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孔庄煤矿7339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论述了深水平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来压规律及特点,为矿区深水平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孔庄煤矿7339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论述了深水平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来压规律及特点,为矿区深水平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健 《煤炭技术》2004,23(8):54-56
缓斜煤层老顶来压和顶板活动规律已有诸多学术研究成果 ,立槽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来压及顶板、顶煤运动特征由于缺乏相关理论而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多个综放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资料和顶部上覆体运动特征的分析研究 ,首次提出了立槽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来压不具周期性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9):82-84
以宽沟煤矿E112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长度长、顶板坚硬、初次放顶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三巷超前中深孔预爆破初次放顶方法及关键参数选择进行了设计。该技术方案在顶煤回收、消除顶板大面积来压安全隐患等方面取得预期效果,实现了E1122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
急斜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和上覆岩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华辛县煤矿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分析探讨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工作面上覆岩层可能形成的两种结构形式及其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提出了放顶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开采技术参数选择及顶板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鉴于哈拉沟煤矿22206工作面浅埋深、薄基岩及富水区域的复杂条件,为预防顶板切落、涌水溃沙等灾害,确保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安全开采,开展了工作面顶板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第二次来压期间顶板充分垮落切顶形成贯通裂隙、地表塌陷,工作面来压强度明显大于顶板初次来压;同时从水文地质保障、来压预测预报、工程质量保证和工作面推进速度控制等方面开展顶板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提前疏放水、施工地表水文观测孔、施工顶板注浆加固工程、强制放顶、优化工作面排水系统和储备应急物资等5项工作面初采过薄基岩富水区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档放顶煤是三河尖煤矿回采残采区域煤柱条件下推广和应用的回采工艺新技术,根据7101工作面开采的矿压观测,对放顶煤开采的顶板运动规律和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单体支柱承载特性等进行了的探讨分析。分析和实践表明: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缓和,顶煤的垫层作用降低了工作面来压显现强度,同时,覆岩的矿压作用又加剧了顶煤的破坏,使顶煤更易于冒落,增加了煤炭资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通过预测预报急斜放顶煤工作面的来压现象分析了来压规律和来压特征,以及来压和支架—围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忻州窑煤矿8925工作面硬顶板、硬煤(简称"两硬")条件下,特厚煤层低位放顶煤的顶煤弱化及坚硬顶板控制技术。通过采用深孔远煤壁顶煤预爆破弱化技术,解决了"两硬"条件下顶煤破碎难题;在工艺巷实施预爆破技术来降低岩体的力学强度,减小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步距。保证了放顶煤工作面的高效、安全开采,为忻州窑煤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锦界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需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而产生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分析了爆破强制放顶技术的矿压特点,并通过监测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的水压和流量,统计顶板初次垮落特点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变化,分析了锦界煤矿31111工作面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水力压裂初次放顶呈现出分层、分次、逐步垮落特点,消除了初采期间顶板大面积一次垮落给工作面造成的危害。初采期间工作面支架来压动载系数降低,有效缓解初次来压对支架造成的冲击载荷。矿压规律及顶板垮落效果显示,水力压裂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军 《同煤科技》2004,(2):30-31
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忻州窑矿为例,针对“两硬”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顶板经常在煤壁处剪断,出现工作面台阶下沉,甚至大面积垮顶的问题,介绍运用矿山压力理论,预报工作面来压形式,及人工强制放顶预防顶板剪切断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华亭县煤矿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分析探讨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工作面上覆岩层可能形成的两种结构形式及其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提出了放顶煤工作面支护设计、开采技术参数选择及顶板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富力煤矿-310南11层二区开采实践,分析了普通放顶煤工作面顶板失稳的原因,针对顶煤坚硬不利地质因素,总结出普通放顶煤工作面成败在于顶煤冒放性,为放顶煤提供了理论基础;采取了在上下两巷高压注水预裂为主,辅以顶煤岩深、中、浅孔预裂爆破及增加工作面支护强度整套措施,有效地减小了来压步距,减缓了来压强度,防止了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落,保证了采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义棠煤矿下组煤9#煤层为石灰岩顶板,顶板坚硬,不易跨落,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较长,来压时容易压死支架,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在090102工作面采取工作面两巷超前深孔松动爆破来弱化顶板,减小顶板破断步距,从而弱化顶板对支架的压力和顶板对侧向煤柱的压力,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及巷道围岩的稳定性。090102工作面为义棠煤矿的强制放顶试验性工作面,现场试验中通过力学理论计算法来确定强制放顶步距,从而确定松动爆破参数和爆破工艺,并制定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采深条带开采放顶煤工作面冲击矿压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采深条带开采放顶煤条件下工作面冲击矿压发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冲击矿压与坚硬顶板厚度及老顶的周期来压有密切关系;确定了冲击矿压的类型和进行了冲击倾向性试验,提出了冲击矿压预测预报的方法和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保德煤矿在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保德煤矿8#煤层赋存条件,对88300-1综放工作面进行了以支架工作阻力监测为主的现场矿山压力实测工作,通过观测及数据分析,得到了顶板来压规律和支架适应性等重要信息,为放顶煤支架的适应性评价及放顶煤工艺设计提供了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17.
放顶煤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及顶板来压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贾喜荣  翟英达 《煤炭学报》1998,23(4):366-370
基于“弹性板与铰接板结构”力学模型,把中厚煤层开采中采场矿压计算的分析方法推广到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来压计算中;针对顶板岩层的结构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完全承载层,过渡层和非承载层的基本判据,通过对典型实例的解算证实,“弹性板与铰接板结构”力学模型在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来计算中有然是一咱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宁 《煤矿开采》1998,(2):32-33
文章通过对旗山煤矿综采放顶煤(文中简称综放)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分析与研究。找出该矿“三软”4.5m厚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为此煤层的开采和顶板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埋煤层开采顶板移动规律及强制放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200 m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下的顶板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基于榆阳煤矿2301工作面的开采实践,采用了现场实际资料总结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得出,榆阳煤矿工作面顶板是板式结构的破断,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大,其坚硬顶板在采空区形成大面积顶板来压并造成飓风,对工作面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初采期间需对顶板实施强制性放顶,放顶措施采用的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以此保证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南屯煤矿17层煤首采工作面基本顶矿压显现规律的观测和研究,摸清和掌握其直接顶和基本顶初次垮落以及初次来压的步距,指导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高支护质量,确保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的安全生产,同时,为以后17层煤开采提供科学详实的矿压观测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