1年半后停飞,转业到民航,2002年在民航开始参与飞行(副驾)空客及波音系列机型至今已6年,一切正常. 结论 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及头颅CT检查可明确诊断飞行员硬膜外血肿.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有利于病情恢复,并可恢复飞行.  相似文献   

20.
例1男68岁。入院前2个月不慎跌例,左侧颞部着地,伤后头痛、头昏,渐缓解。1个月后上述症状复发并逐渐加重,右侧肢体乏力。右侧肢体肌力Ⅲ级。颅脑CT扫描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含血量约80m1),中线右移约16mm。遂在CT导引下局麻行钻孔血肿引流术。术后头痛、头昏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